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當了美國總統(tǒng)你做什么事會顯得比較引人注目?
答:做個正常人。
特朗普再次歸位,贏得了大選勝利。
要放四年前,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可能并不會太關注美國大選這件事,因為無論是誰上臺,都不影響我打開steam痛痛快快地開一局。
但最近四年來,歐美游戲界端上來的多元化“私貨”,也確實讓大家叫苦不迭。如今打開一款新游戲,大概率是“波剛”跳臉外加一整套“賽博規(guī)訓”,稍不注意就會成為這次大規(guī)模服從性測試的犧牲品。
所以抱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心態(tài),大多數玩家表示應該還是會用腳給特朗普投一票。
就在11月8日,特朗普宣布,他將請求國會通過一項法案,規(guī)定美國政府只承認兩種性別,即男性和女性,并且性別在出生時就確定。
同時,川普的二把手馬斯克前幾天也在X上建了個號,專門公開美國政府各種奇奇怪怪的撥款費用,還要設立一個“最蠢支出排行榜”,而其中和中國相關的幾個撥款幾乎都是與LGBT相關,可謂真正把這些東西搬上了臺面。
歐美廠商,病入膏肓
在當今全球化的浪潮下,多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然后發(fā)酵、交融,已然是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前段時間,《明末:淵虛之羽》曝出了新的PV,但其中鎖定女主角的設定卻引起了大批節(jié)奏,老實說,筆者作為單機忠實愛好者,并不覺得“鎖性別”有什么值得討論的地方,可游戲就偏偏炎上了,讓人有點匪夷所思。
這也不難讓人聯(lián)想到二游的各種男女矛盾、微博治游,甚至其它文娛產業(yè)也有,例如《全職高手》因點贊黑神話被迫道歉,京東雙十一楊笠代言讓消費者炸毛……很多時候業(yè)內的人也感嘆“人在家中坐,節(jié)奏天上來”,難不成,真有“黑暗勢力”在背后搗鼓?
國內的這些現(xiàn)象不宜往陰謀論的方向解讀,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各行各業(yè)都已經過了那個圈地自萌的時代了,放以前,大家真沒這么敏感,也沒太多人關注這些問題。就像日本的各種bl向galgame,或者二次元番劇中的百合、南娘文化,給人的印象也比較溫和。在增量市場中,這些文化往往能夠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但隨著海量文娛作品的涌現(xiàn),到了存量市場情況就不一樣了,一種文化市場的擴大必然會壓縮其它文化市場的空間,也就免不了玩家間對“話語權”的爭奪。
實際上,歐美市場更為成熟,再加上心懷鬼胎的資本下場,廠商和玩家的狀態(tài)更為割裂,就不是廠商道歉這么簡單了。
比如之前《龍騰世紀》系列的知名制作人Gaider,面對玩家對新作的嘲諷,大罵玩家是“成人內容看多的loser”,并將他們的審美定義為過時。
《山羊蹄之魂》女主角石景因自身的“流性別”和“公開支持LGBT和BLM運動”而引起玩家爭議。對此,前索尼負責人Shawn Layden則回應“不喜歡別買,你行你上”。
更不用提《刺客信條:影》諸多“藝術性”宣發(fā)引起的節(jié)奏,育碧CEO親自下場痛斥玩家行為,誰曾想最后卻如同捅了馬蜂窩一般招人謾罵。
這些游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將DEI(即多元(Diversity)、平等(Equity)、包容(Inclusion))作為“身份政治”的推手,出于“教化”大眾目的,去挑戰(zhàn)人們的審美以及認知底線,而非為游戲性服務。打個比方,其實有點像郭德綱相聲里形容的那樣。大家來看相聲,就是圖一樂,老想著教育大家,就沒人愛看了,誰聽完相聲扭頭出門就去見義勇為。
作為資本主義背景下的廠商,費力去做DEI無非出于兩種原因,要么是真能搞錢,要么不得不這么做。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錢不一定從玩家手上來。先鋒領航、貝萊德、道富這樣的皮包資本佬可以利用美國養(yǎng)老儲蓄金來空手套白狼,而廠商想要獲得這些資本投資,加入一些LGBT議題也無可厚非。
