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
足跡踏遍大別山,
湖北黃岡職院一教師向農民傳授
“接地氣”技能獲全國大獎
近日,全國農民教育培訓教師說課大賽總決賽舉行,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生物與農業學院教師姜莉莉代表湖北隊參賽,榮獲一等獎。
這項大賽意在搭建一個供全國農民培訓教師展示風采的平臺,為國家造就一批頂級農民培訓教師。本屆大賽今年3月份啟動,全國共有740多名培訓教師參賽,經省、大區、全國層層選拔,共有91名選手進入總決賽。
11月23日,載譽歸來的姜莉莉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我只是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的一名普通教師,我把這次獲獎看成是國家農業部門對我校長期服務三農、向農民傳授接地氣技術的肯定。
據了解,黃岡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開發實用課程,主動對接當地農企,21年來培訓高素質農民20萬余名,為服務湖北省特別是鄂東地區的鄉村振興做出了貢獻。
1
種蘆筍的甘金枝:一遇難題就會想到姜老師
11月21日,麻城市中館驛鎮陳家大灣村麻城金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甘金枝帶領十幾個村民在大棚里給蘆筍澆水。
甘金枝在蘆筍大棚
甘金枝是黃岡職業技術學院2022級農檢專業的學生,她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我們那個班有100多名同學,年齡最小的才十幾歲,最大的超過50歲了。”
“課堂上學的都是基礎知識,姜老師給我們幫助最多的是課外,工作中我們一遇到難題,就會想到姜老師等黃職的老師,有他們的指導,我們就有信心。”
據了解,在甘金枝的帶領下,金進合作社承包200多畝土地,種植品種新穎、市場潛力較大的蘆筍和其他經濟作物,黃職的老師幫她們自制水肥,提高產量,保證質量。去年,合作社創產值335萬元。今年,合作社還為蘆筍申請了有機證書。
姜莉莉(左一)、畢宇(左二)、周桃英(左三)在菊花基地
湖北朵朵香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位于麻城市鐵門鄉,由2020級現代農業技術專業學生劉幼娟創辦,主營金絲皇菊的種植、加工和銷售。
劉幼娟說,黃職的老師來公司指導過多少次我們已經記不清了,“每次他們來,都是先看再談,看了基地看車間,邊看邊對菊花深加工和產品開發給予指導。”
麻城菊花種植面積20萬畝,是中國三大菊花產地之一,以福白菊、金絲皇菊為代表的品種已成當地優勢資源,但菊花種植面臨品種退化、病蟲害發生嚴重、產量下降等問題。
4年來,學校老師對朵朵香菊花眼罩的配方、菊花苗的脫毒、優質種苗的提供等方面提供了幫助。
麻城市鐵門鄉政府一位負責人說,有黃職的專家團隊做后盾,朵朵香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推動了鐵門鄉農業產業的發展。
黃岡職院生物與農業學院教授、黨總支書記周桃英說,從2003年開始,我們學院先后承擔陽光工程農民培訓、農業創業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每年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業企業領軍人物充電提能。
2
擔綱企業科技副總,幫團風桑葚荸薺集散中心開發產品
11月22日上午,姜莉莉再次來到團風縣方高坪鎮桑椹荸薺集散中心。作為湖北圣果酒莊有限公司的科技副總經理,姜莉莉差不多每個月都要到訪這個中心。
湖北圣果酒莊有限公司以桑葚、荸薺種植、加工為主業,所產桑葚紅酒曾獲得第14屆中國武漢農博會金獎農產品,2020年該企業入選黃岡地標優品企業目錄。
每次來中心,姜莉莉都會給企業做點實事,如幫企業申報省級星創天地,幫企業做好產品檢測,與圣果酒莊負責人邵毅、工程師馮年明、朱玉龍等深入研討,為企業編制產品檢測技術手冊。
姜莉莉與邵毅討論省級星創天地申報材料
姜莉莉還經常根據企業需要聯合學校多個專業團隊,在新產品開發、包裝設計、銷售推廣、員工培訓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就桑椹酒飲料產品開發、品牌定位、網店營銷優化、公司官網包裝與宣傳等深入交流,對產品改進提出建議。
桑椹荸薺集散中心周圍分布著數萬畝荸薺種植基地,多年來當地種的大量荸薺都以鮮食為主,售價受市場供求影響大,有時直到次年5月還賣不出去,農民收入很不穩定。湖北圣果酒莊有限公司通過與黃職合作,在桑椹、荸薺加工和銷售上開辟新路徑,利用黃岡職院大別山網紅學院等平臺,大力推廣新產品,提升市場認知度,推動產業升級,從而幫農戶增收。
3
足跡踏遍大別山,服務無處不在
近年來,只要有時間,姜莉莉就跟學院其他教師一起赴鄂東地區畜牧、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技術指導。
2022年4月,姜莉莉跟學院其他教師一起來到團風縣正大蛋業(湖北)有限公司、團風吾辰養殖有限公司、團風顯發家庭農場、團風白鶴林凱發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就雞的規模化養殖及疾病預防、環保問題的解決等方面進行交流,對汛期養殖場的防水災工作進行了指導;在顯發家庭農場、凱發蔬菜專業合作社,姜莉莉、畢宇就蔬菜的保鮮貯存和深加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技術指導,并與負責人達成了開發蔬菜深加工產品的合作意向。
2022年10月15日,周桃英帶領姜莉莉等組成的科技副總團隊,到團風洪崗特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湖北圣果酒莊有限公司、團風縣方高坪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對桑葚、荸薺的采摘收藏、小竹筍罐頭的生產和銷售等提出了指導和建議。
2023年5月3日,黃岡市科技特派員、生物與農業學院到團風進行技術服務,先后到湖北帝錦泉食品有限公司對土雞湯和小竹筍加工進行了現場指導,提出在現有的產品類型基礎上,增加泡椒竹筍、紅油竹筍等口味,豐富產品類型。
近5年來,黃岡職院生物與農業學院推廣轉化農業科技成果65項,對58個地理標志農產品開展市場化研究。立項省級以上課題22項,發表論文61篇,出臺標準、文件99個,編寫著作、教材14部,學員跟蹤服務率達80%以上,為英山茶葉、麻城菊花、團風荸薺、羅田黑山羊等產業的轉型升級貢獻了黃職智慧。
(極目新聞記者 董淑健 通訊員亓志學 李洪維 呂振)
HGPU 黃職融媒體中心出品
來源:極目新聞
編輯:郝如卓
海報:高佳磊
審核:李洪維 高佳磊
終審:亓志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