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11/22
前陣自,喬任梁之死再掀輿論風波。
起因是一些網友認為喬任梁的離世并非表面那么簡單,而是有人“蓄意謀害”。
一時之間,網絡上有關“陰謀論”的討論甚囂塵上,有說是跟王思聰有關系,也有人說和邪教組織有關,就連喬任梁的生前好友朱楨也成被輿論攻擊的對象。
不堪其擾的朱楨,選擇報警處理。
迫于無奈,喬任梁的父母也親自出面,發視頻回應,確認了兒子死于抑郁癥的事實。
一場鬧劇再次將眾人目光,拉回到8年前,那個大男孩因抑郁癥隕落的那天。
喬任梁,抑郁癥?
許多人不相信喬任梁會因抑郁癥離開,是因為喬任梁生前大多數時間,都表現得開朗樂觀,與常人無二。
但仔細觀察,喬任梁的抑郁癥狀,早就有跡可循。
喬任梁的父母在接受采訪時曾提到,兒子身上時常有傷,當時他們并沒意識到,這可能是抑郁癥導致的自殘行為。
據喬爸喬媽描述:“好幾次,他把自己關在房間,拉上窗簾,黑乎乎的,一個人坐在里面。”
自殺前一年,喬任梁曾在社交平臺發布一則動態,言語間充滿控訴和痛苦,隨后秒刪。
從那個時候起,有關他精神狀況的爭論就已經出現了。
可惜一直以來,外界對“抑郁癥”知之甚少。
每當網上出現抑郁癥的相關話題,總會有類似這樣的評論:
“抑郁癥而已,至于嗎?”
“人不能吃太飽,容易沒事找事。”
“去扛幾袋大米上樓,看你還抑郁不抑郁。”
“你就是想太多”
看到有人因為抑郁癥輕生,還總愛說那句“有勇氣去死,怎么沒有勇氣活下來?”
但,抑郁癥真的是那么簡單嗎?
在這里,我采訪了老友Jakey,他罹患抑郁癥超10年。
他告訴我,抑郁癥絕不是簡單的”情緒低落”。
以下是他的口述:
最嚴重的日子,幾乎每天都在嚴重的精神內耗。
胸口總是仿佛堵著一塊大石頭,無法呼吸。
并且從這塊石頭處蔓延出許多觸手,這些觸手讓人渾身疼痛,伴隨整夜整夜地失眠。
好似掉入一個虛無的漩渦,越掙扎,就沉陷得越嚴重。
不是不想把自己拔出來,但越是想要“克服”,就得到越多的痛苦。
整個人的交際能力幾乎全被破壞,在馬路上害怕遇到人,即使是最熟悉的朋友也會覺得不知所措。
每天都得等食堂沒有人了,才敢去吃飯,并且食欲大減。
體重暴瘦了20多斤,伴有嚴重的胃酸反流,導致聲音嘶啞。
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只想和床動能守恒。
那段日子對他來說,可以用“生不如死”四個字來形容。
如果有人跟他說:“多大點兒事兒,不就是有點小情緒嘛。”
他可能會當場崩潰,事實是,抑郁癥這種東西,沒得過很難感同身受。
對于那些說“有勇氣去死,為什么沒有勇氣活下去”的人,他的回應是,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在急發期,其實“活下去”比“離開”要艱難百倍。
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
在抑郁癥里,有一種“陽光型抑郁癥”。
患者看起來跟普通人一般無二,甚至比普通人更加樂觀,更加開朗,更加外向。
可在你看不到的內在,他很可能已經千瘡百孔。
網友May分享他的親身經歷:
他的好朋友阿伍,平日里陽光開朗,跟朋友們有說有笑,看他的狀態,沒人會把他跟抑郁癥扯上關系。
但有一天,阿伍突然就以一種非常決絕的方式離開了,在他離開的前一天晚上,兩人還徹夜聊動漫,非常開心。
后來May才知道,阿伍多年來其實一直在被抑郁癥所困擾。
平日里那些陽光快樂的模樣,只不過是他的保護色。
這樣的患者,在抑郁癥里面太常見了,喬任梁也是如此。
最著名的林肯公園樂隊的前主唱Chester Bennington,在自殺前他還在陪伴家人錄影,看不出有任何異樣。
所以,抑郁癥并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更不能只看表面的開朗與否。
它是一種疾病,除了給人心理上帶來創傷,也會很大程度影響人的生理。
抑郁癥帶來的軀體化癥狀,包括但不限于入睡困難、失眠、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疲乏無力、精神萎靡、瀕死體驗、注意力無法集中……
抑郁癥從來不是簡單的情緒問題,而是像感冒一樣,是一種切實的疾病。
抑郁癥,不止一人
如今,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壓力日益增大,抑郁癥變得越來越普遍。
