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無敵3》中,要在氣系魔法中找一個最厲害的殺傷性法術,那絕大部分玩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連鎖閃電”!連鎖閃電是攻擊魔法中AOE殺傷最有效率的了,且它的使用方法也有一定的規律。使用連鎖閃電的基本條件是首先瞄準最近的敵人。在相同距離的情況下,攻擊順序遵循以下規則:如果目標是兩個怪物,則首先攻擊位于兩者之間的目標;接著,如果左右有相同類型的敵人,優先攻擊右側的目標,否則按右側優先,左側其次;然后,如果上下有相同類型的敵人,優先攻擊上方的目標,否則按上方優先,下方其次。
《英雄無敵3》塔樓攻防戰
連鎖閃電:殺傷效果最給力的氣系魔法
連鎖閃電毫無疑問是最具威力和破壞力的魔法之一。在《英雄無敵3》中,大多數魔法對敵我沒有區分,而連鎖閃電則有明確的目標選擇規則,可以令玩家充分調動戰術思路,以期獲得最優效果。
連鎖閃電最多可以對5個目標造成傷害,它理論上的法術傷害非常高。在英雄具有10點力量值下,它可以造成總計968點傷害,而土系魔法中著名的雷鳴爆彈則為1050點,然而后者要消耗更多的魔法值。如果說雷鳴爆彈是最強的單體攻擊,那么連鎖閃電則是效率最高的范圍魔法。更重要的是,與大多數范圍爆炸魔法對敵人位置要求嚴格不同,連鎖閃電的站位要求相對寬松。由于主要傷害集中在前三個目標上,并且彈射遵循就近原則,預判閃電的彈射路徑并造成預期傷害并不困難。
《英雄無敵6》中的連鎖閃電
另一方面,在對抗強大的野怪時,雷鳴爆彈容易造成傷害溢出,而連鎖閃電則能對平均分布的野怪造成均勻的毀滅性打擊。尤其是索姆拉帶著大量大妖精去開荒,大妖精較低的戰斗力容易讓AI進行平均分兵,這正好符合連鎖閃電的傷害機制,大妖精補刀,最終實現零損失的打野策略,代價僅僅是需要尋找魔法水井或在主城里過夜補充法力值??傊拖駬娮璧母翊笈谝揽垮筌囬_路一樣,索姆拉也能通過連鎖閃電實現快速滾雪球的效果,在有魔法水井支持的地圖上,打野和升級的速度相比格尼森都要更快一些。
索姆拉為何被稱作塔樓族神將?
塔樓的索姆拉作為特長英雄具備兩個特點,其一是在開局時便掌握了“連鎖閃電”魔法,其二則是它的特長加成,即連鎖閃電的傷害會隨著每個施法目標的英雄等級增加3%。
首先小編來討論一下第二個特點,要知道,這是傷害類魔法特長的普遍特性,對低級部隊的效果顯著,而對高級部隊的效果則微乎其微。這就引發了一個矛盾:魔法傷害并不考慮部隊的防御,單從價值來看,擊殺高級部隊的收益遠高于低級或炮灰部隊,這也是AI戰術的基本邏輯之一。
因此,索姆拉在低等級時,連鎖閃電對高級部隊的傷害收益并不明顯,但在實際戰斗中,連鎖閃電的首個目標往往是強大且生命值高的騎士或火精靈等單位,最多也只能獲得6%-9%的傷害增幅,這相當于略微增加的力量收益,雖然有用但效果有限,連15%的傷害增加都被視為垃圾技能,這個傷害提升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連鎖閃電令索姆拉成為T0英雄
接下來說說第一個特點,索姆拉一出生就擁有大規模殺傷性魔法,而同期其他法系英雄還在使用魔法書中的魔法神箭來殺傷對面,造成的傷害微不足道。此時,手握近百法力值、騎著白馬的塔樓術士英雄面對仍處于新手期的敵人和野怪,顯然是以壓倒性的優勢進行攻擊。
更加變態的是,塔樓英雄中學術型英雄的比例非常高,這就使得索姆拉則直接變成了戰爭販子,像連鎖閃電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能夠在塔樓族英雄中迅速復制!比如招募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埃爾尼守城,經過幾輪后玩家就能在英雄大規模傳播連鎖閃電。就比如有魔法值的普通英雄,人人都能實現快速刷野,人人都能用連鎖閃電守城,簡直強得不可思議!
塔樓族的學術型英雄非常多
連鎖閃電的代言人:索姆拉!
索姆拉的連鎖閃電在游戲的前中期表現最為強勢,完美契合了擴張和強力魔法的需求,可以輕松擊敗其他英雄在相同兵力下根本不敢挑戰的野怪。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魔法能帶來顯著的收益。盡管連鎖閃電對英雄的法力管理和路線規劃有較高的要求,但其最低的效果就是一次出城就能解決一個難纏的野怪,這對新手和老玩家來說都是一個明顯的優勢。因此,索姆拉無疑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英雄。
基于滾雪球的游戲邏輯,魔法傷害流依然是一種可行且有一定勝率的打法,尤其是連鎖閃電這種頂尖的群體傷害技能。雖然對外族的英雄來說,這種技能在前期是無法學習的,但索姆拉作為連鎖閃電的代表,依然能夠展現其強大的實力。
連鎖閃電幫助玩家實現滾雪球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