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發生了著名的“盧溝橋事變”。
很快,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了。
根據“國共共同抗日”的談判,我延安的紅軍整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后來是第十八集團軍),下設三個師:115師、120師、129師,師長分別是林彪、賀龍、劉伯承。
八路軍總指揮是朱德,而副總指揮成了彭德懷。
朱德是紅軍之父,擔任總指揮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彭德懷為何能成為副總指揮?
仔細看那段歷史,會發現彭老總具有其他將帥不具備的三大優勢。
1、優勢一:彭德懷當初是“帶著本錢上山”的
劇照
1927年的秋天,毛主席帶領秋收起義的革命者,為了生存來到了井岡山。
按理來說,井岡山上的“山大王”王佐和袁文才不會容忍有強人上山的,但是,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徹底征服了他們,同意毛主席帶領的部隊留在山上。
1928年4月,朱德帶領南昌起義的骨干、湘南起義的農軍一起來到了井岡山,就此和毛主席會師。
會師后不久,兩支部隊整編成了工農紅軍第四軍,這就是第一支“紅四軍”,也是后來紅一軍團的基礎。
毛主席和朱德在井岡山附近干革命,此時的彭德懷在湖南拉起了一支隊伍,并于1928年7月22日和黃公略、滕代遠一起發起了“平江起義”,并組建了“紅五軍”。
當時,“紅五軍”這支隊伍也是非常出色,非常的能征善戰。
除了彭德懷,這支部隊后來涌現出了黃克誠、張宗遜、楊勇、李天佑、張愛萍、陳士榘、唐亮、曾思玉、丁盛等幾十名出色的開國將領。
在1928年秋天,彭德懷和毛澤東、朱德在井岡山成功會師。
可以這樣說,彭德懷到井岡山是帶著隊伍來的,是“帶著本錢上山的”,和毛主席、朱德一樣。
僅從這點來說,彭德懷足以緊跟毛澤東、朱德,成為井岡山的巨頭之一。
后來,彭德懷成了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并在1930年年初攻占了長沙,并駐足10天。這是當時紅軍部隊中唯一能攻下大城市的部隊。
1931年11月,彭德懷擔任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當時的毛主席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朱德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從三人當時的任職情況看,彭德懷在軍事領域,職位僅次于朱德,是朱德的副手。
從這一點看,后來彭德懷能夠擔任八路軍副總指揮,并不突然。
當然,原因還不止這一個。
2、優勢二:長征時,彭德懷帶領軍隊發揮非常出色
劇照
1934年10月,因為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紅軍不得已開始長征。
長征時,中央紅軍的主力軍團有五個,分別是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紅五軍團、紅八軍團、紅九軍團。
中央紅軍這五個軍團中,最核心的軍團就是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紅一軍團的負責人是101,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就是彭德懷。在長征中,湘江血戰時,紅八軍團損失慘重,后來取消了番號,編入了紅五軍團。
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第一次會師后,紅五軍團和紅九軍團編入了左路軍,被張國燾影響,一路南下,走了不少彎路。
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編入了右路軍。后來,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隨毛主席和中央機關從右路軍脫離開來,堅決北上。
這樣說吧,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是紅一方面軍最核心的兩支隊伍,在長征時,立下汗馬功勞。
僅從這一點看,彭德懷和101的功勞非一般人可比。
長征后期,陜甘支隊(從右路軍脫離的紅一方面軍)和陜北紅軍會師前,蔣介石調動馬鴻逵、馬鴻賓的三個騎兵團,總計2000多人進行追擊紅軍,阻止會師。
此時,毛主席、朱德等人命令彭德懷帶人阻擊。彭德懷當時是陜甘支隊的司令員,他責無旁貸,帶人成功阻擊。
之后,毛主席寫下了著名的詩句: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有意思的是,彭德懷把詩改了一下,寫成了: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英勇紅軍。
然后,彭德懷又發給了毛主席。可見,彭德懷此人身居高位不貪功,人品杠杠地。
從這段經歷看,彭德懷擅長打硬仗,又比101的資歷深厚,革命意志更堅決,如此情況,后來八路軍的副總指揮有彭德懷擔任,誰又能說什么?
3、優勢三:其實,彭德懷多次擔任軍中前線指揮者
劇照
長征時,彭德懷僅僅是紅三軍團的軍團長,和101平齊。紅一、紅四第一次懋功會師后,彭德懷也僅僅是紅三軍的軍長。
但是,北上后,發生了變化。
先是,彭德懷擔任了陜甘支隊的司令員。很多人不知道陜甘支隊的組成,它就是從右路軍脫離出來的紅一軍團、紅三軍團的組合。
到了陜北后,紅一方面軍恢復番號,此時需要任命紅一方面軍的司令員,候選人當然是彭德懷和101其中之一。
綜合考慮后,彭德懷成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
除此之外,彭德懷還是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當時,朱德還在南邊的左路軍,被張國燾架空。毛澤東擔任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還有一位副主席是周恩來。
從軍事角度看,當時的彭德懷是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后的軍事二把手,是前線的第一指揮者。
1936年2月,彭德懷又擔任了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主要任務就是東渡黃河,挺進山西,宣傳抗日,擴大紅軍。
當年5月份,彭德懷擔任西方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這樣說吧,如果朱德總司令被張某人“挾持”,回不來了,那么,彭德懷就是后來八路軍的總指揮,而不是副總指揮。從某種意義來說,彭德懷就是朱德的候補。相比朱德,彭德懷更年輕,精力更充沛,實戰經驗也不缺乏。
1936年秋,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后,開始北上。10月9日,紅一和紅四方面軍第二次會師。朱德、劉伯承等人隨著紅四方面軍來到了陜北。
當年10月底,彭德懷擔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參與指揮了山城堡戰役等。
也就說,雖然朱德、劉伯承等人回來了,但彭德懷仍然成為了紅軍的前敵總指揮。
1937年7月,日本全面侵華,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八路軍組建。作為紅軍前敵總指揮的彭德懷,自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八路軍副總指揮,負責前線的指揮。而朱德作為八路軍總指揮,和毛主席一起給彭德懷一些戰略方向上的指導。
總而言之,彭德懷能成為八路軍副總指揮,和他的資歷、能力、職務情況是分不開的。101有能力,但資歷和職務不如彭德懷。劉伯承能力不錯,但長期是總參謀長的角色,資歷也不如彭德懷。如此情況,八路軍副總指揮只能是彭德懷了。
后來,彭德懷在朝鮮戰爭優秀戰績的加持下,成為了國防部長,也成為了元帥當中的第二位,僅次于朱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