現如今,美國即將在明年1月20日變天,許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能在應對氣候變化等世界性事務中發揮領導作用。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發文稱,中國正在氣候變化、全球經濟治理、國際貿易結算新途徑、發展中國家援助等問題上發揮領導作用,從而成為當今世界一些國際公共產品領域的新領袖。
而且,由于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一直對美國對國際社會的所謂“貢獻”耿耿于懷,所以很可能在重返白宮后再次連續“退群”。
很多國際智庫預測中國或將填補美國留下的真空,因而成為多極化世界中穩定可靠的領導者。
在美國前總統現候任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他率領的美國曾多次退出國際組織,
包括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巴黎協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移民協議、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程彈道導彈條約》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
按照1.0版特朗普的習性與做法,這位表現極端的美國候任總統,有98%的可能在第二任期內,繼續堅持“美國至上,美國優先”的原則,再次掀起“退群”潮。
特朗普的“退群”行為體現了美國的單邊主義傾向,并可能損害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信任和合作。
這將進一步加劇美國的孤立狀態,并可能損害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不過,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聲音認為,美國的“退群”,恰好可以成就中國,中國正好可以借機成為新的國際組織的領導者。
有外國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正在逐步具備成為經濟全球化引領者的三個基本條件:
首先,中國的統一大市場正在形成并完善,眾多主要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已經高居世界第一;
其次,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發展迅速,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以及綠色能源等細分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同時中國教育體制培養出了大批的工程技術人員,為引領經濟全球化積累了一定程度的技術優勢;
最后,中國擁有較強的國內再分配能力,通過政府、企業和勞動者的共同努力,中國初步具備了經濟全球化引領者的再分配制度優勢。
此外,中國還提出了包括“一帶一路”、“雙碳”目標、“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讓世界矚目的國際發展倡議或理念,這些都為中國成為全球化的領袖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都期待著一個能夠引領世界走向更加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領導者。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一,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使得各國對中國寄予厚望。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得到了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各國期待與中國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經濟的復蘇和發展。
同時,各國也期待美國能夠回歸多邊主義,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雖然特朗普的“退群”行為給國際社會帶來了不少困擾和不確定性,但人們仍然希望美國能夠重新認識到多邊主義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
正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所呼吁的那樣,中國已開始展現全球領導者的氣概,已向其他國家發出釋放減排的信號,聯合國以及整個世界需要中國繼續發揮領導作用。
分析指出,“中國將成為全球化的領袖”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趨勢,但也需要中國不斷努力和提升自己的實力。
這對于中國來說,可謂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各國都期待著一個能夠引領世界走向更加繁榮、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新領導者。
大家都期待,中國應該大膽順應這一歷史性的趨勢,肩負起美國曾經的世界責任,從而成為真正的世界領袖。
(軍評陳光文于2024.11.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