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口味多元化的消費時代,像螺螄粉、酸辣粉這類帶有鮮明“重口味”特征的食品,近年來受到了食客們的熱烈追捧。酸辣風味以其獨樹一幟的口感贏得了眾多美食愛好者的青睞,它將酸與辣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刺激又開胃,讓人在品嘗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酸味的清新爽口,又能體驗到辣味的熱情奔放。它們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味覺的冒險,一種文化的體驗。
在酸辣風味的美食江湖中,既有長期占據小吃攤位的經典酸辣粉,也有不斷涌現的酸湯火鍋專門品牌,以及在預制菜領域占據重要位置的酸菜魚。酸辣風味的迅速崛起,憑借其鮮明的特色,成功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01、發酵的藝術:酸辣交織的美味締造者
發酵食品,憑借其獨特的風味、豐富的營養價值以及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贏得了全球食客的青睞。這一食品加工過程不僅豐富了食品的營養成分,還對提升消化和腸道健康大有裨益。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酯類等化合物,賦予了食品特有的口感和香氣,同時也延長了食品的保質期,增強了其安全性。
發酵食品不僅是美味佳肴,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泡菜、酸菜、酸湯等食品,承載著各地的歷史與文化,成為地方飲食文化的代表。以酸菜為例,其發酵過程是一種傳統的乳酸發酵,通過微生物的作用將蔬菜中的糖分轉化為乳酸,使得酸菜具有獨特的酸味和良好的保存性能。
在預制菜市場,水產類預制菜在2023年的銷售額增速迅猛,同比增長超過35%。無論是面向企業還是消費者的市場,水產預制菜都備受喜愛,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在眾多水產預制菜中,酸菜魚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單品。據胡潤研究院發布的預制菜榜單顯示,酸菜魚已成為預制菜的八大品類之一,成為聚餐、節慶時的熱門選擇。
圖源:創客貼
在預制菜走紅之前,酸菜魚在餐飲端與方便食品中已頗具規模。如太二酸菜魚品牌,在全球已經開設了600家門店,年銷量達到2000萬份。早在2008年,統一集團就將“老壇酸菜牛肉面”作為主打產品,到了2012年,這一單品的年銷售額達到40億元,超越了香辣牛肉口味,成為辣口味市場的領頭羊。
在酸辣風味市場中,除酸菜外,酸湯也是發酵食品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凱里酸湯,作為中國貴州省凱里市的一種傳統發酵食品,以其獨特的酸味和鮮香聞名。主要原料包括番茄、紅辣椒、糯米等,已經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酸湯品類。
在2023年,酸湯火鍋成為餐飲市場的“新星”,并在2024年繼續保持熱度。據統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國店名包含“酸湯”的餐飲店已超過8700家,門店增長率超過40%。
其中酸湯火鍋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細分市場,海底撈首次以地域主題推出的雷山酸湯鍋,靈魂一味就是添加“貴州雷山縣非遺技藝發酵的魚醬酸,使用爬巖魚、毛辣果、鮮紅椒經傳統土壇發酵而成,讓鍋底酸爽加倍。除鍋底外,配料、食材均選從當地特色取材,地域特色+酸爽風味成為酸湯出圈的特征點。
圖源:創客貼
酸湯的魅力不僅限于火鍋,酸湯風味的高熱度,吸引了餐飲上下游企業的關注。新產品開發的風潮擴展到了米面、串串、麻辣燙等多個領域。眾多連鎖品牌紛紛推出酸湯風味的融合菜品,如袁記云餃推出的地道貴州凱里酸湯底,采用貴州當地食材發酵加入苗家傳統工藝,風味醇厚,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美食體驗。
02、酸辣粉市場的蓬勃發展:風味與便利的交融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酸辣粉行業目前已進入成熟發展階段。眾多品牌爭相加入,消費者對其熱情不減……源自川渝地區的酸辣粉,以紅薯粉條為主料,搭配獨特的酸辣調料和豐富的配料,具有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的特點。
酸辣粉這一深受民眾喜愛的傳統小吃,在互聯網的推動下迅速成為網絡爆款,從街頭小吃華麗轉身為全網熱銷產品。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酸辣粉相關企業已接近1.5萬家。不僅如此,酸辣粉在方便食品領域的表現同樣不俗。速食酸辣粉的流行,不僅歸功于直播帶貨的興起和特殊時期的消費囤積,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速食酸辣粉也以其即沖即食的特點,滿足了人們對高效飲食的需求,使得這一傳統小吃在新時代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把小粉條做成大產業”,通許縣致力于打造現代化的酸辣粉產業體系,規劃并建設了占地2730畝的酸辣粉產業園,作為產業集群的核心,推動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邁進,建設“中國酸辣粉之都”。
03、外來酸辣口味也能俘獲本土消費者的心
冬陰功,這道精致的泰國菜肴,巧妙地融合了檸檬草的淡雅香氣、新鮮青檸的爽口酸味、辣椒的熾熱辛辣以及魚露的濃郁鮮咸,締造出一種既刺激又和諧的酸辣味覺盛宴,讓人沉醉于東南亞美食的深邃魅力。據公開數據顯示,國內泰國餐廳市場規模已突破6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0%,這一數據充分展現了泰式餐飲在國內的火爆程度。
泰式料理的調味藝術極為繁復,單一的調味品已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挑剔的味蕾。因此,以地域特色風味為突破口,經過精心調配的復合風味調味料應運而生,它們不僅簡化了烹飪過程,縮短了烹飪時間,使得家庭烹飪變得快捷方便,還能讓消費者輕松在家中復刻出異域的風情。在麻辣口味逐漸疲軟的市場背景下,這類調味料成為了填補味型空白的絕佳選擇。
圖源:創客貼
泰式料理在食材選擇上極為豐富,大量運用蔬菜、水果、海鮮等,以青檸、酸柑等天然酸性成分取代傳統的醋,而富含氨基酸的魚露則提供了類似醬油或鹽的咸鮮味。其他香料如香茅、南姜等,不僅增添風味,本身也具有藥用價值。泰式料理的烹飪方式多以蒸、煮為主,這樣的烹飪手法使得成菜呈現出清新健康的特質,恰好迎合了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追求。
04、結語
酸辣風味產品已經成功地通過復合調味料和預制菜、方便食品等形式,實現了工業化的大規模拓展。這些創新型的食品加工手段不僅保留了酸辣風味獨特的口感和風味,還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的普及率。
復合調味料的研發,將多種調味料科學配比,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調味解決方案,使得家庭烹飪變得更加簡單快捷,同時也確保了口味的標準化和一致性。
預制菜的發展,則將酸辣風味的美食以半成品或成品的形式呈現,滿足了現代消費者對快速、方便、健康飲食的需求。這些工業化生產的酸辣風味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廣受歡迎,甚至在海外市場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成為傳播中華美食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工業化拓展,酸辣風味產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實現了規模效應,降低了成本,為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提供了美味、健康、便捷的飲食選擇。
來源:食品伙伴網食品研發創新服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