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七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暨第二屆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鐵路行業和軌道交通領域的權威科技獎項,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旨在表彰獎勵鐵路科技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促進科技創新和優秀人才成長。
據了解,本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最高獎3名、創新團隊獎10個、成就獎41名、青年獎90名。其中,蘭州交通大學科研人員在461名候選人,64個候選團隊(約960)中脫穎而出,由藺鵬臻教授奪得詹天佑成就獎,李帥兵、雍玖兩位教師榮獲詹天佑青年獎,充分彰顯了該校在行業內的深厚的學術影響力以及一流的師資建設水平。
事實上,這并不是蘭州交通大學首次在此類獎項中斬獲佳績,截至到目前,該校教師團隊中不僅有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茅以升鐵道科學技術獎等軌道交通行業內頂尖獎項獲得者,也包括了雙聘院士、國家杰青、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等省部級以上高層次人才,更有7人入選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
也就是說,無論是軌道交通行業內還是全國甚至全球科研領域內,蘭州交通大學的人才團隊建設始終“遙遙領先”,表現十分亮眼,而這也為該校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蘭州交大教師團隊所獲得的各類頂尖頭銜中,其評判標準大多與科研成果息息相關,而科研成果的產出,自然也離不開蘭州交通大學為其所提供的一流科研科研環境和科研平臺。
具體來說,蘭州交通大學現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及1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研究院,省部級及以上科研平臺數達到72個。且該校科研平臺中,幾乎都是服務于鐵道交通領域。
近年來,國家與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快速推進,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更是將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確定為重點發展的十個領域之一。而蘭州交通大學依托于該校廣闊的科研平臺、一流的師資建設,為該校學生打造了一條通往軌道交通領域“高精尖缺”人才的通暢發展道路,大家難道還不心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