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仝麟閣的資深讀者:點擊上方「麟閣經略」→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其他平臺讀者請關注公眾號“麟閣經略”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鐘睒睒,一個極少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面的商人,近期卻在鏡頭前激烈地表達觀點和情緒。是人都能看出來,這次是被逼急了。
鐘的憤怒來源于今年上半年針對農夫山泉的“獵巫”。沒人能說出是哪個具體事件,令一部分人如此瘋狂地攻擊一家合法經營的企業。
鐘的兒子移民?農夫山泉瓶蓋像日本國旗?鐘是日本人后代?看似荒誕的網暴背后,真相并不重要,獵巫需要的是一個安全地、可以被肆意發泄情緒的目標。
注意,這里安全最重要,真正的壞比他們是碰都不敢碰的。你看那些動不動給非洲留學生批幾十萬獎學金的領導,有一個被扒出來過嗎?
如果放在平時,以鐘的性格,也許忍忍就過去了。但這一次,鐘的母親因網暴憂慮過度而去世,直擊鐘內心最脆弱的部分。
無論如何,禍不及家人。在這場民粹的狂歡中,社交媒體客觀上起到了助紂為虐的效果,尤其是以算法推送信息的短視頻平臺。在近期的采訪中,鐘睒睒認為張一鳴欠他一句道歉。
離奇的是,鐘母去世是在今年三月。時隔多月的公開爆發,恐怕這期間鐘和字節進行了不少交涉,甚至不排除訴諸法律渠道,但終無音訊。
某乒乓球運動員因為戰績低迷,僅是被人批評球技,就能動用強力讓批評者丟掉飯碗。而中國首富卻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維護自己作為公民的合法權益,這是最令人唏噓和擔憂的。
抖音和一眾社交媒體該不該為鐘被網暴和造謠負責?有的人說,互聯網平臺是中性的,發布虛假信息的是人,而人之所以壞,是源于教育、環境等各種宏觀因素。
為什么現在的人會瘋批到這種程度?具體原因不必多言,你我都懂。以我在國內外互聯網多年對社交媒體的觀察,內網絕對是戾氣最重的,互聯網基本就是一個大型化糞池。
但這并不意味著,社交媒體就沒有任何責任。既然你能接到指令把一個蹩腳運動員的負面評論刪的無影無蹤,為什么已經明確犯了誹謗罪的言論,卻無法消除?
用信息過載、人力不足這樣的借口搪塞說不過去。如果明顯的犯罪行為能在平臺大行其道,那平臺就不應該存在,不如直接關停整改,這是對法律基本的尊重。
我個人體驗,抖音的“審查機制”可以說非常先進。每次發布視頻只要有一兩個“敏感字眼”,視頻會自動被機器攔下,發都發不出去。
我說的敏感字眼沒觸犯任何法律,僅僅是平臺的默認設置。顯然真正的違法言論沒被重視,被網暴喪母的鐘老板也沒有得到“默認敏感字眼”的特殊對待。
當然,我也得為張一鳴講句話。鐘先生可能確實對互聯網行業沒什么興趣,和圈子里的人接觸也少。其實張一鳴早在幾年前就很少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興趣轉向社科了。
張一鳴不是一個純粹的商人,他本人非常低調,對財富和地位并沒有很強的執念。從字節這些年在社媒產品上的轉型(雖然失敗了)上看,張一鳴其實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他自己親口說過,自己最大的興趣就是打造一個偉大的產品。至少今天的抖音,在多數有理想的人看來,都和“偉大”兩個字沾不了邊。
張一鳴想要的是匯聚高質量受眾和信息的平臺,而互聯網的規則是流量為王、下沉市場。抖音最初是年輕人唱歌跳舞的地方(國外Tiktok沒變),而如今卻成為仇恨與謠言的集散中心。
人心的壞和背后的推手、平臺管理的缺位,是網暴悲劇的罪魁禍首。虧欠鐘睒睒一句道歉的,不止是網絡平臺。
有位朋友說,鐘睒睒沒有資格批評張一鳴,因為他九年前避而不談社會問題。我也找到了當時的報道,大致是記者問鐘如何看待中國的水污染問題,鐘以不便評價,拒絕回答。
