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藍星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俄羅斯首次將洲際彈道導彈應用于實戰,盡管俄方沒有將核彈頭安裝在這枚導彈上,但這所釋放的核威懾信號是非常的清晰明了。
事實上,各核大國手中所握有的龐大核武庫,是保持藍星整體和平與穩定的最重要底牌,但是隨著美俄之間更激烈的博弈,核大戰的風險空前高漲,俄羅斯釋放了不懼核戰,敢打核戰的明確信號。
而美國也針鋒相對,美軍戰略司令部的發言人布坎南在早些時候則表示,他們不希望發生核戰,但若是避免不了,那他們則希望保留一部分核武器以震懾未來的潛在對手。
這也表明了,美國也不怕打核戰,他們會繼續保留其龐大的核武庫,甚至不排除擴大核武庫的可能。
就在美俄大打核武牌的同時,美國的一些智庫,卻做出了一些讓人驚訝的分析,認為即便是美軍空襲中國大陸,中國也不會拿起核武器防御,朝美方扔核彈。
這個智庫,就是美國老牌的“蘭德智庫”,該智庫在近期發布了一份關于美國可能會介入臺海沖突的風險評估報告。
在報告中,該智庫認為,美國想要在未來可能的臺海沖突中進行武裝介入,那么就必須要考慮到中國可能會采取的核武反擊的可能性。
這一看,這個報告確實沒問題,但他們卻限定了一些關鍵條件,比如只要美國遵守這些規則,如不攻擊中國的戰略大壩(三峽等)、核電站等關鍵基礎設施;避免打擊大城市和經濟中心,不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不對核力量設施和基地進行打擊等,就可以避免引發來自中國的核反擊。
美智庫的這種想法,真是荒謬可笑,未免是太幼稚了。他們不怕打核戰,難道東大就怕?中國在過去所進行了核力量建設,發展新型核反擊力量,難道是用來擺設的?更可笑的是,就連美智庫自己也在報告中承認了,中國是具備了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就是說中國可以在美率先的核打擊后,有效地對美進行核反擊。
所以,是什么讓美智庫認為,他們對中國大陸有限的常規打擊,不會引發中國的核反擊?是因為中國在五六十年前率先做出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還是另有原因導致他們對中國的核力量進行了錯誤的評估?
顯然,蘭德智庫的這一份報告,反映出了美國一些戰略分析人員對中國核力量的發展和使用存在著錯誤的理解,他們似乎認為只要通過談判等方式劃定了界線,就能夠讓雙方在沖突中的行為保持在可控范圍內,他們的這種錯誤的理解,很有可能會讓他們的決策人員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進行戰略冒險。
他們應該明白,中國發展新質核力量,就是要讓美國的一些冒險分子保持足夠的清醒,避免做出讓雙方進入不可逆狀態的行為。
現在的中國,早就不是100年前貧弱無力反抗的時候了,中國也不是美國的附庸那般不敢反抗,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主權完整的問題上,中國的意志是無比的堅定,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是絕不會妥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