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50年,距離英法百年戰爭爆發不過區區數載。隨著陸上交鋒陷入僵局,精疲力竭的雙方都意識到無法迅速制服對手,轉而尋求以間接手段獲取優勢。
于是,自帶戰略性質的海上封鎖和劫掠逐漸增多,順便將鄰居們慢慢拉入沙場。當年爆發的溫奇爾西之戰,就是卡斯蒂亞西班牙人替法國雇主蒙受的一場重大損失。
百年戰爭始于1340年的斯魯伊斯海戰
事實上,百年戰爭的硝煙就起始于海上。由于法王菲利普執意將英國勢力逐出歐陸,故而把兼并西南部的加斯科涅地區作為勝利目標。考慮到本地盛產葡萄酒,且每年都能為倫敦宮廷輸送大量利益,自然沒可能輕易拱手相讓。作為回應,英王愛德華選擇支持低地地區的弗蘭德斯城市造反,不惜親率艦隊奪得斯魯伊斯海戰的勝利。
克雷西之戰的失敗 讓法國人轉向間接戰略
然而,第一階段的勝負歸屬,并沒動搖到雙方的強弱對比。哪怕英格蘭人在克雷西和加萊大殺四方,仍舊受限于財力偏弱、和人口更少問題,無法繼續擴大戰果。同病相憐的法國人也只具備理論優勢,很難迅速將體量優勢轉化為即戰力。索性謀劃海上封鎖,準備切斷英吉利海峽到比斯開灣之間的商業航線。等于是要在經濟上困死加斯科涅,強迫地方貴族因不滿情緒而改換門庭。
英王的加斯科涅領地 是百年戰爭爆發的核心利益
公元1349年11月,來自卡斯蒂亞的流亡者查爾斯-德拉塞爾達受法王之托,跑去西班牙招募雇傭兵和艦船。因為曾是王室成員,又有金主爸爸的大力扶持,很快就拉起一支由47艘武裝商船組成的艦隊。不僅滿載武器和亡命之徒,還包括采購自當地的羊毛。隨后沿海岸繞過布列坦尼半島,停泊于弗蘭德斯的斯魯伊斯港。順便解決掉幾艘落單的英國船只,甚至殘忍到將俘虜全都丟進水里喂魚。
14世紀的西歐柯克帆船
很快,有關海盜行為的消息傳回對岸,讓英王愛德華大感情況不妙。彼時的英國以羊毛為主要出口商品,大量傾銷到弗蘭德斯的手工工場充當原料。倘若西班牙人橫行無阻,不僅會丟失掉紅酒和農產品收入,還將面臨市場份額流失難題。雖然羅馬教廷及時派代表偓佺,敦促雙方續簽停戰協議,但查爾斯的海上雇傭兵集團已完全成型。尤其是在法王停撥軍餉后,這群人徹底淪為海盜,乃至威脅到英倫本土港口。故而下令重新組織艦隊,載著大批貴族與王室成員前往追剿。
揚帆遠航的英國艦隊
公元1350年8月,由50艘各型帆船組成的艦隊準備完畢,從肯特郡的鄧杰內斯起航。除國王本人御駕親征,太子愛德華等朝中貴胄們亦傾巢而出,分別率麾下騎士登上各自船只。他們不僅為此行招募到足量長弓射手,還出錢雇傭樂隊助興,安排女眷集中到專門船只上觀摩,儼然是將禮儀化的騎士比武大賽搬至海面。豈料才駛離母港不久,便在名為溫奇爾西的小鎮附近發現敵情。
愛德華三世的旗艦 托馬斯號
原來,以斯魯伊斯為基地的查爾斯同樣聽到風聲,本想借海峽內的東北風來個先下手為強。為此,西班牙人提前強化較大的40艘帆船。他們分別在前后兩頭加裝木制城堡,還給桅桿增設可用于投資大型石塊的瞭望臺,并雇傭弗蘭德斯本地弩手來增添遠程火力。但在抵達英格蘭南部海岸的前一刻,與正要找自己算賬的王師迎面遭遇。眼看對方數量更多,便毫不猶豫的選擇掉頭逃回大陸。
由于結構問題 柯克帆船的機動能力較低
可惜,14世紀前期的柯克帆船性能不佳,只能靠1-2張橫帆布順風航行。而且船體本身采用拼合建造,使得結構重量過大,不利于在顛簸水面迅速轉向。因此,西班牙艦隊無法按原路返回基地,只能盡量向法國水域猛沖。英國人在后面緊追不舍,聽著游吟詩人的頌唱皮帶盔甲,還不忘用葡萄酒消除心中恐懼。經過整整一小時拉扯,總算趕在太陽落山前實現接觸。
