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我一直以為它的商業模式很簡單,簡單到沒有任何門檻,非常容易被同行復制、被超越。
然而,拼多多并沒有被同行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
11月21日晚間,拼多多集團發布2024年三季度的財報。
數據如下:
三季度營收993.54億元,同比增長44.33%;凈利潤249.81億元,同比增長60.78%。
要知道,貴州茅臺今年三季度的利潤也不過191億元,大A的現金奶牛就這樣被拼多多輕松超越。
關鍵是,拼多多的狂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拼多多憑借更高的營收增速、利潤增速、凈利率,已經把阿里、京東甩到身后,徹底奠定國內電商一哥的位置!
同時,拼多多(Temu)瘋狂出海,開始向亞馬遜發起新一輪的挑戰。
數據來源:wind
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是對商家的苛刻管理?是對消費者的包容放縱?還是對出海的堅定執著?
這些都是拼多多的核心,但是我覺得依然沒有觸及最核心的本質。就好像我們吃雞蛋,剝開了雞蛋殼,露出了雞蛋白,但是蛋白下邊還深藏著一個蛋黃。
我認為拼多多的蛋黃就是“低價”。
“低價”的字面意義很簡單,但是理解背后的邏輯卻很難。
我直到最近雙11購物時,才猛地發現,“低價”就是流量,就是點開率,就是所有交易的開始。
舉個例子。
我之前已經卸載拼多多有一段時間了。
原因是它很討厭。
它那討厭人的頁面廣告,以及更加惹人嫌的APP消息推送,就是我平時沒有點開app,但是依然會收到它的降價消息之類。
我的感覺就是我被信息狂轟濫炸、被騷擾了。
當然,我也在拼多多上面買過一些日用生活用品品牌的平替,價格低了一點,但是品質也降低了一點。
我的感覺就是它沒有達到我的預期。
我卸載拼多多之后,更多的是用京東,因為我一直是包括現在也是京東plus會員,會有一些專屬客服,來協助退貨、退款等糾紛,效率也會高一些。
然而,今年的大環境大家懂的都懂,各行各業都很困難。
據統計,我們10月CPI同比增速為0.3%,這個數據相比9月的0.4%是略微下降了些。別忘了,10月份有國慶節也有家電補貼、有新能源補貼、有樓市回暖等利好;多重利好的疊加,居然沒有推升CPI,這個數據顯然是出乎意料的,不及預期的。
數據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
我自然也沒有了往日的大手大腳。畢竟預期變了的時候,人人都會減少支出,未雨綢繆。
所以,我今年對價格特別敏感,能省則省一點。
我有囤白酒的習慣,雙11打算入手一箱貴州大曲70,京東上報價1600~1700元。
我直覺告訴我這個酒價格雖然比之前降了一些,但是應該會更低。它理論上應該比茅臺王子醬香經典的價格要低一些。
邏輯是,貴州大曲70雖然酒質可能比茅臺王子醬香經典要高一些,但是它畢竟不是茅臺的親兒子。它的品牌、渠道、市場認可度遠不如茅臺王子醬香經典,必然會導致它的動銷較差。
假如它價格不低于茅臺王子醬香經典(1400元左右),就很難賣得動。
顯然,京東的報價可能虛高。
注意,重點來了!我這時居然條件反射地想起了卸載已久的拼多多,想要看看它的報價是多少?
重新下載,然后比價。
拼多多報價貴州大曲70原箱價格1350元左右,比京東便宜近300元。
高端散裝白酒品質可能不易控制,但是中低端原箱白酒品質基本上不會有差。所以,消費者必然傾向于低價的拼多多。
“低價”標簽總會在不經意間占據你的心智,哪怕是你已經卸載,哪怕是你已經財富自由。因為人們天然地喜歡比價、喜歡低價,就好比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都喜歡欣賞美女一樣。
這就是人性。
拼多多把低價做到極致,就是在把“拼多多”全網“低價”標簽化!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自帶流量,而且流量越聚越大。無論是在世界哪個角落,哪怕是出海,這個邏輯依然能夠形成閉環。
就好比,“雷軍”自帶流量,自帶話題,能夠不斷地把流量聚集在一起,流量就是潛在的轉化,就是無窮潛力的營收。
雷軍的小米SU7在剛過去的10月銷量為20726輛,一匹黑馬直接把中國汽車市場沖得七零八落,這個數據超過了同級別的特斯拉Model3、比亞迪漢,也超過奔馳E、寶馬3,更是遠遠超過了蔚來ET5等車型。
小米SU7一出手就拿銷冠,背后無疑和雷軍的巨大流量密不可分!然而,小米將來的路上需要警惕的是如何去“雷軍”化。去了“雷軍”,是否還有流量?
拼多多的“低價”,就猶如小米的“雷軍”,兩者在流量上具有異曲同工之處。
相比之下,阿里、京東背上的“高價”包袱顯然太重。
阿里、京東當然有價格戰的資本。有些品類阿里、京東的價格也很便宜,但是它們的排名相比高價商家靠后太多。畢竟,高價商家交了高昂的推廣費用。
反觀拼多多,低價商家就排在了最C位。
所以,阿里、京東能做到低價,但是卻很難全方位“低價”。有點兒畫虎不成反類犬。
也是,阿里、京東如果“全面低價”就是另外一個商業模式了,就相當于推倒現有的一切重新來過,未知的風險實在太多;已經沒有人愿意走出舒適圈。
阿里、京東注定再也無法反超拼多多!就好像英特爾再也無法反超英偉達!
數據來源:網絡、侵刪
拼多多潛力的有多大?
這就取決于拼多多能夠多久在低價 、品質、流量之間取得平衡。
當下,拼多多最內核的“蛋黃”一定是低價,低價可以帶來話題、熱度、流量、用戶。有了用戶才有強勢話語權,有了用戶不擔心沒有商家!
然而,低價和品質又天然的難以平衡。
我記得有個朋友是做燕窩的,在京東和拼多多上都有店鋪。京東的店鋪毛利高,但是銷量低;而拼多多是毛利低,銷量高。他后來就干了一件事,開始把拼多多店鋪里的燕窩含量越做越低,才能顧得住成本。
價格低了,品質該如何保證?
倘若品質無法保證,惡評一定會傳千里,客戶一定會流失,拼多多也將會被“低價”反噬。
這個問題并不是無解。
經濟學里有個類似的難題,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威廉·夏普給出了完美的解決方案。
投資者投資過程中,往往期望高收益,低風險。但是,這顯然不成立,收益越高,風險也越高。
然而,威廉·夏普在CAPM模型中找出了一個點,這個點就是資產組合在收益與風險之間的完美平衡點。
所以,拼多多當下要做的就是慢一點,在低價、品質、流量之間找到完美平衡點,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希望,這一天不要太久!
點到這里,公域顯然已經不能再展開講了。
如果你對觀點認同,對邏輯認同,也對“中國出海”企業感興趣。
THE END
來源: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
作者:慧凈
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