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位自稱是明亞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亞保險經紀”)的員工在社交平臺上實名舉報該公司涉嫌違法違規,組織代理人銷售以香港保險為主的境外保險產品,引發廣泛關注。當前,官方已受理本次舉報事件,預計60天后給到最終調查結果。
知微金譽結合相關數據,就該事件從傳播分析、各方回應、輿論觀點等方面進行分析,并給出聲譽管理啟示。完整版報告可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
01
被舉報的香港保單
01
前員工的實名舉報
該事件傳播周期較長,前期主要在社交平臺傳播,熱度相對較低。后期,監管受理舉報信息,引發輿論熱議。
10月29日,舉報人在社交平臺發布實名舉報視頻,討論度較低。
10月31日,媒體介入追蹤調查,出現傳播波動。
11月12日,澎湃新聞從監管部門確認,北京金融監管局已受理劉某的舉報信息,目前在核查過程中。媒體轉載傳播,出現輿情傳播最高峰。
11月16日,輿情傳播逐漸消退。
02
各方回應
事發后,明亞保險經紀強硬否認,表示將追究惡意發布、傳播者法律責任。但舉報人也在社交平臺回應,表示明亞保險經紀發聲內容存在誹謗。
(更多分析內容, 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 報告。)
02
輿論爭議點是什么?
01
輿論關注
>>>媒體/網友
媒體層面,報道較為客觀,列舉舉報內容及各方回應。本次事件中,網民的參與度相對較低,他們側重于吐槽保險亂象與請求監管嚴懲。
>>>專家觀點
香港保險收益高受消費者青睞
由于香港保險機構管理的資金可投資范圍為全球市場,疊加此前受美元加息等影響,收益表現往往會好于內地保險產品,從而受到消費者青睞。
嚴格禁止銷售境外保險有難度
由于監管人手不足,管理上只能要求機構自查,此外就是大多依賴于舉報,如果沒有自身相關方或者消費者舉報,監管可能無法知曉違規行為。當前監管環境可能處于“民不舉則官不究”的窘境。
內地消費者購買香港保單面臨潛在風險與挑戰
鑒于香港與內地法律體系的不同,香港的訴訟程序復雜且法律費用可能高昂,導致維權成本增加、時間周期延長,對內地客戶而言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02
輿情分析
>>>疑似內部矛盾引發互掐,增加話題趣味性
公司回應與舉報內容截然相反:公司多次對舉報內容進行否認,稱員工因涉嫌理賠黑產被開除進而報復公司,官網發布聲明對于惡意發布、傳播不實言論的自媒體和責任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但舉報人在媒體采訪中對上述內容再次否認,疑似內部矛盾導致二者互掐,引發更多關注。
>>>涉嫌違法違規,監管嚴打一切非法銷售行為
監管明確,中國境內保險機構和代理人目前不得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舉報人列舉的工作群聊天記錄、明亞保險經紀在社交平臺的宣傳截圖、明亞保險經紀業務員帶客戶去香港投保的短視頻,及經媒體的查證,上海運輝于2023年注銷,與易盛達為同一控制人、法人;香港星安財富公司則為明亞經紀的股東之一,持股0.2%,均指向明亞保險經紀涉嫌銷售香港保險。
(更多分析內容, 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 報告。)
團隊簡介
知微數據垂直于金融行業的子品牌,團隊核心成員擁有10多年聲譽風險管理研究經驗,為金融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聲譽風險全流程管理服務,涵蓋輿情監測、決策分析、管理咨詢、危機應對、課題研究、制度體系建設、培訓演練、基層賦能等。
如需完整版報告或其他行業報告,請掃碼添加“ 知小微 ”,也歡迎加入營銷、公關專屬社群進行交流。
封面圖源:明亞保險經紀官網
知微輿論場
知微事見
知微危機案例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