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批準,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建立東滿、南滿、西滿、北滿軍區。山東一師和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歸總部直屬,由林彪直接指揮。其他部隊歸各軍區指揮。
山東一師和新四軍七旅,都是一一五師的老班底。改編后,山東一師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師,所屬3個團番號不變,師長梁興初,政委梁必業。第七旅,轄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團,旅長彭明治,政委郭成柱。
同年1月,兩支部隊由海州、阜新開赴彰武、法庫地區整訓,發動群眾,開辟根據地。梁必業對一師北開遼西整訓的情景作了這樣的記述:
部隊踏著厚厚的白雪,在遼闊的原野上行進,極目望去,天地連接成白茫茫一片,透骨的北風翻揚著大雪,發出尖利的吼叫。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戰士們雖然穿著薄薄的棉衣,有的還穿著夾鞋,但是黨中央“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形成一股巨大的暖流,沁入每個戰士的心,產生了抗寒冷的無窮力量,鼓舞著戰士前進。
梁興初師長是一位很能接近戰土的指揮員。行軍中,不是在部隊前面,就是在部隊中間,大聲地問戰士們:“同志們,冷不冷?”
那些斗志昂揚的戰士們高聲回答說:“不冷!”“只要能打上仗,再冷也不怕!”
接近彰武的時候,一個山東籍戰士吃力地從深雪里拔出一只腳,迎著大風,高聲對梁必業說:“政委,不用愁我們沒有棉鞋穿,你看,老天爺發給我們白毛皮靴了!”他的富有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話,惹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起來。真是:江河凍不透,天冷人心暖!部隊在這樣一種熱烈、高昂的氣氛中,到達了目的地。
幾天后,在秀水河子一個小學的教室里,林彪為一師和七旅的營以上干部作了一次當前形勢與任務的報告。之后,師的幾名領導都分散下到各團的部隊中,同干部戰士一起搞教育,練戰術,訪群眾。
梁必業在去第二團的路上,看到戰士們用疏散的、快速的、躍進的隊形和動作,十分熟練地向著一個用雪堆成的碉堡前進。“雪碉堡”是戰士們在雪厚地硬,挖不動的情況下的一種發明。
走進部隊住的村子、梁必業感到了寒冬里暖氣洋洋的氣氛、大街小巷貼滿了標語和戰士們自己畫的宣傳畫。各連開飯的場院上,歌聲四起,口號聲不斷。晚飯后,戰士們有的幫老鄉挑水,有的打掃院子,有的爬到屋頂上為老鄉的房子壓草,那些頑皮的孩子們尾追著戰士們跑來跑去,高興得像過年似的。
這動人的情景,與部隊剛到這個地區時,老鄉們因不了解,不讓戰士進屋子,不借給東西,戰士們只能睡在草棚里、草垛旁的景象,已是天壤之別。戰士們不但“進了院”,“上了炕”,而且成了群眾的好朋友,最親近的人。
為了訓練夜間作戰,第二團在團長江擁輝的帶領下,還進行了野外夜戰和巷戰演習。冬季的夜晚,北風的吼聲特別刺耳。大片的雪花,直向脖子里鉆來,不等抖掉就化為冰水。但戰士們的演習仍一絲不茍。“繳槍不殺,寬待俘虜!”“槍是蔣介石的,命是自己的!”“共產黨員們,前進!”等雄壯的呼喊聲,震得大地發抖。
卓有成效的整訓提高了部隊的戰斗力,并在秀水河子戰斗中充分體現出來。
秀水河子,位于彰武到法庫的公路上,是一個有幾百戶人家的小鎮。秀水河子從鎮邊淌過,小鎮因此得名。
1946年1月10日,國共兩黨簽署《關于停止國內沖突的命令和聲明》,并各向所屬部隊發布了停戰令。但國民黨在東北發展順利。不愿就此罷手,便單方面宣布:“國共停戰、東北除外”。1946年2月初,東北國民黨軍分兵三路向東北民主聯軍控制的地區大舉進攻,第十三軍八十九師的一個加強團孤軍深入,進占了秀水河子,并向民主聯軍總部駐地法庫出擊。他們奸淫燒殺,無惡不作。連日來,不少老鄉逃出來,向民主聯軍控訴國民黨軍的罪行,要求去解救他們的親人。
林彪決定,集中位于秀水河子以北、以南的第一師、第七旅和保安第一旅第一團,共7個團的兵力,殲滅秀水河子的國民黨軍。
秀水河子的國民黨軍是美械裝備的4個營和1個山炮連、1個運輸連,火力很強。2月13日,林彪從法庫到達秀水河子,作了部署:由七旅十九團和一師二團,擔任主攻;七旅二一十一團和一師一團輔助攻擊,一師三團為預備隊兼打可能西竄之敵;七旅二十團和一個保安團負責打援。戰斗由彭明治和梁興初統一指揮。
是日黃昏,外圍戰斗打響。梁興初指揮一師炮兵向秀水河子北山之敵作壓制射擊后,第一、第二團迅速發起攻擊,先后進至秀水河子西北高地和北山高地。戰斗英雄、二團八連連長張文祥,率先登上北山,只身一人用雙手奪下了打紅了的機槍。師部當即通令嘉獎。
外圍肅清后,部隊全部進入攻擊地域。總攻的時間定在22時。
這天出奇地冷,呵氣成霜,滴水成冰。嘴里呼出的熱氣如云霧般,不一會兒帽子全白了,鞋底也凍僵了。國民黨軍不斷打出照明彈,大炮和機槍也響個不停。
總攻之前的短暫時刻,各團進行了戰前最后一次動員。
一些官兵表示:“一定要發揚孤膽精神,迅速、果斷、勇敢地進入街心,哪里有敵人就往哪里打,發揮我們刺刀的作用。”
干部都在指定自己的代理人。“我如果犧牲了,副排長是我的代理人,大家一定要聽指揮。”一些排長反復多次強調。
各連都有一批年輕的戰士,要求在戰斗中接受黨的考驗。一團“何萬祥連”有一個戰士,在戰前動員會上,一手握著槍、一手拿著一個紅紙包,用激動的聲音對指導員說:“指導員,我現在還不是黨員,我請求黨在這次戰斗中考驗我。這是我的入黨決心書和第一次黨費,如果我犧牲了,請黨批準我成為一個黨員!”他說完了,好像還是不放心,又緊接著補充道:“指導員,一定……啊!”
