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凱萊英藥聞
2024年11月20日,Vyriad宣布與諾華達成戰略合作,以發現和開發體內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根據協議條款,諾華專注于將Vyriad識別和開發的體內 CAR-T 細胞療法推進臨床,Vyriad 將獲得選擇項目的預付款、里程碑付款和分級版稅。
無獨有偶,另外一家臨床階段公司Alloy Therapeutics(“Alloy”)宣布,公司與武田達成戰略合作與許可協議,共同開發誘導多能干細胞 (iPSC) 衍生的 CAR-T細胞平臺 (iCAR-T) 和 CAR-NK 平臺 (iCAR-NK),用于實體和血液腫瘤。
兩家MNC在同一天針對CAR-T細胞療法達成相關合作,接下來我們將對相關合作逐一剖析,以期窺見企業的未來規劃……
關于Vyriad
Vyriad 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利用工程病毒、病毒載體和病毒包膜糖蛋白開發下一代靶向基因療法,將基因直接遞送至靶細胞。
在CAR-T療法中,Vyriad的靶向慢病毒載體平臺能夠在自然環境中將 CAR 有效載荷遞送到 T 細胞。通過Vyriad開發的慢病毒遞送系統,可能靶向和傳導靜息 T 細胞,并在體內對其進行重新編程,使其成為患者的潛在治療方法。
除此以外,該平臺還被開發用于溶瘤病毒療法、體內基因療法和基因編輯產品。
關于Alloy
Alloy Therapeutics是一家生物技術生態系統公司,其推出的AntiClastic? ASO平臺將主要序列的改進與核酸藥物的新型空間構象相結合,由此產生的AntiClastic ASO候選物具有更好的效力,促進了對目標RNA的傳遞,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與非預期RNA目標和炎癥反應的相互作用,從而獲得了卓越的治療指數。這個平臺廣泛適用于通過靶向中樞神經系統(CNS)、肝臟、肌肉、眼球等部位表達的基因來治療疾病。
除AntiClastic ASO外,公司正在擴展到其用于基因藥物的開發,通過與Alloy的抗體發現服務合作,將其ATX-Gx?轉基因人源化小鼠平臺廣泛提供給全球科學界,或用于合作伙伴各自的實驗室。
基于本次與武田達成的協議,Alloy 將利用其獨特商業模式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推進 iCAR-T/NK 平臺的開發,同時讓生物技術和制藥合作伙伴能夠更廣泛地使用該技術,以開發包括實體瘤在內的癌癥治療方法。
關于諾華在細胞療法的布局
諾華作為最早推出CAR-T產品的藥企,在2020年大幅擴展了其CAR-T產能。然而,此后Kymriah的銷售額未能進一步增長,諾華的大批產能也處于閑置狀態。
2023 年 4 月,傳奇和楊森與諾華簽訂為期三年的生產合同,根據協議,諾華將生產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以供中國以外的臨床試驗用藥。2024年3月,傳奇生物與諾華制藥簽訂的CMO協議也從臨床生產擴大至了商業化,有效期長達5年。預計諾華制藥將在2024Q3開始臨床生產,并于2025Q1開始商業化生產。
2023年11月,傳奇生物技術愛爾蘭公司與諾華簽訂了獨家全球許可協議,授予諾華在全球范圍內開發、制造和商業化LB2102和其他選擇性靶向DLL3潛在CAR-T療法的權利。諾華公司于2024年1月支付1億美元的預付款,還同意在實現特定的臨床、監管和商業里程碑后支付高達10.1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凈銷售額的分級分成。該產品的獨特設計將與諾華公司的下一代CAR-T細胞療法生產平臺相結合,有望在未來為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變革性的獲益。
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布局的細胞療法共20余種,類型涵蓋CAR-T、TCR-T、干細胞療法等。
關于武田在細胞療法的布局
許多大藥企都已經布局CAR-T療法,面對競爭,武田希望能彎道超車,與誘導多能干細胞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京都大學合作,利用京都大學領先的誘導多能干細胞(IPS)技術衍生的iCAR-T后來居上。iCAR-T 具有開發“現成”細胞療法的潛力,可提供一流的性能和增強的效力,且與自體細胞療法相比,制造成本顯著降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田在細胞療法布局20余款藥物,針對CAR-T的研究多處于臨床早期。
關于CAR-T療法的最新進展