恕我無法同意這位朋友的觀點,我認為企業家談不談社會問題,不是他們的必備職責,這是我們媒體從業者的第一責任。不談社會問題就不能為自己受到侵害而發聲?這顯然有點“嚴以待人”。
況且鐘的身世很多人并不了解,他是經歷了完整十年的人。那段時光里,他的知識分子父母被打成右派,“黑五類”的子女有多慘大家可以去看各類紀錄片。他有這樣的恐懼,我完全理解。
除了對張一鳴和抖音的不滿外,鐘睒睒還抨擊了網絡直播帶貨。他甚至指名道姓“拼多多”,是在破壞中國的行業生態和品牌體系。
上述那位媒體朋友認為,鐘對直播帶貨和拼多多的批評毫無邏輯。因為追求低價是消費者本能,拼多多的模式出現也是因為客觀上的經濟原因,平臺經營合理合法,低價符合市場規律。
這話我同意前半段,直播和低價平臺的興起確實是整個社會消費能力不足造成的。為什么我們老聽說什么英國、法國、意大利品牌,因為人家富有的時間足夠久。沒有消費能力的市場,很難產生高端品牌,這是本質。
但我不同意后面半段,因為這些低價平臺的經營壓根就不合法。一個996加班到員工猝死的公司,能叫合法經營?首先就違反了勞動法。
更不用說低價背后,各種供應商是如何壓榨勞動力的。很多人可能天天坐在辦公室敲文章,享受著廉價日用品,根本沒下去接觸過工人,不知道他們的待遇有多慘。
如果每家企業都能遵守勞動法、真正做到合法經營,“低價模式”真的能做成?用血汗工廠的模式互相內卷,我不認為這符合任何我所了解的“客觀經濟規律”。
我所看到的真正規律是:當打工者收入提高了,他們才能有錢消費,才能讓工廠賺錢而不是拼低價。這種現象在我們國家有個專有名詞,叫“內循環”。
當然,這并不是說就應該把拼多多、直播帶貨、抖音這些一棍子都打死。而是要意識到,所有的現象背后都需要系統性的改變。而遺憾的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房間里的大象,而沒人能解決機器卡殼的問題。
關于作者
仝麟閣,前財經記者,發表文章累計超過400萬字。千萬+報道作者,全網百萬讀者、網易年度影響力創作者。研究領域為政治、歷史、經濟和社會問題,在多家咨詢和教育機構任兼職講師,現居奧地利維也納。
(我的小號,歡迎關注)
當前,看清方向比什么都重要,它關系著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而看清方向的前提,是掌握真實的信息和動向。
因為環境逼仄,公號發文越來越少了,和自己三觀一致的博主都慢慢“下線了”。為了長期起見,我決定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付費內容上。
這是我最近做的一個付費欄目,我和智谷幾位資深分析師合作,一起制作了一份《趨勢研判》,涉及中國、美國、全球的經濟、政治類信息和分析,為您的資產管理保駕護航,每周都會發布一期,大家可以按年訂閱。
你要知道現在真實發生的事情,才能對未來有前瞻性的預判。
如果你認同我的價值觀,歡迎加入我所在團隊做的研判圈子。
包括我在內的國內外研究員,每周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
全年48期研判,文字、音頻、PDF都有提供,在本文末專屬二維碼拍下,還可獲全年12場閉門答疑直播。
7月大會透露的信號,遠不止KPI的轉變,信息量實際上非常豐富。
但是官樣文章,解讀起來很費勁。
幾萬字的公告,每個字都認識,放在一起就看不懂。
我和我團隊的研究員,圍繞大會做了一期立體的研判。涵蓋的話題,相信有一定資產量的朋友,都十分關心。
簡單看一下信息密度:
以及很多朋友關心的匯率,頭部大國的重要互動,我們都在及時跟蹤——
中文互聯網正在逐漸消失,獲取有質量的觀點和判斷,并不容易。
我和智谷幾位資深分析師合作,一起制作了一份《趨勢研判》,涉及中國、美國、全球的經濟、政治類信息和分析,為您的資產管理保駕護航,每周都會發布一期,大家可以按年訂閱。
船遇冰山時,助你站在頭等艙,看清趨勢,及時調整決策。
限50個名額,減免100元(原價299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