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掘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指導下,澎湃新聞和無限極聯合發起“拾光之花”非遺煥新公益計劃(以下簡稱“拾光之花”計劃)。在關注和支持非遺傳承人的同時,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正創新,促進非遺產業可持續發展。
“拾光之花”計劃將以“創新賦能+創新創造+創新轉化”有機結合的方式,召集一批深耕、熱愛傳統文化的非遺傳承人、愛好者,通過非遺創新工作坊以及設計大賽推動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
本次網絡非遺創新設計大賽的主題為“美哉東方 時光之花—— 非遺創新設計大賽”,現征集藝術作品。作品以非遺技藝,展現“東方美”的獨特韻味,傳達健康美好的生活態度。大賽獲勝者將獲得,“傳播”和“產業”的可持續“創新轉化”。
本次大賽旨在深度挖掘東方傳統文化內涵,將以非遺技藝為載體,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借助現代表現手法,賦予非遺文化新的生命力。
本次大賽以花和東方美為核心,秉持著傳承與創新非遺文化的宗旨,將中華傳統智慧和文化融入其中。通過非遺創新作品,傳遞美好生活的理念和價值觀,展現東方文化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人們在欣賞和參與非遺創新的過程中堅定文化自信。同時希望參賽者能以花為載體,展現東方美在非遺作品中的獨特韻味,讓非遺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為人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大賽規則
1. 作品主題及要求
1.1 文化內涵與價值傳遞
作品需圍繞花與東方美展開,深度融合中華傳統智慧和文化,傳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中國傳統花卉文化中汲取靈感,將文化寓意與作品相結合。作品需要體現東方美學思想,如“意境之美”“含蓄之美”,通過花元素的運用,營造出詩意、優雅的氛圍。在創作過程中,充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如通過展示傳統花卉繪畫、詩詞、民俗等相關內容,充分展示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1.2 非遺技藝與傳統元素的有機融合
作品需以非遺技藝為載體,將中華傳統節氣、習俗或紋樣等元素巧妙融入設計和制作中。實現非遺技藝與傳統元素的創新交融,使作品既保留非遺技藝的精髓,又賦予傳統元素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實現非遺技藝與傳統元素的創新交融,使作品既保留非遺技藝的精髓,又賦予傳統元素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1.3 創新亮點與跨文化交流潛力
每件作品需附帶一段 300 字左右的介紹,清晰地描述該項目的創新亮點。 創新亮點可包括但不限于對非遺技藝的獨特運用、花與其他傳統元素的新穎組合、對美好生活理念的獨特詮釋、在現代傳播方式上的創新嘗試等。 例如,作品在非遺技藝上采用了新的針法或雕刻手法來表現花卉的細膩質感; 將花與傳統節氣、習俗的結合方式別出心裁,賦予了作品新的文化內涵; 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為作品添加了互動元素,讓觀眾能更深入地體驗作品所傳達的美好意境; 或者作品在設計風格上融合了國際流行元素,具有跨文化傳播的潛力。
作品應具有作為文化符號進行跨文化交流和創新的潛力。 例如,作品所傳達的以花為代表的東方美理念和藝術風格能夠在國際文化交流中引起共鳴,其設計元素和表現形式具有與其他文化融合、創新的可能性,能夠在跨文化語境下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1.4 貼近年輕人的創意設計
作品需要注意: 貼近年輕群體,用年輕人易于接受、樂于參與的方式進行非遺創新
2. 提交要求
網友以個人或團體(最多不超過5人)為單位參賽
提交內容
創意描述: 簡要描述作品的創意構思和非遺創新點,字數限制在800字以內。
展示素材: 高清圖片或視頻
①提供高分辨率的作品圖片:至少4張,不同角度展示作品細節和整體效果
②提供高清演示視頻:如有動態展示需求可提交演示視頻;不超過5分鐘,清晰展示作品特色和創新之處,視頻格式需兼容H5播放,如MP4格式。同時,需提交1張視頻中的代表性圖片。
③創新亮點介紹:300字以內,詳細描述作品的創新亮點,Word 文檔形式;包括在非遺技藝運用、花與傳統元素融合、對美好生活理念的詮釋、針對年輕人的創意設計、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創新。
作品投遞方式
· 參賽作品投遞郵箱:jgb@thepaper.cn
· 請將郵件標題以“所屬非遺領域+姓名+作品名稱(例:【竹編+張三+竹編里的新中式】)”命名
· 請將“有效聯系方式+創意亮點介紹+參賽作品”,按要求作為郵件附件,發至活動郵箱:jgb@thepaper.cn
大賽機制
專業評審:70%
專業評審團對兩個賽區的參賽作品分別打分,分數占最終成績的70%
l 創新性(35分):考量作品在形式、功能、體驗等方面的創新程度。
l 文化傳承(30分):評估作品對非遺文化內涵的體現和傳承效果。
l 可行性(20分):判斷作品在制作、展示和推廣方面的可行性。
l 藝術表現力(15分):評價作品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網友投票:30%
網友投票得分占最終成績的30%。
l 每個用戶每天可在每個賽區各投3票。
l 投票時間:12月6日 - 12月13日
獎項配置
網友賽區
l 一等獎:1人
l 二等獎:2人
l 優秀入圍:剩余所有人
澎湃新聞預計于2024年12月中下旬公布獲獎名單,并持續發布優秀參賽作品。
作為新媒體代表,澎湃新聞將為兩大賽區的一等獎獲獎者,提供一次創新短視頻的拍攝和傳播機會,讓更多人看到一直致力于非遺事業的“光”和熱。無限極也將作為企業代表,將大賽的優秀設計作品,融入產品包裝進一步可持續賦能我們的非遺傳承人們,發掘并支持非遺的手藝價值。
注意事項
作品如出現以下行為之一的,將被取消參賽及獲獎資格
1.含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和風俗習慣相抵觸的內容
2.含有色情、暴力、血腥、反動思想等不良內容以及其他逾越道德底線的內容
3.含有虛構、捏造或編造性的內容
4.涉嫌剽竊、抄襲、翻拍等侵犯他人著作權的作品(相關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規定進行界定)
5.作品時長不符合參賽要求
6.作品清晰度未達到1080P標準
7.未注明參賽者姓名、有效聯系方式等信息
免責聲明
1.參賽者應確認擁有作品的著作權,活動主辦方及評審組委會不負責對參賽作品擁有權的核實,若發生侵權或違反知識產權的行為,由參賽者自行承擔法律責任,活動主辦方、評審組委會不承擔任何權益糾紛。如若出現任何權益糾紛,組委會保留取消其參與活動資格并追回獎項權利及其它相關權利。
2.活動主辦方及其被許可人和組織擁有非商業性的使用權和傳播權。參賽作品用于活動報道、推廣和宣傳,不另付稿酬、不另行通知。參賽者與活動主辦方共享作品著作權與版權
3.參賽作品無論入選與否,提交的參賽資料不予退還。
4.參賽作品由組委會組織評審,活動主辦方及評審組委會有權通過各種合法有效的途徑展示作品。活動主辦方及評審組委會對所有參賽作品不收取任何費用。
5.作品提交后即視為參賽者自動接受本次活動所有規定,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項目聯系人
創新設計大賽咨詢
l 負責人:王女士
l 聯系方式:17621758105
注:以上內容為活動基本規劃,具體以實際情況為準,且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