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拼多多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營收達到993.5億元,同比增長44%;凈利潤為249.8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274.6億元,同比增長均為61%。
與Q2似曾相識,相較于單季度營收破千億的預期,拼多多Q3財報又是僅差一步之遙。
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管理層有意在放緩步伐,繼續主動降低外界對拼多多業績增速的期待。
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也在三季度的業績會上表示,相較于單純的財務數據呈現,拼多多更為注重生態投資所蘊含的長遠價值與潛在回報。
那么一個關鍵的問題已躍然紙上,透過三季度報,拼多多究竟把錢投向了哪些領域?而這些生態投資背后,又懷揣著怎樣的長期愿景與戰略目標?
真金白銀重投平臺生態建設
廠哥梳理發現,相較上個季度,拼多多本季度在收入總成本、總運營費用等方面均出現了明顯增長,這或許是“拖累”利潤增速的主要原因。
但賺錢減速的背后,拼多多的生態投入卻仍在加速
今年以來,拼多多頻頻推出大手筆政策:“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每個項目都是在用真金白銀投入平臺生態建設。
對優質商家的扶持是重中之重
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在財報電話會中著重提及,第三季度,拼多多精心策劃并密集推出了一攬子減免與扶持的創新舉措,以實打實的資金退返、費用減免等形式,全力促進商家削減成本、增加收益。
具體來看,8月中旬,拼多多推出“百億減免”綜合性方案,其中涵蓋多項極具針對性的服務費退返優惠政策。
例如,顯著下調先用后付服務費標準,降低商家店鋪保證金繳納額度以及提現門檻,推出推廣費、基礎技術服務費返還權益,對于僅退款和退貨退款,無需商家發起,平臺自動全額退回已收取的基礎技術服務費等,從多個維度為商家經營成本的降低創造了有利條件。
此外,平臺升級了商家售后服務體系,如消費者對商家發起退款申請,平臺全面支持消費者和商家優先通過協商解決,針對商家接待能力較弱的情形,如夜間23:00-8:00時間段,平臺將幫助商家先行安撫消費者情緒,等待商家上線。針對異常訂單,平臺全面支持商家進行申訴,商申訴成功后將由平臺對相關訂單進行賠付。
眾多農貨、國貨商家在此輪方案推出后受益,不說其它,光推廣服務費退返一項,每年便可節省高達數十萬元資金,極大緩解了商家運營壓力,商家再以更好的服務與高性價比的產品回饋消費者,達到三贏的局面。
與此同時,在本報告期內,拼多多還全面啟動了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新質商家扶持計劃”,并一次性投入了高達100億的資源大禮包。
這一計劃聚焦于那些在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方面獨具潛力與優勢的新質商家及新質品牌,為他們提供從產品創意構思、設計研發,到市場營銷推廣、運營管理優化,再到供應鏈體系整合與升級等全流程、全方位的深度扶持與協同發展支持。此外,對于新質商家等優質商家的交易訂單,平臺不再介入僅退款。
就拿9月初盛大舉辦的“豐收節”活動來說,拼多多便重金投入10億專項補貼資金,并整合20億流量資源,全力聚焦溫縣山藥、平和蜜柚等一批極具代表性和發展潛力的新質農貨商家進行精準扶持。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成功打通了時令農貨從田間地頭到城市餐桌的流通渠道,更為農產區的豐收成果轉化為實際經濟效益提供了系統性保障。
目前,“新質商家成長計劃”已經深入到多個產業帶,如滄州的美妝刷、慈溪的小家電、平度的假睫毛等。
眾多原本默默無聞的產業白牌,在拼多多的精心培育與扶持下逐漸嶄露頭角,向著具有高附加值、強市場競爭力的新質品牌轉型跨越。
除了以上這些,拼多多還有一項關鍵動作 ——“電商西進” 計劃。
商家苦偏遠地區物流成本久矣,這一計劃推出后,平臺大方攬下物流中轉費用,讓商家對應快遞成本直線下降,農貨生鮮、日用百貨等品類最多能減少七成。
不少商家開拓西部市場的熱情被立竿見影地激發出來,在進一步拓展產業帶市場覆蓋范圍的同時,也讓更多優質的產品推向中西部地區乃至全國市場。
“減免 + 扶持”政策并舉,宛如一場及時雨,拼多多憑借“百億減免”“電商西進”“新質商家扶持計劃”三管齊下,“扛”著商家向前走。
關于這點,趙佳臻在財報電話會議上也把拼多多的心思說得很明白,就是要“帶著產業帶往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大步走”。
