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游組畫
江南達者 童山雷
https://weixin.qq.com/sph/AwMQmCgoh
2012年,一偶然機會,隨單位跟團赴泰國旅游。隨常所歷瑣屑,此皆略過不論了,只取入吾輩山水畫圖者約略道來——
一、桂河大橋。其在二戰中的遭際,想來已是讀者諸君普遍聞說過。畫題名曰“唯祈塵世久和平”,且將就近所建一尊高大的觀音菩薩塑像納入,分明已把人類渴望祥和寧靜生存狀態的意愿,表達無遺。另示兩畫:一曰《黃昏降落桂河岸》,一曰《夜游桂河》,卻是當晚在桂河游船上吃飯前后得來。尤其后者,幅中滿眼一片幽藍,而四下駛動之船,則彩燈通明,繼之歌舞亦起,觥籌交錯之中,但見一河碧水,在船行燈耀之下,伴著音樂,既柔且亂地漾開了一汪汪大波,整個情境庶可稱之如詩如夢……
二、赴海濱名城芭堤雅所得三畫:《眺望曼谷》、《曼谷至芭堤雅途中》與《日暮芭堤雅》。前二者簡記其旅途景觀;后者則將印象中芭堤雅那熙攘紛繁、夕照輝映海天,岸灘彩燈五光十色、整體呈現出了一派深沉而粲然的色調,盡作嘗試性表達。畫中天空漂浮著的大朵亂云與山頭上顯眼的英文霓虹燈,似乎為這場景,更增添了幾分異國情調和搖動不定的新奇感。
三、游玩“月光島”得畫二幀,一曰《清風撫拂月光島》,一曰《香島一隅》。將此南國天野下碧波卷雪、浩意逐云的視象,連同人處斯境天然已具的那般了無羈絆的輕松氣氛,略作抒寫。
四、車窗外隨意擷得雖屬普通、仍覺新奇的小景二幀:一曰“煦和南亞風”,一曰“椰陰小院”。特別前者,遠遠是清淡煙靄中的佛塔僧寺,近前,正有一象隊從容不迫地載人行來,而且有只象,還用鼻子勾牽著前邊同伴的尾巴在走哩,——真正的異國風情呀!
五、泰國作為一個盡人皆知的佛教國度,境內自然逐處可見本教痕跡。茲《佛光此地當長聚》、《佛國之郊》與《泰國九世王廟》三畫,俱表現這最直觀的印象。尤其《佛光此地當長聚》,畫中整座山崖,剔削作一大平面,而徑直以純金鎏鏨巨大坐佛于其上,故爾觀之實是金碧輝煌,氣象非凡。眾人對此亦只是或膜拜,或攝影留念罷了,而自家卻焉敢忘卻畫者身份,那可是匆匆忙忙在烈日下來回奔跑,用心地觀察體驗上了好大一通這整體景色的……
六、此行另有一二奇特之處,雖無所謂風景怎樣,亦值得以畫志之。一為《若煙異史費評說》,所記為“金三角風情”園區。二是釣鱷魚。茲示之畫《驟雨如風卷鱷池》,卻將風雨大作時一池鱷魚被逗得個躥來跳去,不亦樂乎的場景如實表達。也算是平時意想不到的畫題吧!
七、身為山水畫者,此行最大收獲,還當數那日黃昏在湄南河上乘船游覽的經歷。當時在雨后夕陽的臨照下,輕松自如地航行于河面,并沐浴著清涼的晚風且是觀望著那不斷變幻著的河上景致,心頭的那份舒坦與滿足,真正堪稱是難以言表。是以歸后得來這湄南河景物一組,不再一一談及,盡數選編在此。
八、此行還有個場景記憶深刻。那是歸國前的最后一個黃昏,在大巴車上,隔窗看著外邊時而燈火輝煌、時而暮色幽暗的曼谷城郊景致,忽見一瓦棚小院跟前,影影綽綽地有著三二女子,正在那廂天真無邪地閑坐說笑玩耍。哎,想這天地之大,國別民族之繁,雖是有時人間語言不通,但人們本身這喜怒哀樂的生命過程或表征,終究是基本一致的。吾今據這永不復再的一面之緣,作得《異國他鄉天欲暮》之畫,由是將那流光樣的一瞬,凝結做固體形態存留在了這兒,同時也為咱這“泰國游組畫”作結吧!
·精研藝術,細品人生·
·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體驗萬千風俗人情,乃得萬千詩詞文句、萬千翰墨畫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