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勞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增加您的閱讀體驗,同時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1977年,經歷過那段灰暗的歲月,整整蒙冤18年的黃克誠終于被正名,同時也重新恢復工作。
黃克誠這一生性情耿直,心里有什么便都說出來。對待任何人,從不刻意恭維,也不肆意貶低。
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恢復工作后的第一時間,便拖著已經有些虛弱的身體發表了一份講話。
“如果有人說比毛主席高明,那是對歷史開玩笑!”
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黃克誠如此急于出面說明?
這句話又代表著怎么樣的分量?
毛主席與黃克誠
據黃克誠的女兒回憶,他的父親一生都在說真話,甚至還曾反駁過毛主席的說辭。
黃克誠與毛澤東是湖南老鄉,正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黃克誠每次聽到毛主席說出的湖南話便覺得特別親切。
毛主席領導革命戰士不斷向前,還曾多次在危急時刻力挽狂瀾拯救紅軍隊伍。黃克誠更是對毛主席佩服的不得了!
戰爭歲月,戰場上能夠相信的人只有自己的隊友!他們二人也在革命歲月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毛主席同樣非常認可黃克誠的實力,曾三次點將黃克誠。
即便黃克誠在大多數時都非常認可毛主席的意見,但若遇見自己不服氣的事情,還是會同毛主席爭辯。
一次毛主席和黃克誠談話,毛主席提到了“四平保衛戰”的字眼。
毛主席說四平保衛戰是他決定的,他認為保衛四平是正確的。
可黃克誠卻據理力爭!
“即便是你決定的,我認為那也是不對的!”
黃克誠是一個在毛主席面前仍敢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的人。他并不在乎被人遷怒,他只要求一個實事求是。
可能有時黃克誠的見解也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他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黨和人民,出發點是好的。
革命隊伍中需要這樣講真話的人存在,毛主席自然不會怪罪這樣一個心中全是黨和人民的好將士!
后來的黃克誠經歷了一段灰暗的歲月,但他仍然沒有改變自己的初心,沒有改變自己說真話的習慣。
所以黃克誠在其晚年的講話中說道,若有人比毛主席高明、那就是在開玩笑。這句話當然是真心實意的!
黃克誠遇事向來實事求是,他說出這樣的話絕對不是為了恭維誰,就是說出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那么,毛主席究竟有何高明之處讓黃克誠念念不忘呢?
力挽狂瀾拯救紅軍
20世紀前期的中國土地上形勢復雜,戰爭頻發。蔣介石向來心胸狹隘,他為了防止別人奪走他身上的權利,盡可能的排除一切對他有危險的存在。
對于蔣介石來說,共產黨的存在就是他的眼中釘和肉中刺。他采取不抵抗政策任由日本侵略者在中華大地上肆意妄為,他卻把軍隊的矛頭指向了共產黨,奉行他那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此時,共產黨的軍隊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在博古等人的錯誤帶領下,中央紅軍隊伍的人數極度銳減。國民黨軍隊對紅軍實施封鎖,蔣介石派人實施第四道封鎖線湘江防線,準備將共產黨的軍隊一網打盡!
人數上,共產黨的三萬殘余軍隊要應對國民黨的40萬大軍;兵器上,共產黨軍隊的低級裝備要攻打國民黨全副武裝的設備,還要面對國軍的戰斗機的轟炸…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這場戰爭中央紅軍都不占任何優勢。
就在大家以為要窮途末路之際,毛主席再一次站了出來!遵義會議上,重新確定了以毛主席為首的指揮群體。
危難之際,毛主席并不認輸!無絕人之路,毛主席相信中央紅軍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毛主席的到來像是一輪紅太陽,照亮了中央紅軍每個人的內心,每個人都覺得暖洋洋的。他們在偉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毛主席更是用兵如神。
他帶領著中央紅軍巧渡金沙江,又四渡赤水。他帶領著中央紅軍完成了一個接著一個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保留了中央紅軍的火種,中央紅軍從國民黨軍隊鐵桶一般的封鎖線中逃出生天。
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想要全殲紅軍的想法!
第五次圍剿戰爭的勝利多虧毛主席成熟的軍事思想,力挽狂瀾的拯救了紅軍。
同時,毛主席的高明之處不僅展現在他的卓越的軍事能力上,還體現在其他地方。
毛主席的高明之處
所有人都說朱德的氣量大如海,朱老總也因他“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性格得到了很多贊揚!
毛主席的氣量同樣是他在處理諸多問題的高明之處!
正如黃克誠與毛主席的想法有不同的時候,朱老總與毛主席的想法同樣有不同的時候。
經過中央開會得知,毛主席的思想是正確的!
朱德得知上級開會的結果后并沒有心胸狹隘因自己的意見沒被采納就對毛澤東存有意見,反而虛心向毛主席請教。
毛主席同樣承認了朱德的能力,甚至說出了朱毛組合中若是沒有“豬”哪來的毛這樣的話?
正式因為這些領導人的氣量都大,朱德與毛澤東同心協力,相互合作,他們才能帶領共產黨軍隊取得最終的勝利。
除此之外,毛主席面對曾經反共的俘虜也表現出了他偉人的氣量。他并沒有選擇殺害這些俘虜,反而是選擇釋放了他們。毛主席這樣的做法贏得了很多民心,毛主席的做法讓更多的人看見了中國共產黨的氣度!
毛主席釋放這些人,暫時放下仇恨是為了團結更多的人共同抗日。所有人的兵器都一致對外,才能讓中國的老百姓們擁有一個和平的未來生活。
毛主席在團結人心的做法上同樣有著他的高明之處。
除以上兩點之外,毛主席更是一個極富文采的詩人。
文字雖然不能變成戰場上的實槍實炮,但文字也有屬于它的力量。
魯迅先生曾經棄醫從文,他的《狂人日記》和《阿Q正傳》都起到了振聾發饋的作用。文字會用他的方法來幫助他人,毛主席曾在1935年寫下了《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三軍過后盡開顏”,每一字每一句,都鼓舞了士氣。
文字成為了戰士們的精神食糧,它讓戰士們的意志豐盈,戰士們也用頑強的意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毛主席本人也是曾經受到《新青年》雜志的感召,才走上了這條革命的道路。
結語:
他人可能也有著卓越的軍事能力,有著獨特的政治見解,有著文采飛揚的才華,可這些優點卻嫌少都匯聚在一個人身上。
可這些能力匯聚在一起,變成了毛主席的高明之處!
談古今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