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13時,父親秦莊襄王去世,他代立為秦王,39歲時統一天下,稱帝號,第二年就開始他稱帝后的第一次出巡,其實在之前為秦王時,已經出巡過三次了,稱帝后的出巡便有了更正式的稱呼,叫作“巡狩”,主要是祭祀、游歷和視察。
《史記》里提到的,秦始皇在45歲時,是他第七次出巡了,到了秦皇島碣石山,派燕國人盧生出海尋訪上古仙人羨門和高誓,求得長生不老之丹。
在《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里說:“劫始以來,赤松子、王喬、羨門、軒轅、尹子,并受五千文隱注秘訣,勤行大道,上為真人之長者,寔要注之妙矣。”
赤松子是上古雨神;王喬是下洞八仙之首,得道后乘鶴升天;軒轅是黃帝,華夏的第一位古帝;尹子,名叫關尹喜,為周朝大夫,隨老子出函谷關而得道,為玉清上相;只是這羨門高誓頗為神秘,只知是神仙,但無從知曉他的來歷。
這一次出巡,秦始皇似乎對于海上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的求仙尋丹之事非常急迫,剛派出了盧生出海,立馬又派出了韓終、侯生和石生出海尋不死之丹。
正準備返回京城時,盧生從海上回來了。他帶回了一樣“神秘”的圖錄,上寫道“亡秦者胡也”。
值得懷疑的是,秦朝上下大臣們,包括了太史令和那么多天下名士方士,難道無一人指出是人名,全部都指向胡人嗎?秦始皇于是派蒙恬出兵30萬人攻打胡人。
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小時候的啟蒙老師是后來的老奉常胡毋敬 ,后來,趙高是胡亥私下教他書法和法令的老師,只對外說是李斯。其實丞相李斯的幼女許配給了皇子胡亥,李斯的所有兒女都與皇子公主們聯了姻。
從這里可以看出,為什么趙高和李斯后來如此偏向胡亥,在秦始皇駕崩后,逼死長子扶蘇,也要推胡亥上位的原因了。
扶蘇當年就是因為他對秦始皇李斯下令坑殺467位儒生,持反對意見,執意從蒙恬軍中回京,對秦始皇苦苦相勸,被秦始皇一怒之下讓他回到蒙恬軍營,不奉詔不得回京,而這一去,扶蘇便再也沒有機會回去了,直到他自殺于軍中。
秦始皇48歲的時候,離他派盧生等方士們出海尋仙已過去了三年,仍然沒有找到仙藥和仙人,盧生便蠱惑秦始皇,說直今也找不到半點仙丹的原因,大概是因為仙人喜歡清靜,不被打擾,皇帝若日后秘密行事,不被大臣們擾亂清修,神仙或許就來了。
秦始皇果真聽信了盧生的話,下令將咸陽四周二百里內的270座宮觀,全部用天橋甬道連起來,把宮女嬪妃們全部關在里面,自己的行蹤也不許外人知曉。
當秦始皇將自己“孤立隱藏”起來后,盧生和侯生卻開始謀劃退路逃走了。
他們認為秦始皇天性多疑,殘暴、重用獄吏,禁百家之言,恐怕自己找不到仙藥也會慘遭殺害,于是他倆就逃走了。
舉報盧生真實身份的人,是盧生的同門師兄弟徐福,也就是那個帶著三千童男童女出海的方士。
盧生的真實身份被記載在羊皮《魯國公族籍》的族譜里:“頃公之玄孫,定文,游歷天下不知所終,人云更名盧生。”
徐福是接到了師父的一封密件,得知(煙臺)之罘島的山谷里建造了一座隱秘的“魯宮”,主持者正是盧生,這里便是秦滅六國后,六國貴族圖謀復辟的秘密基地,參與人有楚國項梁、韓國張良、魏國張耳陳余、齊國田儋田榮田橫、趙國臧涂、燕國李左車等等。
原來盧生一直在用方士之名,行復辟之事。
秦始皇兩次登之罘山,兩次立碑刻石,是因為東海之濱的之罘島為方士的最初來源地,“方士”原叫“方氏”,之前是漁獵族海藥氏,因漁獵獲得的各種海內奇珍,賣給前來出海尋仙的方士而漸漸發展成“方氏”,之后又做起了丹砂生意,學到了一些煉丹術,演變成一來支強大的“方士”團隊。
秦始皇派出海尋仙的那幾位方士,都出自于之罘島的同門師兄弟。
盧生在“魯宮”對孔子第九代孫孔鮒說,是自己的謀劃失敗而遭致四百多名儒生被坑殺,因為大家一致認為,六國貴族要成事,離不開儒家顯學名士的支持。
這就對盧生當時從海外帶回來的那幅寫著“亡秦者胡也”的圖錄,產生了疑問,究竟是預謀,還是預言?
在秦始皇49歲那年,又出現了一塊隕石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這一次究竟又是天垂象,還是盧生們的再一次預謀?
侯生和盧生是當年一起進的博士學宮,侯生做了盧生的輔學,再加上重金高爵的許諾,兩人漸漸成了莫逆之交。
侯生和盧生逃走后,侯生投奔了楚地項氏,盧生投奔了魏國公子,
侯生在陳郡陽城山谷被秦軍發現,帶回了咸陽 ,秦始皇親自勘審。
此時的侯生已經變成了雙眼半瞎,邋遢又消瘦的人,他說自己去陽城山谷尋找傳言中已經跳海身亡的盧生,他要問清楚,當年為何要誆騙他入局,他要拔下他的皮,奈何終尋未果,盧生就這樣消失了,究竟是死是活,不得而知。
徐福告發了盧生后,徐福代替了盧生,成為替秦始皇出海尋仙煉丹的紅人,但他出海多年,依舊沒有找到仙藥,他又害怕皇帝責罰他,于是他騙秦始皇:“蓬萊上的仙藥,被一條大鮫魚所困,無法取回,故派弓箭手去射殺它”。
秦始皇這一次親自出巡,出海后,只在之罘島射死了一條大魚,就再也沒見到過什么大鮫,又行到平原縣黃河渡口時,秦始皇突然生病了,病情越來越嚴重,七月,病逝于沙丘平臺,九月,葬于驪山。
也就是說,秦始皇在現山東德州生病,然后病重其間又一直向西行到了河北邢臺,從生病到駕崩,這中間走了多少時間呢?
如果說那兩條預言,是盧生和六國貴族事先所鋪墊下的讖言,那為何歷史是按照這樣的劇本在發展呢?
奇怪的是,秦始皇的最后一次出巡,幼子胡亥執意要跟隨一起出行,此時的胡亥21歲了,左丞相李斯也同往,右丞相馮去疾留守宮中。
這一切,究竟是天垂象的安排,還是歷史的巧合?后世之人,將被永遠籠罩在這神秘的歷史煙云之中,探不到究竟,尋不到被歷史塵封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