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3日,2024年“體育 +”特色村(居)成果交流活動在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前明村盛大舉行。本次活動由金華市體育局主辦,浦江縣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虞宅鄉人民政府承辦,旨在展示金華市“體育 +”特色村(居)建設成果,促進經驗交流與合作,推動鄉村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活動期間,全市的“體育 +”特色村(居)代表、戶外運動休閑裝備企業或體育產業示范基地代表以及體育系統工作人員200多人共同參與了啟動儀式、破冰趣味運動會、成果交流大會以及實地走訪調研等豐富多樣的活動。
在22日的啟動儀式上,金華市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錢壽坤,浦江縣副縣長賈珊等領導出席。賈珊副縣長在致辭中詳細介紹了當地“體育 +”特色村居的發展歷程與成果,分享了如何通過體育引領鄉村產業融合、生態宜居建設,實現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寶貴經驗。
啟動儀式后,參會人員積極投入到破冰趣味運動會中,通過“鼓動人心”“趣味投壺”“螃蟹走接力”“同舟共濟”等趣味項目,迅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為后續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23日的成果交流大會是本次活動的核心環節。會上,虞宅鄉前明村、新光村以及大畈鄉上河村分別進行了精彩的項目推介,全方位展示了各自在“體育 +”模式下的創新實踐與發展成果。
上海體育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博士后徐開娟發表主旨演講,深入剖析了“體育 +”特色村居未來發展方向,從專業視角為鄉村體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前瞻性指導,助力鄉村在體育產業發展道路上找準定位、明確目標。
大會特別設置的村企資源對接環節,成為各方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各方代表圍繞鄉村體育產業發展各抒己見,共同探討合作機會,積極謀劃村企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力求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推動鄉村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期間,參會人員深入實地走訪調研了浦江縣虞宅鄉上河村夜間經濟發展、新光村及周邊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17K露營公園和趣野吧探索營地運營等情況。這些調研點充分展示了“體育 +”模式在鄉村振興中的多元應用與顯著成效,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成功范例。
據悉,近年來,金華市堅決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探索“體育 +”特色村(居)建設之路。歷經8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已成功創建“體育 +”特色村(居)74家,累計總投資達28.18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約15億元,建成體育場館60余個,有效帶動鄉村增收約3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824個。相關經驗不僅在全國、全省范圍內廣泛推廣,還成為金華市體育產業助力鄉村發展的一張耀眼名片,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未來,金華市將繼續以“體育 +”為重要抓手,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高度。一方面,持續加大對鄉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讓更多鄉村居民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體育資源。另一方面,鼓勵各地深入挖掘自身特色資源,創新“體育 +”發展模式,培育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體育產業品牌。同時,進一步加強村企合作,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振興,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此外,注重培養鄉村體育人才,提升鄉村體育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鄉村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通過這些舉措,金華市將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體育樣板”,讓鄉村在體育賦能下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向著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穩步邁進。
此次成果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金華市“體育 +”特色村(居)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優質平臺,更促進了各地之間的經驗分享與深度合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注入了強大動力,有力推動了金華市鄉村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步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