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期間,聽到很多同行在吃飯和抽煙的時候閑聊,大家聊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今年難啊,感覺哪吒都要倒了,后面可能還會有新勢力倒閉。”
其他新勢力倒不倒,我不知道。
但哪吒汽車,已經揮刀自刎,又完成了重生。
從十月份到十一月份這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包括張勇在內的哪吒高層,幾乎全員靜默。
即便是熱鬧非凡的廣州車展,哪吒也只是靜靜地矗立在一隅,用30億注資的新聞和廣州車展上免費贈送美式咖啡的行動,低調證明自己真的“沒事”。
這樣的靜默,在外界看來,釋放的信息量其實很大。
有的人認為,這是黃昏降臨時的安靜;也有人認為,這是黎明前的沉默。
要我來看,哪吒屬于后者。
長達一個多月靜默的背后,極有可能蘊藏著一件事:哪吒在進行內部整頓和戰略調整。
從2024年10月份到年底的這一階段,對于哪吒來說非常關鍵。
哪吒的問題出在哪?
可以肯定的是,哪吒作為2022年新勢力的銷冠,在2024年遇到問題了。
今年,哪吒先后被爆出銷量下滑、工廠停擺、降薪裁員、拖欠供應商貨款、新車交付速度放緩的問題。
每一個問題單獨拎出來,都能把一家汽車企業架在火上烤,更何況哪吒所面臨的,還是這么多問題同時出現……
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同時出現,外界普遍出現了唱衰哪吒的聲音,并且認為哪吒以及哪吒背后的合眾汽車快要“倒閉”。
其實我們把這些問題擺到一起之后,就不難發現哪吒所面臨的核心困境,就只有那么一兩個。
在新勢力品牌中,哪吒和零跑其實非常相似。
其一,它們都以平價車打頭陣,并且擁有良好的開端,但容易面臨向上發力后勁不足等問題;其二,它們都非常重視技術自研,對產品的機械素質有更高的追求。
在我看來,哪吒和零跑這樣的造車思維,其實非常考驗體系能力。
世界上最難造的車,并不是四五十萬的高端車,而是售價幾萬塊、十幾萬塊,但是需要體現完善產品力的平價車。
因為在這背后,大家要算一筆經濟賬:幾萬塊、十幾萬塊的好車,對車企的供應鏈成本、人員成本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對于理想、蔚來等高端品牌而言,它們可以大量地投入各種資本,反正車輛的利潤率高,可以把投入費用抹平。
但對于哪吒來說,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成本難以抹平。
相比起有斯特蘭蒂斯15億歐元(約115.7億人民幣)注資的零跑,哪吒很難在員工運營和供應鏈環節繼續大成本、高費用地投入。
也正因為哪吒難以穩住供應鏈和員工的財務問題,導致了資金短缺、工廠停擺,并且進一步導致了交付困難。
而交付困難,作為整個問題鏈的核心,也為合眾汽車上上下下帶來了動蕩。
對于市場來說,哪吒交不出車,會降低消費者的信心,直接導致銷量下滑;對于合眾汽車自身來說,這也會直接影響到銷量和盈利能力。
所以,哪吒現階段最大的問題,還是缺錢!