至于臭名昭著的Sweet baby咨詢公司,則在廠商和資本間起聯(lián)絡作用,雖然總部位于加拿大,但背后的資本也是貝萊德集團,如果集團投資的廠商不交保護費,小則中斷資金鏈,大則直接或間接降低廠商ESG評級,進而影響盈利。
另一個則是被逼無奈,拜登政府期間,美國就提倡企業(yè)與DEI深度綁定,一個側面的例子是,他們出臺了《芯片與科學法案》,要求半導體行業(yè)必須在DEI上達成一定指標才能獲得政府補貼。雖然某些政策沒有直接細化到游戲業(yè),但游戲廠商內部設立多元化職位,無疑是一件相當正確的事情。再看看這次競選人之一哈里斯身上的BUFF,印度裔、黑人女性、牙買加裔、亞裔血統(tǒng),甚至還有一個中文名“賀錦麗?”來拉攏華裔選票,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歐美游戲業(yè)的裁員潮從去年開始爆發(fā),到今年還沒有停下來的趨勢。緊接著又是各種高投入的大作上線即褒姒,再加上東方游戲的崛起與沖擊,讓廠商、資本、玩家三方都處于一個緊繃的狀態(tài),雖不至于一竿子打死,但說一句“水深火熱”其實并不夸張。
只辦三件事,正常、正常、還是正常
說回懂王這邊,如今的懂王強勢歸來,就真能像玩家說的那般,成為游戲界的“青天大老爺”嗎?我們不妨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首先是積極的一面,早在2020年9月,特朗普就發(fā)布了第13950號行政令。該行政令旨在打擊“種族和性別成見”,并禁止聯(lián)邦承包商和分包商向工作場所提供多元化和包容性培訓,但后來這一法令又在21年被拜登廢止,可以說,懂王對待“跨性別”的態(tài)度與民主黨并不是一路的。
而如今懂王不僅回來了,并且還是以大滿貫的姿態(tài)歸來,把兩院、總統(tǒng)、三權、甚至神權幾乎都握在了手上,比羅斯福差的就是沒軍隊支持,堪稱美國歷史第二人,說他沒兩把刷子來整治亂象,又未免有點刻板印象。
更何況,這次懂王的傍一大哥馬斯克也與“覺醒文化”有著不共戴天之仇,馬斯克曾在采訪中公開表示“覺醒病毒”讓他永久失去了自己的大兒子,主打一個“生兒育女”,而且馬斯克本人也作為一名忠實的玩家,曾對《刺客信條影》嘲諷:“DEI殺死了藝術”。
從整體風向來看,越來越多的廠商與DEI劃清界限:SE悄悄將SBI從其合作伙伴名單中移除、微軟裁掉DEI部門、知名游戲咨詢公司Powell集團宣布放棄Sweet Baby…覺醒文化,即將迎來退潮。
不過從消極的一面來看,懂王要說把游戲中的DEI拔除干凈,還是不太現(xiàn)實。目前特朗普針對LGBT的政策主要有兩點,一是禁止青少年變性,二是禁止成年后男變女的去參加女性體育競技。至于懂王本人對游戲是什么態(tài)度,參考2019年他將電子游戲當做槍擊案的替罪羊一事,情況也說不上樂觀。
更何況,美國每個州法律不同,民主黨只是敗選,不是消失,曾經依靠DEI拉到選票,嘗到甜頭后這群政客也不會放棄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如今美國文化產業(yè)的基本盤都在民主黨那里,像貝萊德集團也是奈飛和迪士尼的主要投資人。同樣到了游戲廠商這邊,背靠親民主黨的州,該搞還是會搞。
比如就在懂王上臺前后,寶可夢公司仍然在華盛頓招聘DEI職位,而華盛頓曾簽署出了一項法案:允許該州在父母不知情的情況下為未成年人提供變性和墮胎手術,二者聯(lián)系起來讓人不寒而栗。
另一方面,美國的“尚方寶劍”也很難去斬掉歐洲的“官”,像波蘭CDPR、法國育碧這樣的正確急先鋒,也是該覺醒的覺醒,該多元的多元。
總體上,美國作為世界最主要游戲市場之一,對市場審美也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在加上全球資本的深度綁定,懂王上臺后,DEI清凈個幾年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結語
游戲作為文化產業(yè)中的其中一個領域,當玩家的焦點轉向“誰上臺更利好”時,就意味著那個專注于游戲本身的時代已經很難回去了。
LGBT中男同女同玩法生軟十幾年前就有,《雙城之戰(zhàn)》《賽博朋克2077》《博德之門3》有多元化元素也不影響他們大賣,問題是,廠商跑到聚光燈下朝觀眾席丟了臟東西,再把舞臺清洗干凈就會有人重新去看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