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電動自行車以其便捷性、經濟性和環保性,成為廣大消費者日常出行的重要選擇。然而,隨著電動自行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一系列問題也隨之浮現,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違規改裝現象頻發、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等。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國家消防救援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電動自行車產品準入及行業規范管理的公告,明確自2024年11月1日起,對不具有有效認證證書的電動自行車將不予辦理登記上牌。這一舉措旨在從源頭上遏制不合格電動自行車流入市場,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為幫助消費者更安全、更放心地選購和使用電動自行車,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近日發出了一系列重要提示,并針對電動自行車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購電動自行車時,應選擇信譽良好、證照齊全的正規商家,并優先考慮知名品牌。這些品牌通常擁有更嚴格的質量控制和更完善的售后服務,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同時,消費者在購買時應仔細查看產品是否具有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標志和整車合格證,以確保所購產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電池是電動自行車的動力源,應關注電池的種類(一般為鉛酸蓄電池或鋰離子蓄電池)、容量和電壓等指標。電機性能影響騎行體驗,建議選擇功率適中、質量可靠的電機。電動自行車應具有腳踏騎行功能,這是安全的基本要求。剎車性能要好,剎車要靈敏、反應快。減震效果也很重要,前后減震的車型騎行更舒適。不要購買或委托他人改裝、拼裝的電動自行車,這些車輛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且不受法律保護。購買時記得索要發票和憑證,以便日后維修、維權。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經超3.5億輛,幾乎達到平均每家一輛二輪電動車。如今,為增加續航里程、提高行駛速度為主要目的的電動自行車非法改裝屢禁不止,這也導致了二輪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的增長速度在城市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據媒體報道,因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呈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有結果顯示,部分城市發生的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占所在城市事故總數的50%左右。
對此,中消協還強調了電動自行車的使用安全問題:消費者應嚴格遵守交通法規,佩戴安全頭盔,不闖紅燈、不逆行、不在機動車道內行駛,并避免酒后駕車或邊騎車邊撥打、接聽手機、觀看視頻。同時,建議消費者還應定期檢查電動自行車的剎車、輪胎、燈光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并定期到維修點進行專業檢查和維護防止接觸不良引起發熱或線路老化等安全隱患。
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約發生2000起電動自行車引發的火災,其中80%的火災都是電動自行車充電時引發的,致人傷亡的案例中,90%發生在門廳過道以及樓梯間等場所。
針對電動自行車充電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中消協特別提醒消費者要使用原車配套的充電器進行充電,并避免在公共門廳、疏散通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和人員密集場所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自行車或充電,不要攜帶電動車乘坐電梯。這些措施旨在防止因充電不當而引發的火災等安全事故。
業內人士表示,電動自行車行業的規范管理和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提升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政府的嚴格監管下,企業的自律和消費者的理性選擇共同作用,才能構建一個安全、有序、健康的電動自行車市場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