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圈,“純料、一口料、無撒面”這類詞匯光聽著就會讓茶友感莫名的心潮澎湃,但若是提到“拼配”,不少茶友都會嗤之以鼻“東拼西湊的拼配茶沒好貨!”
不可否認,純料往往給人帶來一種“純種是高貴”的心理暗示,很多不良茶商也常常以此為噱頭,標榜自家的茶為純料、一口料制成,抬高身價吸引茶客買單。
實際上,這些所謂的“純料”都是正山拼外山、古樹拼臺地、低等級拼高等級……正是近年來茶圈造假亂象橫生,拼配茶也漸漸成為了“摻假茶”、“劣質茶”的代名詞。
久而久之,茶友們談“拼配”色變,普遍認為“純料為上,拼配為下”,對于拼配有太多“妖魔化”的誤解!那么,拼配茶=摻假茶?拼配茶就一定品質低劣嗎?
其實,正規的茶葉拼配壓根不是大家想的那樣!不少茶類都擁有拼配的工序,今天小懂就來為茶葉的“拼配”正名,一起來了解下茶葉拼配那些事兒~
什么是真正的“拼配”?
茶葉拼配又稱為“盤茶”,顧名思義是將不同的茶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拼配而成。拼配是茶葉加工中的一道常見工序,比如武夷巖茶中家喻戶曉的大紅袍就有拼配的工藝。
要知道現如今的武夷大紅袍分為純種的無性繁殖大紅袍和拼配的商品大紅袍,后者是以武夷水仙、肉桂等不同品種拼配而成,在市售的大紅袍中占據了大多數。
據《武夷巖茶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GB/T18745-2006)》中的8.1檢驗規則“組批”中規定:“生產和加工拼配過程中形成的獨立數量的產量為一批,同批產品的品質規格應相同。”
言外之意就是允許武夷巖茶使用各種名叢和優良品種進行拼配,可見拼配與大紅袍而言是一道正常的必備工序。此外,拼配還是普洱茶精制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
而普洱茶在拼配之前,要先進行毛茶驗收定級、精制加工,然后根據不同茶山、采摘季節、茶樹品種、茶青等級、發酵程度、貯藏年份(指毛茶的貯藏年份)等情況拼配。
無論按哪種方式拼配,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優化茶葉品質!對此,“中國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先生就曾將拼配目的歸納為12個字:“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
由此可見,正規的茶葉拼配并不是大家誤以為的以次充好、以假亂真!那么,茶葉是怎么拼配的?具體有什么拼配要求呢?
拼配不能“一通亂拼”!
既然茶葉的拼配的出發點是提升茶葉品質,那自然不能是毫無準則的一通亂拼、粗制亂造后得出的四不像!不僅如此,拼配還是一門技術活,尤其考驗拼配師對比例的把控。
以普洱茶為例,在拼配時就要求拼配師對不同毛茶的原料來源、對毛茶質量情況、對拼配數量多少三方面做到心中有數,且必須充分了解不同原料毛茶的品質特點。
這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不同的原料在不同比例下的相融性,并通過反復試驗、調配出最合適的拼配比例。再將不同的原料毛茶按最佳比例進行拼配,讓最終的茶樣在品質上形成優勢互補。
可以說,拼配是普洱茶“一味化百、百味融一”的藝術!掌控好合適的拼配比例拼配而成的普洱茶,要達到茶性與口感的和諧,并保持口感層次的多樣性及品質的持續穩定,定樣后才能通知車間勻攤量產。
若是拼配的比例不當,則很可能造成按不同茶山、等級、茶種、季節、年份或發酵度拼配的毛茶融合的沒有那么好、茶性相互抵觸,品飲茶湯時容易出現令人不適的“燥感”……
這樣的拼配茶就背離了茶葉拼配的本質——即通過科學的拼配,讓不同原料茶的優點得到互補和強化,并隱藏掉各自的缺點,從而生產出口感豐富、兼具平衡的茶品。
總而言之,茶葉拼配是一種極其常見、且頗具技術難度的工藝!正規的拼配茶絕非劣質茶,反而是打破了純料茶的單一品種的局限性,豐富了茶葉的層次感。
說到這,大家對于所謂“拼配茶”的誤會想必解開的差不多了,別再一桿子打死所有拼配茶了!
至于純料茶、拼配茶孰優孰劣,其實還是主看原料、工藝好不好!若是一款茶的原料品質低劣,即便是純料茶葉不見得好!若拼配茶的工藝欠缺,也品不出好滋味……
在原料、工藝均有保證的前提下,純料茶主打純粹、拼配茶口感豐富,亦各有千秋,大家更喜歡哪一種?歡迎評論留言分享討論~
注: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參考資料:
[1]《武夷巖茶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GB/T18745-2006)》
[2]《細說普洱茶的“純料”和“拼配”》李衍,《茶語》普洱茶
[3]《淺析普洱茶拼配》彭功明,《中國茶葉》技術指南,2018.07版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茶知識
1、
與茶友談茶、喝茶
群內不定時發紅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