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
歷經五年時間,一所綜合性大學里的新興學院,北京師范大學未來設計學院在粵港澳大灣區扎根,并逐步打造出獨具特色的跨學科設計教育新范式。日前,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2024年度教學成果展順利開展,展覽展示了學院在跨學科合作、科產教融合、創新設計教育領域的深度探索與成就。
PBL(項目式學習)模式
驅動科產教深度融合的引擎
自成立之初,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便以PBL(項目式學習)模式作為學院的核心教學模式,致力于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創新型設計人才。該模式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邀請全院師生共同參與,以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問題為教學起點,引導學生聚焦自己的專業領域進行跨學科融合,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成長。
在過去五年里,學院成功完成了超過40個“PBL大挑戰”項目,吸引了本院師生,乃至其他跨學科院系師生積極報名參與。學院從最初主動尋求機構和企業的合作機會、合作項目,到今年收到高達180個項目申請,這一轉變不僅彰顯了學院在PBL教學模式上的顯著進步與成就,更體現了社會各界對學院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的充分肯定。
今年,學院從眾多申請中篩選出25個項目面向全院師生發布、認領。這些項目類別豐富、領域廣泛,合作單位包含故宮、吉爾吉斯共和國教育與科學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創、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多元經濟發展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傳統手工藝再設計實驗室等知名企業及大型機構,項目內容跨越設計教育、傳統工藝再創新、未來生產生活方式等多個領域。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師生設計的《故宮色彩系統指導手冊》(手冊內頁節選)
其中,“故宮色彩系統研究項目”、“故宮建筑美育課程”等一系列設計賦能傳統文化項目在今年的學院成果展上引人駐足。高鵬院長表示:“我們一直在積極探索如何通過設計將傳統文化、傳統手工藝融入到現代生活。”
學院老師帶著學生完成了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茶空間設計項目“一葉千年”,項目順利落地并獲得了阿聯酋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首屆國際“寶船獎”金獎;學院與故宮學校合作,師生共同研發了故宮建筑美育課程、故宮建筑少兒讀物、故宮色彩系統等;在這些項目中,學生們根據企業或機構的真實命題,創作出眾多活態傳承傳統文化的現代設計作品、方案、課程,獲得了合作單位的高度贊譽。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2024年度教學成果展展示的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茶空間設計項目“一葉千年”
這些項目不僅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刻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價值,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動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發展與應用。
多學科交叉
孕育創新型設計人才的沃土
近年來,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積極探索設計教育改革,通過構建“設計+”課程體系,突破傳統設計學科邊界,將設計與多元領域深度融合,以多學科交叉的方式培養具有創新思維與跨界能力的人才。
在課程設置上,未來設計學院緊扣時代脈搏,聚焦前沿科技對藝術設計的拓展,將課程與人工智能、數字經濟、未來人居環境等領域緊密相連。依托北師大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優勢,學院深入挖掘設計教育內涵,研發“設計思維”等設計美育系列課程,全方位探索各類教育場景的設計應用,積極推動社會美育與設計研究的深度融合。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與澳門創新環保材料研發品牌“茶甡”合作推出“茶甡產品及新材料研發設計”項目
未來設計學院以PBL (項目式學習)教學模式為橋梁,全方位促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學院圍繞“設計與未來生產、生活方式”、“藝術與科技”和“設計與教育”三大研究方向,跨界融合了經濟學、文學、工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眾多學科門類,與國內外高校、企業及社會團體開展了廣泛的合作共創,取得眾多跨學科合作優秀成果。
學院與澳門創新環保材料研發品牌“茶甡”合作推出“茶甡產品及新材料研發設計項目”,探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多種可能性;與華潤置地合作推出“深圳灣文化廣場D/BAY場館智慧服務系統設計”項目,服務智慧城市更新;學院融合人工智能、可持續設計和智能家居等元素,打造適合兒童探索的智慧教室……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深圳灣文化廣場D/BAY場館智慧服務系統設計”項目
這些跨學科共創成果不僅彰顯了學院在設計教育領域的深厚實力與前瞻視野,更為北師大設計學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能,為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高素質拔尖創新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型實驗室建設
助力設計教育研究的新動能
