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安旅游人氣的持續火爆,以《長恨歌》為代表的西安旅游演出演藝市場也隨之走紅,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推出的冰火《長恨歌》,也一票難求,更是彌補了西安冬季戶外旅游演藝的空白。
在首批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中,陜西就有3部作品《長恨歌》《駝鈴傳奇》《延安保育院》入選,足以說明西安乃至陜西旅游演藝行業走在了業界前面,是目前國內旅游演藝領域的代表。
經過30余年的發展,旅游演藝已成為西安“留客”、提高旅游收入的重要環節,引得全省各地紛紛效仿,也成為全國其他省份旅游發展的學習方向。
提起西安的旅游演藝,耳熟能詳的當然是《長恨歌》、《駝鈴傳奇》秀《西安千古情》這幾個,其實,最近西安又新出了不少新的旅游演藝,這其中,又以位于西安市區西邊的西咸新區、咸陽市等為代表。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和主要以唐代為主題的《長恨歌》們不同的是,這幾場演出都以秦、漢為主題,彌補了西安旅游演藝大唐文化占據半壁江山的空白。
由陜文投集團出品,號稱全國首個超大型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9月份開始在西安公演。
《赳赳大秦》演出以中國現存最早的家書“睡虎地秦墓竹簡”為創作原點,通過對真實歷史記載進行藝術加工,聚焦黑夫與和的愛情故事,貫穿交織著“王要天下、黑夫只想要一個家”的矛盾沖突,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講述了時代洪流之下小人物的命運。
《赳赳大秦》演出有幾種“最”:全球首個貫穿行進式的沉浸劇場、亞洲室內最大空中移動舞美裝置、世界最長最快的軌道式超大型移動觀眾席……
80分鐘、6幕故事,帶觀眾沉浸式穿越到大秦,代入感極強,確實是開創了中國沉浸式超大劇場精品主題演出先河。
距離《赳赳大秦》演出不遠的咸陽湖邊,以“秦文化”為核心,利用廊橋獨特的建筑空間,沉浸式光影演藝“秦時明月·夢回咸陽”也開始上演。
在這里,可以看到國內首套1:1復刻秦御手甲和秦盾光影中首個巨型兵馬俑3D秀,用新媒體藝術和創新技術的融匯,用光影描述秦掃六合天下一統壯麗史詩可以說是超酷的體驗。
秦文化數字光影演藝空間更是集藝術燈彩、多媒體空間光影裝置、主題演藝、文化美食等多元體驗于一體,呈現出一場富有創意和視覺沖擊力的秦文化盛宴。
和《赳赳大秦》真人劇場演出不一樣的是,“秦時明月·夢回咸陽”更多地用現代化科技的光影和歷史文化結合,讓游客體會到不同的大秦文化。
最后還有大型國風原創百老匯音樂劇《絲路之聲》,演繹了華裔少年Joey穿越千年重回漢代長安的故事。
《絲路之聲》融合東西方多種音樂風格,以音樂劇形式演繹歷史,以宏大的場景,考究的舞美、造型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跌宕起伏的劇情以及科技實景的完美結合,再現了漢代長安的盛景,讓觀眾仿佛置身于千年之前的絲綢之路,親身感受大漢輝煌歷史的韻味。
可以看到,繼《長恨歌》走紅之后,西安后續更多的旅游演藝不僅有秦、漢等朝代更多的歷史文化傳承,更在劇情、科技運營、演出場地和演出創新等方面有了多方位的革新和創新,不僅為來西安旅游的游客文旅消費提供更多選擇,互動和參與性強的“沉浸式+”,也帶來了全新旅游體驗。
隨著各種新業態、新體驗、新型文化消費場景的涌現,西安以文旅為核心的演藝之都的魅力,肯定會有進一步發展。(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