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nèi)容均引用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guān)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西北歲月》的熱映,讓人們再度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事業(yè),劉志丹的犧牲也成為無數(shù)人的意難平。
這位為建立陜甘革命根據(jù)地嘔心瀝血的烈士,曾是無數(shù)西北人的精神領(lǐng)袖和偶像。
這其中就有開國少將王扶之,他當初就是聽著劉志丹的故事參加革命。
如今101歲高齡的他身體依舊健朗,對信仰更是初心不改。
因不想受欺負參軍,一生追隨紅旗
1931年隨著陜甘邊根據(jù)地的成立,劉志丹的名聲響徹西北大地,陜北很多地方流傳著“老劉殺富濟貧”的故事。
四年后的一天,劉志丹率領(lǐng)的西北紅軍來到子洲縣一個村莊休整并招募新兵。
聽說是老劉的部隊來了,村里不少年輕人都自告奮勇地前來報名,這其中就有一位聲稱已滿17歲的瘦小少年:
官長,我想當老劉的兵。
這位瘦小的少年就是王扶之,不過他的年紀不是17歲而是12歲,名字還叫“王福治”。
之所以想要當老劉的兵,是因為他聽說老劉的隊伍專門把富人的土地分給窮人。
從小只能靠放羊為生、受盡地主欺負的王扶之,雖然不懂什么叫革命,但對老劉這樣劫富濟貧的英雄崇拜無比。
如今看到老劉的隊伍進村后,非但沒搶掠村民的糧食、牲畜,反而主動挑水、劈柴,秋毫無犯。
不想要再挨餓受欺負的王扶之,被這樣一支仁義之師深深吸引。
為了不被拒絕,他特意將年齡謊報成17歲。
負責(zé)招兵的張文書雖然對他的年紀起疑,但看著他堅定的目光,最終還是同意了他的入伍申請。
登記花名冊時,張文書不僅用“大廈傾危,國人扶之”,把他的名字改成王扶之,還說了一句讓他記了80多年的話:
我們這里不興叫官長,叫同志就好。
簡單的一句同志,讓王扶之確定跟著隊伍走的信念,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曾一度想要開小差。
因為小學(xué)時上過幾個月的私塾,再加上對地圖有著天生的敏銳度,王扶之很快成為部隊的測繪員。
1937年8月,紅軍正式被改編成八路軍,帽徽也從紅五角星變成曾經(jīng)痛恨的“青天白日”。
已經(jīng)成為候補黨員和測繪股長的王扶之,決定帶著幾名戰(zhàn)友去找其他隊伍。
可剛走出院子就被組織科長攔了下來:
我們之所以要戴青天白日帽徽,是要團結(jié)全民族力量抵抗侵略者,只要心中的紅旗不倒、戴什么帽子都一樣。
這一堂生動的黨課,徹底為王扶之指明了人生的方向,之后數(shù)十年間無論經(jīng)歷多少磨難和艱辛,他都不曾改變志向。
經(jīng)過幾十年的戰(zhàn)爭洗禮,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時,王扶之被授予大校軍銜,又在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了最后一批被授銜的開國將帥。
王扶之能從一名放羊娃成長為開國將帥,離不開黃克誠大將的悉心培養(yǎng),兩人還曾在自行車上組建司令部。
黃克誠大將的高徒,用自行車駝出司令部
1981年,正在烏魯木齊工作的王扶之遇到昔日的老上級張愛萍,還沒等他給張將軍敬禮,后者就幽默地說:
王扶之,還記得你用自行車馱著黃老的事情嗎?你的車座上馱著的可是三師的司令部。
王扶之則是笑著回應(yīng)道:
一直都不敢忘記?那時候和黃師長一起教了我很多東西。
這個故事發(fā)生于1939年,當時調(diào)任到新四軍三師22團工作的王扶之,在打仗時繳獲了一輛自行車。
對這種新鮮東西感興趣的王扶之,很快便掌握了騎自行車的方法,怎么騎都不會摔倒,也受到不少戰(zhàn)友的夸贊。
等王扶之到師部工作后,這輛自行車卻受到師長黃克誠的重用。
因為高度近視,黃克誠平時就連騎馬都很困難,只能由王扶之騎著自行車馱著他行軍打仗。
兩人就一邊騎著自行車一邊討論戰(zhàn)事,有緊急任務(wù),黃克誠也會第一時間安排王扶之去執(zhí)行。
王扶之后來回憶說:
黃師長在我的自行車后座上指揮了6次反圍剿戰(zhàn)役,狠狠打擊了日偽軍的囂張氣焰。
王扶之也在黃師長的耳濡目染下,學(xué)習(xí)和掌握了諸多軍事知識,并逐漸成長為我解放軍的優(yōu)秀指揮官。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不懼危險策反偽軍官兵,為我軍的反圍剿戰(zhàn)爭做出巨大貢獻。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即便腿部中彈也要身先士卒沖上天津城墻,激勵戰(zhàn)友們?yōu)榻夥盘旖蚨鴳?zhàn)。
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他被敵人的炮彈埋在20米厚的土層下,依舊臨危不亂地組織戰(zhàn)友們自救,并在兩只蒼蠅的幫助下成功獲救。
除此之外,黃師長喜歡寫書法、遇事沉著冷靜的作風(fēng),也深深影響著王扶之。
戰(zhàn)場上的王扶之雖然跟李云龍一樣打仗勇猛,可從不像老李那樣喜歡罵娘。
就算戰(zhàn)場上形勢對我方非常不利也從不罵“臟話”,面對下屬的詢問,他只是平淡地回應(yīng)“一定要守好”。
曾有人詢問王扶之將軍,戰(zhàn)場那么兇險的地方您就沒想過要罵人,可老將軍只是回應(yīng)“我罵個甚?”
與此同時,工作之余王扶之喜歡寫書法,可他寫的從來不是詩詞歌賦,而是一個個犧牲戰(zhàn)友的名字和事跡,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紀念戰(zhàn)友們。
一個僅上過幾個月私塾的放羊娃,卻能始終保持儒將風(fēng)范,實屬難得。
也因為經(jīng)常寫書法。老將軍一直保持著一顆平靜的心情。
如今已經(jīng)101歲的王扶之身體一直很硬朗,對于曾經(jīng)的革命歲月,同樣記憶猶新。
今年8月1日時,他還接受了央視的采訪,條理清晰地鼓勵年輕戰(zhàn)士們:
現(xiàn)在大家都很好,國家也好,你們加油!
他還和央視記者相約,一起相約建軍100周年。
結(jié)語:
王扶之將軍的革命生涯啟蒙于劉志丹,又在黃克誠大將的精心指導(dǎo)下,成長為優(yōu)秀指戰(zhàn)員。
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做:在信仰的征途當中,始終初心如磐,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傳奇。
參考資料:
解放軍報:《《百歲辭》里唱大風(fēng)》
中國新聞網(wǎng):《少將繳獲日軍自行車 載師長指揮6次抗戰(zhàn)反掃蕩》
澎湃新聞:《多謀善戰(zhàn)的勇將——王扶之》
觀察者網(wǎng):《101歲開國將軍:國家很好,你們加油!你們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