在智能技術蓬勃興起、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綠色設計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設計的內涵與外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擴展。面對新時代對設計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傳統的設計教育方式與空間顯然已難以滿足需求。在此背景下,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以“未來實驗室Future Lab”和“工坊Fab Lab”為主題打造新型實驗室。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把教學空間、研究空間、辦公空間聯動打通,打造開放、互動、高效的學習與研究環境
“未來實驗室Future Lab”作為學院的核心實驗室群,已建成包括服務設計與社會創新實驗室、未來智慧生活實驗室、未來智慧場景實驗室、藝術與科技實驗室、設計與教育實驗室在內的5個實驗室。“工坊Fab Lab”包含虛擬制片、虛擬影像、3D打印、金工、木工、包裝等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將創意轉化為真實成果的實踐動手場所。
這些新型教學研究空間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與實踐平臺,更以“硬件”驅動“軟件”創新升級,為設計教育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與保障。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虛擬制片”工作室
高鵬院長在談及學院的發展愿景時表示:“自2019年北師大計劃籌建未來設計學院以來,學校就力求將未來設計學院打造為一所全新概念的大灣區設計學院,我們不僅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設計人才,更要推動設計教育的革新與發展。”
為此,學院將教學空間、研究空間、辦公空間聯動打通,打造開放、互動、高效的學習與研究環境。在這里,師生可以隨時交流思想、碰撞火花,隨時進入工作狀態,共同探索設計的無限可能。
深化國際合作
拓寬設計教育全球新視野
在未來設計學院的發展戰略中,國際合作是推動其打造跨學科設計教育新范式的重要力量。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積極吸引并整合境內外優質資源,通過交流交換、訪問考察等多種形式,開展國際化的創新型拔尖人才培養,營造學院多元文化與國際化氛圍,有效提升和拓寬了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學院目前已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米蘭理工大學、美國加州藝術學院、韓國弘益大學、韓國建國大學、南洋藝術學院等高校開展學分互認、互派留學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以及多層次的交流互訪活動。這些合作不僅豐富了學院的國際教育資源,還進一步提升了學院在全球設計教育領域的影響力。
在國際交流的舞臺上,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不僅和歐美高校保持積極的合作,同時還連續兩年組織師生前往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文化交流活動,承擔了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禮品和國家品牌的設計任務,受到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及學術界的高度贊譽。
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2024年度教學成果展展示的吉爾吉斯斯坦國家禮品與國家品牌設計項目
今年,學院攜手南洋藝術學院,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了國際展覽;帶領師生赴阿聯酋參加國際高校環保演講大賽,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國際化學習與實踐機會。同時,學院還定期舉辦國際設計工作坊、研討會、講座及展覽等活動,邀請全球設計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未來設計教育的發展趨勢與挑戰,為學院的國際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高鵬院長表示,通過這些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學院希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設計創新人才,使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設計技能和跨學科知識,還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應對復雜的設計挑戰,推動設計創新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結合,進一步助力中國設計在全球設計領域嶄露頭角。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國際合作,拓寬設計教育的全球視野,為中國設計在全球設計領域的崛起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設計為未來美好生活”,這不僅是北師大未來設計學院的使命愿景,也是學院五年發展歷程的精彩注腳。高鵬院長說:“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設計不僅僅是藝術造型的表達,更是推動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之一。未來設計學院始終秉持通過科技與藝術的融合創新促進社會進步,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設計人才。展望未來,學院將繼續通過跨學科合作與實踐,推動設計教育的持續發展,努力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字|鄭文雅
圖片|北京師范大學未來設計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