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不易。如果您對本人的作品感興趣,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按鈕,您的鼓勵和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在三國時期,襄樊之戰雖然不是一場大規模會戰,但足以稱得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相比之下,之后的夷陵之戰盡管規模更大,也只能算是這場戰役的后續了。在這場戰爭中,不少人都認為傅士仁和糜芳的叛變是關羽敗亡的重要原因,然而,另外一個叛變人物潘濬卻鮮有人提及,而他的叛變對劉備集團造成的損失可比傅士仁和糜芳要多得多。
荊州最后一道防線的崩潰
公元219年,孫權來到了剛占領不久的荊州。對于他而言,此時的荊州依然不能說是完全被控制了,因此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還是相當危險的,但他還是不惜親自來到這里。
他來這里的原因主要想見一個人,而此人正是他解決荊州問題的關鍵。
“會稽太守孫權前來拜見潘從事,請問從事現在在家嗎?”孫權叩開了一扇宅子的大門,向開門的仆人拱手道。
“從事現在身體有恙,正臥病在床,恐怕不方便見人。孫將軍還是請回吧。”仆人回答說。
“麻煩進去通告一下潘從事,孫某也不想打擾從事養病,但無奈現在事態緊急,必須要見一面,還望從事諒解。”
仆人沒辦法,只好進去通知了這個叫做潘濬的荊州治中從事。沒過多久,仆人又出來了。
“潘從事現在病體未愈,實在連床都下不了。將軍如果必須要見的話,恐怕得親自進屋了。”
“這不要緊,我進去便是。”孫權說著就跟仆人進了里屋。
病床上的潘濬看到孫權親自進屋,趕緊盡力擠出一個歡迎的笑容,但很快這笑容又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悲愴的表情。沒過一會兒,潘濬的眼淚便掉了下來。
“請將軍恕臣之罪,臣現在大病未愈,實在是無法向將軍行禮了。”
孫權看他痛哭流涕的樣子,就拿起一旁的手巾,親自為他把臉頰擦干:“潘從事之病,想必是相當嚴重了。不過孤在過去也了解過一些醫術,想看看能不能為從事開個方子。”
孫權說著,便伸手去給潘濬把脈。潘濬遲疑了一下,立即懂了孫權的意思,便將手伸了過去。
孫權裝模作樣地搭了兩下,便胸有成竹地說:“潘從事之病,孤已大致了解了。想必這定是一塊心病吧。如今荊州易主,舊主又尚在,從事熟讀《論語》《春秋》,深明大義,恐怕難以做出背主求榮之事。但現在形勢在這里,不降孤又怕孤怪罪,因此才生了這個病。”
孫權這話,可謂是字字說在了潘濬的心坎上。潘濬的眼淚逐漸收住了,但愁容卻一點也不減:“將軍既知潘某的病根,可否幫忙把這方子給開出來?若能根治,臣自然不惜萬死以報。”
“要治心病,還需心藥醫。”孫權笑笑,接著說道,“春秋時候,彭仲爽原為申國人,,卻在與楚國的戰爭中被俘。到了楚國后他又盡心盡力,幫楚國滅掉了申國和息國,從此封爵賞地,世代為楚國大夫,如今依然名聲不減。憑從事之才,從劉表到劉備都能得到重用,還怕在孤這里沒法一展拳腳嗎?”
在孫權的循循善誘下,潘濬逐漸面露喜色,但還是有些憂慮地說:“臣也聽說過不少成大事的俘虜,但如今關將軍尚在,而且對吳態度向來強硬。臣實在不愿做出背主偷生之事啊。”
孫權一聽,不由得大笑起來,他知道距離成功只差臨門一腳了:“從事豈不聞豫讓之事乎?以眾人的待遇待他的,他以眾人報之;以國士的待遇待他的,他以國士報之。從事在想著為關將軍盡忠時,不知道關將軍對從事是怎么看的呢?關將軍對荊州名士的態度孤是早有耳聞,從事覺得關將軍對您的待遇值得以什么樣的方式報答呢?”