英國艦隊花費1小時 終于追上西班牙人
起初,局面完全呈一邊倒態勢。愛德華三世的旗艦托馬斯號,不偏不倚的撞上目標船只,致使其桅桿傾倒。此舉也導致托馬斯號自己出現嚴重漏水,幾乎無法再有效航行。騎士們趕緊說服國王前進,在長弓射手的火力掩護下奮勇突擊。經過慘烈搏殺,完全將那艘倒霉的卡斯蒂利亞船只控制起來。出于報復心理,所有俘虜都被迅速扔進海里,而英國船員順勢拋棄原來的座艦。
溫奇爾西之戰的兩軍布陣
不過,英國人之所以能追上對手,絕非具備更高航海技藝或更好的船舶工藝。僅僅是因為臨時征集船只偏小,上面的乘員較少,整體份量偏輕一些。等到完全選入混戰,才察覺出西班牙海盜數量遠多于自己,還能從更高聳的塔樓上投擲巨石等武器。好在長弓射手們素質過硬,幾乎不費吹灰力就壓制住弗蘭德斯弩手,從而確保己方騎士能從容攀爬肉搏。
戰役之初 英國人占據很大優勢
英國人的第二個優勢在于數量略多。譬如皇太子愛德華的座艦被敵船搶先撞擊,即將面臨傾覆下沉的厄運。恰好有蘭開斯特伯爵的船員從另一側登上敵艦,為日后的“黑色死神”解圍。雙方立刻兵合一處,高喊著“圣喬治”吼聲夾擊目標。他們趕在母船沉沒前奪取卡斯蒂亞戰艦,同樣毫不留情的將幸存者丟入大海。
英軍人數雖少 但遠比卡斯蒂亞和弗蘭德斯人善戰
此時,兩支艦隊間的焦灼仍在持續。每當英國人圖登船搏擊,西班牙和弗蘭德斯弩手便拼死射擊,造成大量傷亡。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卡斯蒂亞人還會把手頭能找到的任何東西丟出來充當武器,同樣給英軍船只以沉重破壞。最后,由于敵不過披甲騎士+長弓射手的王牌組合,才漸漸表現出無以為繼。
高聳的卡斯蒂亞大船 給英軍造成很大殺傷
即便如此,本應留在隊伍最后面的國王大廳號,還是處于極度危險之中。她遭到體型更大的卡斯蒂利亞帆船用鎖鏈綁定,險些被托出本隊俘獲。因為船上都是貴族們的女眷,勢必釀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幸好船長羅伯特爵士有名勇敢貼身男仆,他持劍跳上卡斯蒂利亞船只,趁亂砍斷盡可能多的升降索。伴隨著主帆落下,整船都失去動力,反被英國人占領。
位于英國肯特郡的 溫奇爾西
最終,這場有些無序的海上交鋒,在夕陽的余輝映射中落下帷幕。英國人俘獲到14-26艘船,其他船只要么被擊沉,要么趁亂逃到法國港口。卡斯蒂利亞的戰艦體型更大、船員更多且武器更重,對英國艦隊造成巨大的破壞和傷亡。但后者數量更多,還是在自己熟悉的水域作戰,因此獲得表面上的全面勝利。
愛德華三世發行的溫奇爾西之戰紀念幣
另一方面,溫奇爾西之戰沒能遏制住海峽上的劫掠行為。英國商人被迫修改路線,將來自阿基坦的貨物送抵本島西南部港口,再走陸路送往原先的交易市場。長此以往,物流成本節節攀升。
正因如此,愛德華三世在1356年重啟大規模遠征,開啟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王太子親率軍登陸阿基坦,橫掃整個法國西南部,最終在普瓦捷獲得對法國人的又一場史詩級大勝。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