22時整,總攻的信號彈升起,戰場上頓時活躍起來,激烈的槍、炮聲交織在一起,大地震顫,照明彈把戰場照得如同白晝。國民黨軍的炮火十分猛烈。
炮隆隆地響著,槍不停地叫著。總攻開始10分鐘了,但七旅方向沒有一點動靜。指揮所里,梁興初和梁必業互相看著,疑惑不解。15分鐘過去了,七旅仍舊沒有動靜。第一師幾乎吸引了敵人的全部火力。梁興初的大眼珠子幾乎要鼓裂開,既然已經較上勁了,就一定要壓倒敵人。
就在這緊張的時刻,七旅方向突然槍炮聲大作。其實,這是林彪安排的,他故意讓七旅晚20分鐘發起進攻,以迷惑敵人,使敵人將兵力投注到一師方向,以達到攻擊的突然性和可靠性。這一招盡管給一師帶來極大的壓力,但對整個戰斗勝利起到了出奇的作用。國民黨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整個防御亂了。
趁國民黨軍火力轉移之際,一師第二團首先從北面突破,迅速打開一個大缺口,直插街心。從西面攻擊的第一團,也突入敵陣。
戰斗進入巷戰,更加激烈。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從來還沒有碰到過像一師這樣堅強的部隊。也可以說,自從進入東北以來,他們還沒有吃過敗仗。盡管大勢已去,但仍在掙扎。戰士們逐院逐屋地展開爭奪,端著上了刺刀的長槍,追得那些全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士兵沒命地亂跑。
天將破曉,國民黨軍從西邊突圍的企圖被一師三團徹底粉碎。一師和七旅激戰一晝夜,全殲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一個加強團,滿街都是印著USA的彈藥箱、汽油捅、十輪大卡車、火炮等。有的戰士站在大卡車上高聲喊著:“請把運輸大隊長蔣介石送來的武器交到這里!”那威風的樣兒,又可愛又可敬。
在這場戰斗中,戰斗英雄、二團八連連長張文樣和帶領兩個戰士奪取敵人炮兵陣地的二團五連指導員張福和犧牲,二團團長江擁輝負傷。
一個被抓的國民黨軍團副,滿臉污垢,長長的頭發上沾滿了雞毛和亂草,上身穿一件美式皮夾克,腳下穿一雙日本大皮靴,腿上卻登著一條老百姓的黑棉褲,看樣子是化裝逃跑未逞,作了俘虜,樣子也夠狼狽的。
秀水河子一仗,是八路軍和新四軍出關后的第一個殲滅戰,共斃傷俘國民黨軍1600余人。
國民黨軍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后來在回憶錄里寫道:“秀水河子戰斗是蔣軍在東北第一個整團被解放軍殲滅的開始。我聽到這個消息后,表面上裝著鎮靜,內心卻非常喪氣,感到蔣軍想兩個軍接收東北,勢不可能。我乃連夜給蔣介石發去電報申述意見,略謂接收東北領土主權,以秀水河子戰斗經驗來看,共軍日益強大,戰略戰術非常機動神速,勢非增兵不可。”
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卻十分興奮,毛主席給林彪發電報說:在秀水河子殲滅敵5個營,甚喜。在頑敵進攻下如能再打兩次這樣的戰斗,國民黨將不得不承認我在東北的地位。
秀水河子戰斗結束后,正趕上元宵節。一師用勝利歡度了從山東來到東北戰場的第一個元宵節,迎來了1946年的春天,真正在東北站住了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