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小巷人家》于本周迎來大結局,該劇目前在豆瓣評分高達8.1,劇中各種名場面和話題持續霸榜熱搜。觀眾沉浸式觀劇,品味人間煙火的同時也被劇中美食吸引,有不少在北京就能嘗到。
松鶴樓面館
宋瑩吃膩了蛇瓜,借著筱婷要過生日了,和黃玲商量,一起帶著筱婷下館子。三個人想辦法從家里出來,匯合后下館子吃面。棟哲跟著她們,把她們抓了個現行。回家后,棟哲控訴宋瑩:“拋夫棄子,背信棄義,吃獨食”。
宋瑩下館子被林棟哲抓包算是《小巷人家》名場面了,各位看官,您知道這名場面發生在哪嗎?沒錯,就是松鶴樓。
上圖為1984年的蘇州松鶴樓攝影:斎藤康一
建立于清乾隆初年的松鶴樓,以面業起家,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是一張經典的江南美食文化名片,影片《滿意不滿意》《中華三味》《美食家》《私人訂制》都取材或取景自松鶴樓。
2007年9月23日八十四歲的金庸重回松鶴樓,在品嘗了蘇幫美食后欣然命筆,寫下了“百年老店,歷久常新,如松長青,似鶴添壽”的題詞。
松鶴樓蘇式湯面,入碗如鯽,湯清如玉,澆頭豐富,湯底尤其講究,整雞、整鴨、雞架、豬骨、鱔骨……加水煮透,然后吊出清湯,澆頭種類繁多,鹵鴨、燜肉、蝦仁等應有盡有。
一碗蘇式細面,澆上紅白鮮湯,佐以美味精致澆頭,一碗面,就是一場盛宴,令人欲罷不能。
想吃松鶴樓的佳肴,不用跑去蘇州啦,北京就有分店,松鶴樓臺基廠店、環球貿易中心店、月壇店、融科店可以品嘗蘇幫菜,想專門品嘗蘇式面可以直接去松鶴樓面館。
虞山上面館
有句話叫“上海人吃面去蘇州,蘇州人吃面去常熟。”在北京,有家新開的面館叫虞山上面館,藏在工體附近。專做更細分的常熟炒澆面和蘇式湯面,店門口的板子上介紹了常熟市的面在整個江蘇省美食地圖中的地位,屬于是附近省市的吃面愛好者們會特意來嘗的水平。
現炒現燒的澆頭是常熟炒澆面的特色,爆魚、大排、燜肉等是必點,在眾多口味的炒澆面里,“蕈油面?”是位明星選手,它是常熟市虞山腳下的一種特色素面,取材于虞山的松樹蕈(xùn),一種附生在松樹根部的野生食用菌,顏色呈淡棕色,口感有嚼頭,味道非常鮮美,還被譽為“素中之王”。
與普通面館不同的是,虞山上面館的特色是半湯面,湯少口味更濃郁,面條吸收了湯底的精華,鮮得讓人能把整碗湯都喝完,喜歡吃面的您得空嘗嘗吧。
地址:東城區工人體育館66號1層108
蘇暢園(江蘇大廈店)
看到劇里大家聚餐您是不是也想嘗嘗正宗的淮揚菜,別急,北京也有~
位于江蘇大廈的蘇暢園餐廳深受食客的喜愛,這里裝修雅致,不僅能吃到蘇州特色美食,還能品嘗江蘇其他特色菜,揚州獅子頭、大煮干絲、金陵鹽水鴨、淮安軟兜、陽春面都是老食客必點的。水鄉漁舟、果味蔬菜盒、魚米之鄉、秋果蟹篼等創新菜也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
地址: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丁88-1江蘇大廈7號樓2層
云山茶餐廳(廣東大廈店)
宋瑩全家搬去了廣州,飯桌上關于煎不煎蘿卜糕起了爭論。蘿卜糕煎不煎的自由,誰說了算,不好說,但哪里能吃到蘿卜糕略有耳聞~
云山茶餐廳一個隱藏在廣東大廈的美食天堂,以其精湛的廚藝和地道的廣東風味吸引了不少食客,在這里傳統蝦皇餃、廣州艇仔粥、叉燒、云吞面等粵式早茶,選擇頗多,地道好吃。不僅有香煎蘿卜糕,還有XO醬蘿卜糕,供食客品嘗。
地址:海淀區嶺南路36號廣東大廈1樓
廣州酒家
除了廣東駐京辦,在北京還有一家店可以吃到正宗的粵式口味。廣東老字號廣州酒家首家北京直營店位于西單,旁邊緊挨著廣州駐京辦,主打早茶點心,如果想吃到全部的菜品,建議早上9點至下午2點半之間去,店內還有很多種茶可以選,搭配著點心一起吃。
廣州酒家可以稱得上廣東第一“中華老字號”,始建于1939年,總店位于文昌南路與上下九步行街交匯處。酒家以經營粵菜和中秋月餅而聞名,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廣州酒家前身是西南酒家。老店的建筑富有嶺南園林風格,名菜有:廣州文昌雞、紅棉嘉積鴨、萬花煎釀鴨掌、三色龍蝦等。雖然價格略偏貴,但菜式精致又正宗。
地址:西城區西單橫二條廣州大廈一層
注: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北京文旅官方網站,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