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沒有售價,夜騎開封拿下”。6月,四名大學生為開封灌湯包騎行50多公里;11月,鄭州大學生“夜奔”開封后,騎行熱度持續升溫。11月8日深夜,鄭開大道因大學生騎行造成嚴重擁堵,相關文旅及教育部門引導錯峰出行,交管部門對鄭開大道開封段非機動車道禁行。
知微報研結合相關數據,從輿情表現、走熱觀察和風險觀察方面,對“開封夜騎”事件做出分析。完整版報告可掃碼添加“知小微”獲取。
01
開封因夜騎上桌
01
夜騎開封走紅
大學生夜騎開封事件,前期聲量相對平穩,以景區宣傳、地方鼓勵引導為主,發酵期較長;11月8日,鄭開大道深夜因大學生騎行開封造成嚴重擁堵,聲量迅速引爆;11月9日,當地文旅部門、公安部門、單車企業等紛紛發聲并采取引導措施,鄭開大道開封段非機動車道禁行;之后,隨著共享單車被倒賣、市民吐槽、騎行危險等相關問題的傳播,輿情波動性回落。
02
媒體聚焦情緒與秩序的平衡
媒體聚焦夜騎帶來的相關交通和安全問題;關注景區、交警、高校等相關方的應對措施;關注共享單車如何正常運行;關注年輕人對旅游經濟的帶動作用等。
(更多輿情表現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
02
走紅原因
01
“特種兵旅游”的新詮釋
以“特種兵旅行”見長的大學生,擅長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體驗到最多的樂趣。此前淄博燒烤、甘肅麻辣燙等的走紅與大學生特種兵旅游密不可分。在近幾年夜騎活動走熱的背景下,“夜襲開封” 延續大學生窮游、“特種兵旅游”形式,并結合“城市騎行”這一新表現,帶動開封成為新的網紅旅游城市。
02
短視頻+打卡分享助力傳播
短視頻作為本次夜騎事件的重要傳播平臺,在前期發酵階段起到號召參與的重要作用。此后,大量央級媒體、政務機構、娛樂KOL參與帶動大量互動,參與者通過打卡分享擴大事件傳播范圍,視頻的強大情感渲染力和號召力帶動更多人參與,相關話題播放量超10億。
(更多走紅觀察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
03
走紅后的副作用
01
失序的市容市貌
大量人員涌入除了導致交通阻塞外,單車亂放、垃圾亂扔等問題隨之而來,更是嚴重破壞市容市貌。而開封街頭、景區等公共場所躺滿因夜騎而疲憊的大學生,也呈現出了“passion”后的副作用。
02
誰為青春兜底?
大學生夜騎的青春具象化背后,是夜間騎行的交通隱患、是身體負荷能力的挑戰、是城市承載能力的考驗。夜騎“叫停”后,輿論對“過度旅游”的感知強化,在文旅熱與城市治理之間,尋找長期主義的發展思路。
(更多風險觀察內容,請掃碼添加客服“知小微”獲取完整版報告。 )
如需完整版報告或其他行業報告,請掃碼添加“知小微”,也歡迎加入營銷、公關專屬社群進行交流。
封面圖源:極目新聞《“夜騎開封”被叫停背后:網絡推手煽起來的巨大流量,卻成燙手山芋》
知微輿論場
知微事見
知微危機案例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