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作為美國拜登政府的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受邀出席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舉辦的活動時表示,為了美國利益,一定要努力拆散俄羅斯與中國的關系。
臨近卸任,這位在美國外交戰線上工作了一輩子的人,罕見的承認了美國行動的失敗。
坎貝爾在現場公然宣稱,俄中關系不斷發展,威脅到了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因此美國政府必須努力削弱破壞俄中關系。
坎貝爾表示:“中俄兩國在許多方面都選擇了彼此,并相信雙方能夠相互提供諸多支持。”
他認為,中俄之間的伙伴關系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隱秘的,很少完全公開,但目前正變得越來越活躍。這種趨勢讓他感到“非常擔憂”。
隨后坎貝爾坦言,他并不確定美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阻止、削弱或破壞”中俄關系,但他強調:“我們一直在努力?!?/p>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競選期間也提出過相似表態。當地時間10月31日,特朗普在一場活動上指責拜登政府搞砸了與俄羅斯和中國的關系,并承諾“要在中俄之間制造裂痕”。他還說,只有愚蠢的人才允許俄羅斯和中國緊密聯合在一起。
到最后,坎貝爾不得不承認,雖然過去四年時間美國竭力拆散中俄關系,但這一努力最終還是失敗了,對中俄親密關系無可奈何的“遺憾”溢于言表。
如果不是即將卸任并無所顧忌,這種話坎貝爾是不會說出口的,畢竟美方還是要照顧自己在國際上的聲譽。
在當今地緣政治格局中,美國的戰略意圖一直備受關注。
近年來,美國在地緣政治上似乎形成了一個明確的中心任務:盡力阻止所謂的“中俄伊大三角”的形成。
這一策略背后蘊含著復雜的政治、經濟和戰略考量,但同時也反映出美國在全球權力結構中的深層次擔憂和不安。
中國和俄羅斯各自在人口、資源和地區影響力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兩國間的加強合作無疑會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對于美國而言,中俄之間的緊密關系可能打破現有的國際秩序,尤其是在經濟、能源和安全領域。
美國一直試圖維持其在這些領域的主導權,因此,阻止或至少削弱這一潛在的兩國合作,就成了其地緣政治策略的重要一環。
然而,這種策略的背后隱藏著幾個潛在的風險和問題,首先是效果的有限性。
盡管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試圖通過行政手段或外交壓力來阻止兩個或多個主權國家的正常合作,往往并非易事。尤其是當這些合作基于共同的經濟、安全或戰略利益時,它們更有可能持續發展。
其次是可能的反噬效應。過度干預或阻撓某些國際合作可能引發反彈,損害美國的國際形象和聲譽。
更重要的是,這種做法可能會激發更多的國家或地區產生對抗情緒,從而導致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緊張甚至沖突。
再者是經濟成本的考慮。維護全球霸權或試圖阻止特定的國際合作需要大量的經濟資源。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美國是否愿意并能夠為這樣的地緣政治博弈付出持續的經濟代價,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美國若真想在全球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或許更應該考慮如何以開放、包容和建設性的態度來應對挑戰,而非一味地阻撓和打壓。
對于中俄關系,普京表示,俄中兩國早已發展成為新時代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多領域合作是公平互利,俄中互信水平處在歷史最高點,絕不會受別國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