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盤材質的豐富性,國內腕表在運用上不輸給國外品牌。而且一些作品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技法,創(chuàng)造了很精彩的表盤。
表盤是腕表的臉面,但整體設計更加重要。在表殼,指針搭配上,機芯的選擇上,品牌比個人創(chuàng)作者更有優(yōu)勢,做出的產品也更加協(xié)調。相比機芯美化或者復雜功能,在難度上,表盤的制作相對容易,也是一些小品牌打開市場的首選。
圖片來自網絡
兩個月前,看到了Dennison A.L.D. Stone Dials 系列腕表。歷史上,這家同名的表殼制造商,總部位于英國伯明翰,成立于1874年。后來成為許多瑞士手表品牌的表殼制造商;包括但不限于勞力士、歐米茄、積家、浪琴等。公司在1967年關閉。如今,Dennison Watch Company帶著極簡主義手表回歸。
據品牌介紹:Stone Dial腕表是對經典Dennison 枕形(cushion)表殼的再現。靈感來自20世紀60年代,由Emmanuel Gueit設計。表殼只有6毫米厚,以及完美的33.65x37毫米尺寸。
腕表有PVD金或不銹鋼兩種表殼選擇,有天然孔雀石、虎眼石、青金石和砂金石表盤,人造藍寶石水晶表鏡。配有可更換的棕色、黑色、藍色20毫米皮革表帶和與表殼設計相匹配的精美針扣。
這些材質的表盤,國內早已批量供應,相關的腕表也常見。敢于運用在獨特表殼上的,就很少見到了。如題目所言,玩表盤,不只是表盤。關注中古表的朋友,經常可以看到伯爵,華生等品牌的中古表、古董表采用同樣材質的表盤。小而輕薄的身材,鍍金或者實金表殼,頗有味道。
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圓形表殼,40毫米的尺寸,ETA-2892機芯, 大三針,開日歷窗口,就完全沒了韻味,淡化了表盤效果。琺瑯表也如是。
選用石質或者琺瑯表盤,指針的搭配至關重要,越簡潔越好。我個人推崇兩針,指示清晰,簡單明了又不喧賓奪主搶表盤的風采,宗旨就是:走起來別添亂。
A.L.D. 系列腕表的指針設計可以說是完美。與表殼同色的經典指針,非常協(xié)調,醒目且有質感。選擇在4點位的品牌標識也不覺得突兀。試想如果放在12點位,就會顯得整個表盤頭重腳輕,如果放在六點位,效果也不如現在的位置。簡單中,體現了設計功力。
腕表的機芯是瑞士Ronda Quartz 1032-1,鉆數7,電池壽命60個月。一款簡單、久經考驗的石英機芯。我贊同國外媒體對此的評價: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沒有秒針,使手表保持輕薄,簡單。還提供了一個親民的價格。對于一款優(yōu)雅、清爽的腕表來說,這是它的價值。
在欣賞小品牌腕表的同時,講了講自己對特殊表盤腕表的一點看法。歡迎表友們在交流區(qū)談談自己的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