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太平洋的季風輕拂過南海之濱,
粵港澳大灣區沐浴著科技創新之光,
以磅礴之勢向世人展示了一個正在騰飛的世界級灣區。
而這片充滿活力與機遇的熱土上,
59歲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正借著時代的東風澎湃向前、拔節生長,
展現出勃勃生機。
1965年,根據周恩來總理、鄧小平副總理的指示精神,
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
成為原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直屬的36所大學之一,
由此開始了艱苦創業,
以開拓精神和紅色基因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廣外人。
1980年12月,為緩解對外經貿人才稀缺壓力,
經國務院批準,
學校另一源頭——廣州對外貿易學院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州激蕩而生。
1965年廣州外國語學院成立合影
1995年5月,
為順應教育體制的改革,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廣州外國語學院與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正式合并,
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兩校合并后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門
半個多世紀跋涉未歇,
廣外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獨特貢獻。
無論是較早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
還是在合校后的高速發展,
2004年,大學城校區順利迎來首批新生,
2008年,廣東財經職業學院正式劃入,
2013年,成為廣東省首批六所深化自主辦學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之一,
連續多次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表現出彩,
一路走來,每一個堅實的腳印,
都是廣外人求索奮進的真實寫照。
回望歷史,
梁宗岱、桂詩春、李筱菊等名師大家
曾在這里登臺授課、傾心育人;
時光流轉至今,
2000余人的教職工隊伍在廣外校園勤耕不輟,
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國家級教學名師等
高水平師資在這里薈萃一堂,迸發出源源不斷的力量。
今年以來,
云山工作室首席專家聶珍釗教授,
當選為新一屆英國國家學術院外籍院士;
茅銀輝教授獲波蘭總統頒發的波蘭國家榮譽勛章;
日語語言文化學院青年教師卜晨暉,
在2024年外研社“教學之星”大賽日語組全國總決賽上獲全國總冠軍;
他們以科教立心,書寫擔當,
以赫赫功勛讓廣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讓家國之名響徹寰宇。
也是在他們的傾情付出中,
學校28個項目獲國家社科年度項目立項,
獲資助數連續三年保持增長,
再創歷史新高,位居全國外語院校第一;
20個項目上榜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公布的一般項目立項名單,
全國排名第16;
8位教師申報的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
立項數再創新高,排名躍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
5項成果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
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實現新突破;
一項項突破,彰顯著
廣外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執著的學術科研精神,
印證著他們是學校的寶貴財富。
歷經59載積淀,
如今的廣外已然成為一方人才輩出的熱土。
學校設有74個本科專業,
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
教育學、藝術學等8大學科門類。
學校現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
社會科學總論、工程學學科位居ESI全球前1%,
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5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1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在軟科發布2024中國最好學科排名,
廣外上榜學科數突破10個,
其中“外國語言文學”學科連續五年上榜“中國頂尖學科”,
位列全國第三。
強勁的學科專業實力為莘莘學子的騰飛提供了強大助力。
今年,學校還新增了
斯瓦希里語、保加利亞語、供應鏈管理
3個備案類本科專業,
為學子提供了更多選擇。
在人才培養方面,
廣外著力推進專業教學與外語教學的深度融合,
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
過硬本領、創新能力、擔當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為培養卓越國際化人才,
學校上線9個“外語+專業”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
開設5個創新班專門在高考中招生;
入校后,實行轉專業轉出“零門檻”,
每位學生在校期間均享有三次轉專業的機會,
還有機會赴牛津、劍橋、耶魯交流學習,
出國(境)學習最高可獲20萬資助。
正是在多元培養的模式下,
學校畢業生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
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多年來,廣外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績卓越,
根據中國薪酬網發布的
《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行》,
學生平均月薪酬位于全國第七、廣東省第一。
畢業生主要去往外交部、商務部等機關事業單位,
中國工商銀行、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世界500強及中國500強企業。
在這里,每位學子都可以拓展眼界、提升能力,
在廣闊的發展空間盡情施展才華,
校園里,一批批競賽先鋒英勇無畏,
一次次為國、為校出征,
無論是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斬獲國賽一等獎,
并被選為大賽特色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
還是在2024年ACCA全國就業力x未來商業創想大賽中,
從逾萬名參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奪得全國總冠軍;
他們都在廣外校園找到了青春“最好的模樣”。
今年夏天的畢業季,
又有7960名畢業生從廣外揚帆起航,
意氣風發地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來自俄語專業的陳學耀、
緬甸語專業的羅萬興,
均以優異的成績拿到北京大學的“邀請券”
成功前往頂尖學府繼續深造;
金融學(投資與理財)專業的畢業生劉瀠濠,
則在獲得紐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多所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后,
最終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
他們是眾多廣外青春學子的縮影,
亦是無數個在追夢道路上乘風破浪,勇敢追夢的時代“新星”。
左起分別為劉瀠濠、羅萬興、陳學耀
歲月匆匆流轉,時光悠悠而過。
從1965到2024,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光陰沉淀,
廣外這幅畫卷在一代代杰出人才的筆下不斷添彩,變得愈發奪目。
今天,正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建校59周年華誕,
讓我們一起祝福她,未來更加美好!
文章素材來源: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官微/官網、廣外法學官微、廣外招辦官微、南方日報、軟科官微、經濟觀察報、廣外檔案館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