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少工委、江蘇省少年兒童研究會公布了“2023-2024年度江蘇省優(yōu)秀少年科學院”評比結果,無錫市梅村實驗小學“致學道”少年科學院上榜。這是繼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xù)三屆榮獲江蘇省優(yōu)秀少年科學院之后,該校“致學道”少年科學院再次獲評江蘇省優(yōu)秀少年科學院,實現(xiàn)少年科學院省級評比“四連優(yōu)”。
梅村實小“致學道”少年科學院成立于2018年,在科技輔導員的指導下,以少科院為平臺,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培養(yǎng)少年學生的科學精神。
在“為一個兒童設計課程”理念的引領下,該校通過系統(tǒng)培訓、互動實踐、校企合作等途徑全面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立足兒童的個性發(fā)展,設計多樣化、連續(xù)性的課程實踐活動,從科普教育到工程教育,實現(xiàn)由“科普”到“愛好”再到“術業(yè)有專攻”的科技人才培養(yǎng)模式。
學校結合科學、信息科技、美術等學科對科學教育的探索要求,開展工程實踐興趣小組、工程教育進社團和課后服務等活動。科普陣地是學校開展科技教育的一大科普資源,學校擁有4個校內科學教育成果展示室,定期組織專題科學教育成果展示。
學校成立了“小梅花”工學院,以此作為拓展工程教育的實施陣地,工學院也橫向聯(lián)結家庭資源、社企場館和校際同盟,積累了支持小學生工程教育啟蒙課程實施的廣泛資源。從2023年2月開始,學校與企業(yè)和高校合作開展工程類的科技教育實踐,讓學生體驗工程師的工作,定期與康明斯發(fā)電機技術(中國)有限公司、無錫市村田電子有限公司、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企業(yè)、高校對接合作,開展科技教育活動。
在每年“校園科技節(jié)”中,該校開展“科技館之旅”“科學家故事”“科技創(chuàng)意制作”“科學幻想畫展”“科技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同時,學校開發(fā)科技校本課程《彈跳玩具》、《我為植物掛名牌》、《汽車超速了嗎》,助力學生認識科學、了解科學、愛上科學。
低年級學生走進學校科技館,在無源之水、瘋狂龍卷風、聽話小球、傾斜小屋等項目的帶領下,開啟他們的神奇探索之旅,沉浸式體驗科學的樂趣。中年級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孔明鎖、風力小車、牛頓擺、望遠鏡、飛機模型的制作。
高年級學生積極參與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機器人、科普劇、科技模型等科技競賽活動,多次獲得優(yōu)異成績,在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中多次榮獲團體特等獎和個人特等獎。
近年來,學校共開展或承辦4次區(qū)級科學活動,在區(qū)級及以上平臺共有25節(jié)公開課展示或交流,斬獲4項學科團隊榮譽,教師獲得個人榮譽13項,4人次在各級課堂教學評比中獲獎,共輔導有100多人次的學生在各級各類科技個人比賽中獲獎。
科學教育組組長惠鋒明老師不僅是校內的教學骨干,還兼任新吳區(qū)小學科學學科帶頭人和無錫市小學科學專委會理事,他所執(zhí)教的科學課和STEM課程屢次在全國、省、市級比賽中斬獲一等獎,2024年他榮獲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個人稱號,這在無錫市中小學科學教育教師中是唯一的。
除少年科學院省級“四連優(yōu)”殊榮外,梅村實小近年來在科技教育方面還獲評為新吳區(qū)科學學科基地校、新吳區(qū)首批名學科、無錫市優(yōu)秀學科組(科學)、無錫市中小學工程教育重點建設學校、無錫市科技創(chuàng)新教育示范學校、江蘇省STEM樣本學校、江蘇省科技教育先進學校。
(李志華 李亭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