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海爾集團預計很快將會正式對外宣布收購汽車之家的消息。報道稱,收購完成后,海爾計劃在明年1月對汽車之家進行大規模裁員,預計裁掉30%的員工。
這可能是年底前最重磅的汽車新聞了。
一邊是不談情懷的金融巨鱷,一邊是探索第二增長曲線的傳統家電巨頭,這樁收購看上去和汽車之家本身已經沒有多少關系。
很多人奇怪的是一個造家電的去搞汽車媒體,有點過于玩笑。
站在資本的角度,一切都是正常的商業拓展行為。
海爾的發展急需一個突破口,瞄準汽車媒體多少和新能源產業有關聯。
海爾在過去幾年里確實通過旗下投資機構布局了智能網聯汽車及相關技術領域,如與多家知名汽車制造商建立合作關系,并參與投資了博泰車聯網及彤明高科等企業。
大家對海爾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只會做白色家電的年代,其實海爾旗下的卡泰馳品牌已經在二手行業深耕多年,業務涵蓋二手車交易、二手車金融、充電站相關業務,收購其實只是汽車板塊業務的一種補充。
和之前平安從澳洲電訊手里買汽車之家一樣,海爾也想通過汽車之家的渠道幫助自己的業務,海爾旗下的卡泰馳有二手車和汽車供應商業務,通過收購汽車之家,海爾可以進一步拓展其在新零售、汽車數據服務等領域的業務范圍,同時利用汽車之家的媒體資源和平臺影響力,加強與汽車制造商、經銷商以及零部件供應商的合作,推動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
作為一個互聯網媒體從業者,我再從行業角度說一說。
垂媒時代的紅利已經燃燒殆盡了,現在的消費品資訊已經徹底社交媒體化+自媒體化了。
事實上在社交媒介時代汽車之家早已淪為傳統媒體,已經成為深度內容的存儲介質,失去了傳播和制造流量的強屬性,通俗一點沒有了制造關注的能力,平臺的流量供給也出現了問題,拿懂車帝去比較,無論從自主策劃內容到自媒體內容的分發渠道,嫁接海量圖文和短視頻矩陣,實現錨點引流,汽車之家無論是聚合還是引流競爭力全面落敗。
更要命的是,隨著小米造車的漸入佳境,越來越多的主機廠意識到“互聯網帶貨”可能比傳統線索獲客更為高效,我們都知道信息失去價值意味著高質量用戶對平臺內容不再有興趣,而高質量用戶的流失,又意味著平臺線索不再具備價值,而這幾乎是所有汽車垂類媒體的最大飯碗。
自從李想離開,平安進入之后,之家的重點已經完全不在汽車內容了,這是之家的核心。其實汽車網站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因為用戶總量還是行業第一,甚至我覺得未來如果能專門開個入口,什么電子產品、家電也能放到這些頭部汽車網站里面,增加收益還能增加日活。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把賣保險的換成賣家電的就有流量池了嗎?答案依然未知。畢竟騰訊+易車,字節+懂車帝的組合似乎更合理,海爾+汽車之家怎么看都有些不搭,邏輯上看,海爾并不能幫助汽車之家扭轉頹勢,但對于志在汽車生態的海爾來說,或許汽車之家是眼下積蓄聲量比較優質的標的物。
平安之后,海爾入主,很難讓人不和此前收購的卡泰馳二手車業務進行關聯,看來海爾打算在汽車行業線上線下一起走,那么大膽猜測一下,海爾是不是想要造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