據《2023年度中國精神心理健康》藍皮書顯示,我國患抑郁癥人數達9500萬人。簡單換算下來,每12個人里,便有1個人飽受抑郁癥的摧殘。
2003年4月1日下午,不堪抑郁癥折磨的張國榮,從酒店樓頂一躍而下,倉促結束了47歲的傳奇人生。
墜樓前,張國榮寫下這么一段話:
“多謝各位朋友,這一年來好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這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墜樓前一年,張國榮因抑郁癥,遭受著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折磨。
胃液反流,整夜失眠,身體狀況受到嚴重影響。長期重壓之下,不堪重負的他轟然“倒下”。
20年后的7月5日,一代歌壇天后李玟,也因抑郁癥離世。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舞臺上光芒四射,臉上永遠掛著笑容的李玟,竟也長期飽受抑郁癥的折磨。
曾是英國首相的溫斯頓·丘吉爾,被贊譽集勇氣和魄力集于一身,同樣未能沒逃過抑郁癥的控制。
在戰局最復雜的1944年,丘吉爾曾在私信中坦言:“我還不想告別這個世界,但那種一躍而下的念頭,總在我腦子里揮之不去”。
幸運的是,丘吉爾活到90歲高齡。
憑借對自身心理狀態的有力掌控,丘吉爾用頑強的意志,成功壓制了那只“黑狗”,將抑郁癥“反將一軍”。
得了抑郁癥,該怎么辦?
如果你的身邊有抑郁癥患者,恰當的做法不是勸其“別亂想”“振作點”,也不用安慰他說,世界上還有比他更慘的人,這只會增加對方的內疚和無望。
少些質疑與批判,嘗試多些尊重和理解。試著多去傾聽,安靜地陪伴身側。
如果可以,鼓勵并陪同他們去進行專業的診療。
對于身患抑郁癥的朋友,在咨詢過相關專業人士后,我總結了幾點建議,希望對你有用:
1、要意識到抑郁癥是一種疾病。
生病不是你的錯,不是你不夠好,也不是你“意志力”不足。
你只是生病了,不要陷入自我指責,也不要試圖憑借“堅強的意志”來克服它,很多時候是徒勞的。
越是抗拒,越有可能變得嚴重,抑郁癥跟“意志”“堅強”“脆弱”無關,它就是一種疾病。
像感冒發燒一樣,不以意志為轉移,以平和的心態去接納這個事實。
2、不要排斥看醫生,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在醫生和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
很多人對抑郁癥避之不及,即便覺察到自己不對勁也不敢就醫。
怕遭受異樣的目光,也怕吃藥會產生副作用,但及時尋求專業幫助,才是邁向康復的重要一步。
當意識到自己有可能罹患抑郁癥時,最好的方式是及時到醫院去做測評量表,聽聽醫生的診斷。
如果有藥物副作用相關的擔憂,可以跟醫生傾訴。
通常情況下,隨著癥狀改善,藥量也會減少,副作用也會慢慢消失。
同時,可以到專業機構去找尋心理咨詢師,與醫生配合治療。
一邊治愈身體,一邊修正自己的一些理念。
內外結合,會幫助你更高效地治愈。
3、保持充足的休息,補充足夠的營養,遠離那些會讓你不舒服的人和事。
有不少治療師已經指出,抑郁、焦慮癥的本質,實則是一種神經疲勞。
睡眠不足、休息不夠可能會加重抑郁癥的癥狀,充足的休息能讓身體和心靈都能處于放松的狀態。
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保持適量的鍛煉,也是提高身體素質和贏回生活主權的關鍵。
同時,如果有些人持續不斷給你帶來負能量,有些事源源不斷給你施加壓力,那么請盡快遠離。
不要花時間和精力去“適應”,當你覺得“不舒服”時,越適應只會讓情況變得越糟糕。
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情緒“烏托邦”,在那里療愈自我。
最后,抑郁焦慮這些病脫胎于精神內耗,是現代人很普遍的困局。
生活不易,但也沒有我們想的那么難。
你有你的光亮,就算微弱,也可以照亮自己。
和愛人游樂,與朋友相擁,跟自己和解,這就是人生。
放輕松,活著的終極意義就是活著本身,也僅僅是活著本身。
你只要快樂,就已經是人生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