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西晉末年中原漢人的南遷之旅。
“衣冠”,就是衣服和帽子。周公在洛陽制禮作樂,只有貴族才有資格戴冠。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衣冠南渡的,普遍為縉紳、士大夫等上層人物。
《晉書》記載:“俄而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边@次大遷徙的人數達百萬之眾,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南遷。
發展到了今天,這些南渡的人們,演化為客家人的先民。
那么,誰是衣冠南渡第一家?他們是從哪里出發的?
史料中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專家學者也是各執一詞。
但,人們普遍認為:陳姓,衣冠南渡第一家。漢魏洛陽城,是客家先民首次大規模南遷的出發地。
“無林不成宴,陳林半天下”。
七普顯示:全國陳姓有人口有5440萬,而全球陳姓約為9000萬人。
粵、閩、浙、瓊四省第一大姓,都是陳姓,最多的廣東,約有970萬。最少的海南,約104萬人。
陳姓,得姓始祖為林堅(又名林泉)。他是文財神比干的遺腹子。
當年比干被商紂王殺掉后,比干懷孕的妻子逃入深山,隱居在今衛輝市獅豹頭鄉龍臥村,并生下兒子堅。
周王朝建立后,武王佩服比干的直諫堅貞,他命人在山林中找到堅,同時賜姓林。林堅成為得姓始祖。
如今,在當年林母隱居的太行山上,依舊有“仙人梯”、“林母洞”等景點。
而在朝歌城內,有摘星臺遺址,是當年比干被殺害的地方。
“河洛郎”根在河洛。
漢魏洛陽城的“南大門”大谷關,就是衣冠南渡必經之地。
在這里,客家先民背井離鄉,開啟了南遷之路。
而這一走,就從兩晉走到了明清,幾次大規模南遷,逐漸形成了客家民系。
衣冠南渡第一家,是林家;而林姓南遷始祖,則是林祿。
林祿,比干第46代孫。是東晉時代的大才,他輔佐了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五位東晉的皇帝,于朝廷有大功勞。
東晉太寧三年(325),林祿入閩,成為今天以福州為行政中心的晉安郡的郡守,晉安一度成為福州代稱。
與林祿一起南遷的,是其整個家族一脈,五子林恭、林暉、林暢、林期、林雅,號稱“五馬南馳”,由此也拉開了晉安林氏一脈生生不息的大幕。
落地生根后,林祿又娶闕里孔氏,生下林景、林暹。
林祿的七個兒子,成為光陽門楣的重要力量,逐漸形成的“閩林晉安世系”,堪稱林氏第一旺族。
客觀來說,在林祿南遷之前,已經存在大量南遷的林姓人口,但由于名聲不顯,因此后人以林祿為南遷始祖。
在泉州泉港區涂嶺鎮清美村九龍崗的閩林始祖陵,我們看到宗祠的大門上有這樣一副對聯“中興姓氏無雙譜,南渡衣冠第一家”,或許,這就是林姓南遷的最好佐證吧。
“君從哪里來?來自黃河邊。”萬姓歸宗,根在河洛。
在今天的偃師虎頭山,有“中原客家先民南遷圣地紀念碑”,其下的十七步臺階,向世人訴說著客家先民從首次南遷一直到今天,1700多年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