CAR-T 細胞是經過基因改造的T 細胞,在細胞表面表達合成受體,通過識別特定腫瘤抗原來檢測和消滅癌細胞。CAR-T 細胞由胞外單鏈抗體片段、跨膜結構域和胞內T 細胞信號結構域組成。普通的T 細胞通過T 細胞受體(TCR)進行抗原識別,其依賴于抗原呈遞細胞以MHC 抗原肽復合物形式呈遞的抗原。TCR 與MHC 抗原肽復合物結合誘導細胞內級聯反應:磷酸化的TCR 招募細胞內第二信使提供第一信號,T 細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28、CD27、CD134、CD137 或ICOS)和APC 上的各個受體(CD80、CD86、CD137L 或 ICOSL)結合起來提供第二個信號。
與 T 細胞不同,CAR-T 細胞無需人類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體 (MHC) 分子即可識別癌細胞表面的抗原。因此,CAR-T 細胞比天然 T 細胞能夠區分更廣泛的靶標。從結構設計角度,CAR-T已經發展了五代。
第一代 CAR-T 細胞于 20 世紀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開發,這些CAR-T 細胞含有單鏈可變片段(scFv),對癌細胞上表達的特定抗原具有特異性。然而,第一代CAR-T 細胞難以增殖,不具備在體內持續存在的能力,且細胞因子釋放也不足。因此,第一代CAR-T 細胞僅對某些類型的癌癥具有有限的療效,并且對靶抗原表達水平低的患者無效。
第二代CAR-T 細胞是對第一代CAR-T細胞的改進有兩個結構域:胞外抗原識別結構域和胞內信號結構域。胞外結構域由單鏈可變片段(scFv)組成,它對癌細胞表面表達的特定抗原具有特異性。胞內結構域由一個共刺激結構域和轉導激活信號的CD3ζ 結構域組成。共刺激域可實現協同刺激分子和細胞內信號的雙重活化,使T 細胞持續增殖并釋放細胞因子,提高T 細胞的抗腫瘤能力。第二代CAR-T 細胞在治療血液惡性腫瘤方面表現出較第一代CAR-T 細胞更優異的臨床效果。
第三代CAR-T 細胞通過設計兩個或多個共刺激結構域,進一步增強CAR-T細胞的激活和增殖,從而提高抗腫瘤活性和持久性。這種設計已被證明可以增強細胞因子的產生并提高CAR-T 細胞的存活和增殖。然而,在一些早期臨床中,與第二代CAR-T 細胞相比,第三代CAR-T 細胞的實際療效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第四代CAR-T 增加了包含轉基因蛋白的活化T 細胞核因子 (NFAT)應答元件,其分泌的治療分子可以具有多種功能,例如增加T 細胞增殖、增強T 細胞持久性、克服免疫抑制或靶向腫瘤特異性抗原。
第五代CAR-T 則正在嘗試多種新技術,以解決前幾代CAR-T 的瓶頸。比如,設計雙靶向CAR,從而提升CAR-T 的特異性和療效,及降低耐藥風險;或通過將額外的膜受體和 T 細胞接合劑(例如JAK-STAT 信號域)整合到內域中,提供額外的信號傳導,從而改善T 細胞活化、增殖和持久性;或添加邏輯門控系統,提升CAR-T 細胞的特異性、控制其活性,或克服與傳統CAR 相關的局限性;而另一些嘗試則添加了包括自殺基因在內的開關,以便在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不再需要治療時清除CAR-T。
自2017 年以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批準六種CAR-T 細胞療法用于治療血液瘤。前四種是抗CD19 CAR,后兩種CAR-T 細胞產品針對B-細胞成熟抗原( BCMA ) 。
目前,已獲批的CAR-T 療法皆為高度定制化的療法,流程復雜,制備周期長,成本高昂。盡管相比傳統療法,CAR-T 療效顯著,但高昂的費用和漫長的等待時間是限制CAR-T 推廣的主要因素。針對生產成本,定制化生產難以產生規模化效應,而工藝的優化對成本控制的優化有限,開發通用型CAR-T 仍然是最可行的解決途徑。
CAR-T 的臨床優勢明顯,未來有望將迎來快速增長,至2030 年,全球CAR-T 市場規模預計達至218 億美元,2024 年至2030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2.1%。預計中國CAR-T 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030 年的人民幣289 億元,2022年至2030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5.0%。
參考資料
1、各公司官網
2、第一上海證券、國元國際
3、多肽圈、干細胞之家
感謝關注、轉發,轉載授權、加行業交流群,請加管理員微信號“hxsjjf1618”。
“在看”點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