潘濬終于收住了所有的愁容,容光煥發地走下床來,對著孫權拜了幾拜:“若非孫將軍所言,臣的病怕是好不了了。但背叛舊主,終是不能為人所容,臣聽說將軍那邊的虞都尉就非常鄙視這樣的人,將軍又怎么能屈尊重用臣呢?”
“這點您盡可以放心,您也是形勢所迫,比您更典型的人多著呢!”孫權這么一說,潘濬立馬知道他說的是誰了。
“那臣更應該盡心盡力以報將軍之恩了。”潘濬說著就湊到孫權耳邊,低聲說道,“為報將軍之恩,臣首先得告訴將軍……”
幾天之后,荊州所有剩余的屬于劉備的軍事據點基本上全被孫權攻陷。沒過多久,勢窮力孤的關羽也被孫權所擒,最終被斬殺。
而潘濬作為給孫權提供那些重要軍事情報的功臣,很快就得到了重用。這位兩易其主的“三姓家奴”,最終也在孫權手下走上了他仕途的巔峰。
“完美”的叛臣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作為忠義精神的化身,幾乎成了明清時期主流價值觀的精神圖騰,他的死亡也讓不少讀者扼腕嘆息。或許是想要安慰讀者,作者給了絕大多數直接參與謀害關羽的人物極其悲慘的下場,除了孫權和陸遜幾乎沒人逃過作者的“毒手”。然而,潘濬這樣一個對孫權的軍事行動起到重要作用的主要負責人卻成了漏網之魚。
傅士仁和糜芳二人,只是獻了兩座城池,盡管非常重要卻也不至于完全削弱關羽的勢力。而潘濬作為治中從事可以說得上是荊州最大的文官,他幾乎出賣了荊襄的所有軍事機密,這種行為徹底斷了關羽的生路,然而他的形象則被各路史學家大加贊譽,演義也幾乎完全無視了他的責任,在封建時代這是相當一反常態的。
他能夠得到這樣的“寬大處理”,恐怕與他“功大于過”脫不了干系。畢竟,他除了變了兩次節外,整個人生無論在哪個時代都可以稱得上是無可挑剔。
潘濬為官清正廉潔,賞罰分明。對于權勢地位比他高的他也一點也不害怕,從來都是該怎樣就怎樣,有害于國家的都一律嚴厲打擊,即使在能力范圍外也會去盡力處理。
還在劉表手下的時候,他就戰斗在了反貪一線。到了關羽手下后,盡管他受到了不少的排擠打壓,還是盡力把荊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他治下的荊州連發達繁榮的北方曹操勢力范圍內的不少民眾都感到羨慕,在一些生活條件艱苦的地方甚至成了當地老百姓心目中的理想標桿,引發了曹魏勢力內部的不少騷亂,客觀上為關羽北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投靠孫權后,他的自身能力被開發到了極致。在軍事上,他大破五溪蠻族,使得境內的治安狀況明顯好轉。政治上也不畏權奸,在他的努力下,孫吳朝堂上橫行一時的小人呂壹逐漸失勢,最終被處決。后來他在蜀漢的表兄蔣琬升任成了大將軍,盡管這時投蜀對他有很大的好處,但他最終還是守住了底線,沒有再變一次節。
這樣一個“完人”,連在東吳向來以狂直著稱的虞翻都找不出他的毛病,后世對他的記載更是差不到哪里去。他的兩次變節或許都帶了點私心,但總體也算是形勢所迫,因此連向來以劉備為正統的《三國演義》都放過了他,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肯定了吧。
結語
無論是亂世還是治世,絕大多數作為個體的人很多時候都是身不由己的。與其對自己做的決定患得患失,不如在任何時候都在不觸碰底線的情況下做到最好,這樣才能像潘濬一樣,在如此復雜多變的環境下依然能完美地保住自己生命和聲譽,成為一代歷史名臣。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創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