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轉眼間,新中國已經(jīng)成立30余載。
而這30年間,曾經(jīng)叱咤風云的"軍統(tǒng)三劍客"之一沈醉,經(jīng)歷了怎樣的人生巨變?
良辰美景奈何天,贖罪之路隱坎坷
1980年的一個冬日,沈醉搭乘列車,從北京南下,遠赴香港探望闊別已久的家人。
30年前,他不得不將妻兒送往香港,自己則留在云南堅守陣地。
誰曾想,這一別,竟是30年天人永隔。
當年,沈醉的妻子粟燕萍以為丈夫已經(jīng)殉國,不得已改嫁他人,帶著幾個孩子在香港艱難度日。
如今,當沈醉與他們重逢,早已物是人非。
粟燕萍泣不成聲,沈醉卻寬慰道:"我沒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責任。
往后咱們就做親人,你們就喊我三哥吧。"
這樣的風度,源自沈醉十余年的囚徒生涯。
那是在1949年12月9日,沈醉協(xié)助解放軍發(fā)動云南起義后不久的事。
因為過往在軍統(tǒng)效力時的種種劣跡,沈醉被投入監(jiān)獄改造。
直到1960年,才因表現(xiàn)良好,被中央政府特赦,授予起義將領稱號。
紅顏知己化煙云,多情總被無情惱
沈醉雖然擺脫囹圄,可妻兒的音訊卻徹底斷了,他費盡周折,才得知妻子身在何方。
想當年,這對玉人在一起時,曾是多么令人艷羨的一對兒啊。
1938年,沈醉奉命帶領一批流亡青年前往湖南受訓,擔任教官。
有一回,在教女學員游泳時,一個叫粟燕萍的姑娘險些溺水,沈醉眼疾手快,將她救了上來。
粟燕萍對這位英雄教官芳心暗許,主動親近。
得知她要回長沙探望病重的父親,沈醉慨然為其派車護送。
不想粟家老父臨終前,竟將女兒托付給了沈醉,沈醉雖覺委屈,卻也不忍拂了老人的心愿。
就這樣,沈醉和粟燕萍在戰(zhàn)火紛飛中喜結連理,生兒育女。
然而好景不長,仕途得意的沈醉,卻在新舊勢力的對峙中,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一念之差墮黑道,殘酷手段昭丑行
沈醉自幼家境貧寒,卻胸懷壯志。
1932年,他參加長沙學潮,被開除后,孤身一人來到上海投奔姐夫余樂醒。
余樂醒是國民黨特務機關復興社成員,看中沈醉聰穎機敏,將其收為門下。
沈醉起初還懷揣著"改變國家命運"的理想,然而復雜的黨派斗爭,險惡的江湖廝殺,漸漸蠶食了他的善念。
他很快在特務圈嶄露頭角,以詭計和手段聞名,并得到首領戴笠的賞識。
在戴笠的提攜下,沈醉青云直上,成了軍統(tǒng)行動處的頭目。
然而炫目的名利,卻讓他愈發(fā)迷失方向。
1948年,江姐被捕,沈醉作為審訊者,目睹了軍統(tǒng)處長徐遠舉對江姐施以種種酷刑。
面對徐遠舉變態(tài)般的虐囚行徑,沈醉本可制止,卻為了討好上司,提議對江姐使用殘忍的"竹簽刺指"刑罰。
那一刻,他仿佛已經(jīng)忘記了作為一個人最基本的良知。
鐵骨錚錚沖霄漢,熱血為民向光明
可江姐呢?這個戰(zhàn)斗英雄,面對嚴刑拷打,面對侮辱凌虐,始終不肯屈服。
當徐遠舉要撕碎她的衣服時,江姐義正辭嚴:"誰敢動我!你們?nèi)绱宋耆栉遥?strong>就是在侮辱你們的母親、妻子、女兒!"一席話,讓滿屋子的爪牙都慚愧得無地自容。
江姐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贊歌。
然而不幸的是,在國民黨潰退前夕,江姐和眾多共產(chǎn)黨俘虜,被殘暴的國民黨特務殺害。
"此日昆明路,人血水成河",革命先烈們倒在血泊中,新中國就在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沈醉雖然隨后棄暗投明,協(xié)助解放軍起義,可畢竟曾經(jīng)敵對人民。
他被關押改造,度過了苦難的十年。
出獄后,原本以為可以重新開始,誰知"文革"又起,他再度遭到審查和勞改。
直到1975年,他的起義身份才得以昭雪,但仍被安置在云南農(nóng)場務農(nóng)。
一代梟雄惜往事,浮生未了意難平
半生沉浮,多少風流往事,不堪回首卻又令人唏噓。
沈醉晚年得以平反,并無怨尤。
1980年回京,還特意繞道去了湖南老家,見到了小女兒沈美娟。
父女倆互訴衷腸,沈醉這才決意遠赴香港,彌補當年的親情缺憾。
重逢之時,沈醉對昔日恩愛絕口不提,只叮囑粟燕萍夫婦要相親相愛。
說著說著,老淚縱橫,感慨萬千。
他還和老友敘舊,大家都覺他滄桑憔悴了許多。
就在這時,一個老朋友來電,說孫女想見他一面。
沈醉欣然赴約。
沒想到,那十幾歲的小姑娘,竟突然問道:"你為什么要用竹簽刺江姐的手指?"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原來,那女孩看了小說《紅巖》,對書中"嚴醉"一人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
沒想到,嚴醉竟是沈醉的化名。
沈醉沒有回避,他微笑著說:"你想知道這個故事嗎?那我就講給你聽。
"從容淡定間,似乎已經(jīng)看破了世間滄桑。
他聲音低沉,娓娓道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一個曾經(jīng)迷途的人,正義感和人性早已泯滅;一個為信仰而犧牲的英雄,即便身陷囹圄,靈魂依然高貴純粹。
那段黑暗的歲月,早在新中國的光輝下化為齏粉。
而那些曾經(jīng)的過錯,也隨著歲月流逝,終能被寬恕、被澄清。
沈醉此生難言善終,但向陽而生,重獲新生,這份幸運,他已經(jīng)十分知足。
結語
江姐的英烈事跡,震撼人心;沈醉的人生故事,發(fā)人深省。
筆者寫下這些文字,既是為了記錄歷史,也是為當下喟嘆。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又何嘗沒有那么一點"沈醉"的影子呢?但愿蒼生不再遭受苦難,愿每一個向善向美的靈魂,都能擁抱自由,走向光明!
信息來源:沈醉晚年赴香港探親,小女孩問:你為何用竹簽刺江姐?他這樣回答
2024-02-08 16:00·老閆侃史
沈醉晚年赴香港探親,小女孩問:你為何用竹簽刺江姐?他怎樣回答
2023-04-17 20:30·尋史奇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