他認為,正是因為拼多多在供給這頭下足了力氣,平臺上的農貨、國貨以及全球的各種好物才變得越來越豐富,同時消費者的各種需求也更好地被滿足。
從長遠看,這就是拼多多搞生態投資想要的長期回報。
而在持續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眾多特色產業起到轉型升級的帶頭作用,以下幾個典型產業帶的發展便是最有力見證。
滄州化妝刷產業:傳統產業的電商崛起
滄州青縣化妝刷產業有著獨特的發展歷程。30 年前當地政府引進韓國制刷工廠,當地人借此學習技術后紛紛自建工廠。如今這里化妝刷企業眾多,產業規模龐大,年產值達 30 億,成為“中國化妝刷之鄉”。
國產品牌花漾在拼多多平臺上成績斐然。其創始人張夢瑋早年間在韓企積累經驗,后創建自己的工廠。
花漾化妝刷制作工藝復雜,一支刷子需經過三十多道工序,且質檢嚴格,對刷毛、管口等細節要求極高,稍有瑕疵便視為次品。
正是這種對品質的執著追求,使其在拼多多上大獲成功。今年雙十一,花漾再次榮登拼多多化妝刷熱銷品牌榜首,店鋪總銷量超348.9萬件,其中一款套刷銷量高達45.5萬多件。
花漾的發展不僅體現了自身品牌的競爭力,也反映出拼多多為傳統產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助力其從傳統制造走向電商前沿,實現品牌與銷量的雙豐收。
亳州花草茶產業:創新驅動產業升級
亳州作為中藥材集散中心,花草茶曾是小眾品類,主要依托于線下渠道,在線上的銷量一直不溫不火,并且由于線下渠道成本高、受眾窄的限制,花草產業帶發展遇到了瓶頸。但拼多多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局面。
2018 年左右,大量亳州商家入駐拼多多,使花草茶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企業和商家數量大幅增加,從業人數增長30多倍,產業規模迅速攀升至100億。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亳州花草茶商家不斷創新求變。武闖團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平均每天推出一款新品,至今已累計上新6000多款SKU。
為了支撐高頻的上新需求,武闖在合肥組建了16人的專業運營團隊,并新建4500平方米的工廠。同時,00后商家王子豪另辟蹊徑,憑借對市場的敏銳洞察,推出大牌平替產品。
如一款茉莉花袋泡茶,品質與大牌相似,但價格僅為其十分之一,上市后迅速走紅,僅靠大牌平替產品就創造了1000 多萬元的銷售額。
這些商家的成功表明,拼多多為亳州花草茶產業提供了創新的土壤,推動產業從傳統的農產品加工組合向技術驅動、產品創新的方向轉型升級。
六安婚紗產業:轉型突破同質化困境
六安丁集鎮的婚紗產業有著特殊的發展軌跡。
曾經,大量丁集人在蘇州從事婚紗相關工作,掌握了制作手藝和產能。2017年前后,隨著政策調整,他們返鄉創業。最初依靠傳統網店維持,但經營壓力逐漸增大。
查蘭如的經歷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他在2019年選擇轉型拼多多,盡管前期面臨諸多挑戰,如婚紗禮服類目小眾、客戶積累慢等,但憑借拼多多平臺的優勢,他的生意逐漸好轉。拼多多經營成本低,無年費且靠自然流量,使他在剛入駐平臺之時便以新穎的產品設計吸引到了更多客戶。
同時,平臺流量爆發期短,他的店鋪在2020年銷售額迅速增長到500萬元。隨著越來越多丁集人在拼多多取得成功,如今王川店鋪年銷售額穩定在七八百萬元,當地婚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4年初,年產值達24億元,網店數量達600多家。
而且,面對行業退貨率高、同質化競爭等問題,查蘭如等商家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如采用更好的面料、改進做工等方式,成功降低退貨率,在拼多多助力下,六安婚紗產業逐漸走出同質化困境,實現了產業轉型與升級。
拼多多的“加速”和“減速”,目標是長期價值
結合實例以及拼多多Q3一系列戰略舉措和財報表現來看,平臺對整個產業帶的賦能作用已經深刻反映出來。
通過持續投入生態建設,拼多多不僅幫助眾多商家實現了降本增效,更帶動了產業帶從傳統的生產制造模式向創新驅動的新質階段轉型。
在電商行業步入新階段的當下,正如趙佳臻所言,拼多多將繼續提高自身標準,強化核心業務能力,堅定不移地在供應鏈和平臺生態領域挖掘投資機會,進行長期且高質量的投入。
我們也期待,拼多多這種對產業帶升級的執著投入,使其在未來能構建起更為強大的產業帶供應鏈優勢,為消費者、商家以及整個產業帶來更多更大的價值。
更正、交流:Dachang-Boy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大廠青年交流群」暢聊
你還可以看:
,三倍工資
騰訊介入調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