但是在缺錢的同時,零跑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各方面投入,是否真的成正比這個問題了。
哪吒重生,我命由我不由天
在此前,我們把哪吒與零跑拿出來對比了一下,發現它們在市場運營思維、產品塑造思維等方面,其實很有幾分相似。
但從企業層面出發,兩者的差異卻非常大。
零跑背后的主要股東是創始人朱江明、大華股份以及斯特蘭蒂斯集團,國資占比很少。
而哪吒背后的合眾新能源,股權方除了360這樣的私企外,南寧國資委和宜春國資委則是占據了股權比例的大頭;同時,桐鄉、合肥、嘉興等政府基金也是合眾新能源的股東。
相較于零跑而言,哪吒背后擁有堅實的國資基礎。
說句不好聽的,哪吒哪怕是想倒,估計也倒不了。因為在國資背景下,哪吒汽車一旦倒下,那就是上百億的國有資產流失,絕對不是賈躍亭那種拍拍屁股走人就能結得了的事兒。
所以在哪吒面臨實際問題之后,當地的國資也相當給力。
廣州車展前夕,南寧產投為哪吒帶來了30億元的注資。
30億元可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哪吒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但足以解當下的燃眉之急。
資金到位后,哪吒最急迫的一件事,就是“復工復產”。結算供應鏈欠款、重啟生產線,確保新車能夠盡早交付到用戶手中。
其實相較于那些因資金鏈斷裂落敗而逃的新勢力,哪吒目前的處境還是算非常幸運的。
一方面,有地方國資的扶持;另一方面,哪吒目前還有大量的訂單。
詳細的數據我們不用多說,大家可以打開哪吒在B站的評論區、張勇在抖音的評論區,下面的留言全都是“催車”的。
在高度市場化的汽車商業環境中,只要有訂單,就還有希望。
特別是在海外市場,哪吒目前已經做到了泰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榜第二的位置,并且海外訂單數額還在增加。
在此前,像威馬這樣的廠商倒閉,無外乎是產品的市場競爭實力不足,導致了企業發展困頓。而哪吒一靠性價比,二靠機械素質的優勢,所擁有的潛在市場規模不可小覷。
所以無論如何,有國資扶持,手握大量市場訂單的哪吒,不會倒下。
退一萬步來說,在現階段,哪吒擁有的造車資質,絕對算是行業內的寶貴稀缺資源。
你說,哪吒會急流勇退嗎?
想要三頭六臂,得先斷臂自刎
有很多人把哪吒此次所面臨的困境,比作是“哪吒自刎”。
的確,此時此刻的哪吒,已經置之死地而后生,頗有幾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味道。
一方面,哪吒在積極地求生;另一方面,市場的機遇仍在。
在文章最前面,我們就已經提到,從十月份到年底的這個時間段,對哪吒來說非常重要。
而哪吒要想在市場上繼續立足,其實需要做的變革還有很多。
首先,是整個企業的體制之變。
來自奇瑞的方運舟和張勇,在掌舵哪吒的時候,也參考了很多過往的經驗。例如推出具有高性價比的車型、把產品線拉得非常寬廣……
但總歸來說,哪吒是新勢力,而奇瑞是一家供應鏈體系非常健全的大型車企。
換句話可能更簡單易懂:奇瑞的基礎在那里,耗得起;而哪吒的產業底子薄,耗不起。
此次南寧產投給哪吒注資后,雖然能緩解一時之困,但難緩一世之渴。
哪吒是時候精簡自己的產品基盤、調整自己的經營效率了。
目前,哪吒旗下在售的車型有6款,涵蓋A0級小車、中大型獵裝車甚至是跑車。盤子越大,對于哪吒而言的負擔也就越大。
不同的車型、不同的平臺架構、不同的技術,這些都已經成為了哪吒的累贅。
說一句不好聽的,哪吒在造車這件事兒上,就是“太軸了”,非要給每一款車型打上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標簽。最后,會加大自己的內耗。
作為新勢力,哪吒有打造產品時的狠勁兒,是好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過猶不及。
此時,如果哪吒能通過精簡產品線、做好家族化產品特征,其實是更實惠的方式。
不管是理想還是零跑亦或是大眾,這些廠商都有一個思維,那就是平臺化打造、家族化設計。這樣一來,可以節省大量的研發成本、采購成本和質量成本,對于整個品牌的發展,絕對是好事。
時至今日,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哪吒內部肯定在進行一場整頓和變革。
而哪吒的管理高層們,是否會按照上述的思路進行變革,我們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哪吒的韌勁不會消退,縱使未來還會面臨此般危機,但它也有了更豐富的經驗去應對、去為將來的判斷提供參考。
因此,這一次的危機,對于哪吒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壞事。
去鬼門關走過一遭的哪吒,才能真正長出“三頭六臂”。
結語:
2024年,造車新勢力的行列里,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高合淪陷、小米崛起、哪吒求生……這一系列的故事,生動展現出了造車行業的精彩與殘酷。
2024年年底的哪吒,在經歷了時代與行業的風浪后,必然會獲得重生。但在未來,哪吒勢必也將面臨風風雨雨。此次,這個品牌展現出的韌性,無疑會給人帶來更大的信心。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觀察者,筆者只希望哪吒能在此間翻山而過之后,不論明月清風還是磨難困苦,都能初心不改、一往無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