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將天空抹拭得潔凈,陽光又為它添上耀眼的光暈。辦公室外,車水馬龍,疾馳而過的胎噪聲、不耐煩的喇叭聲、時不時尖銳的人聲、窗前探出的枝頭上鳥兒的鳴叫聲,拉開了每天忙碌的序幕。
辦公室里,彭法官正端坐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多年來的伏案工作,讓正值壯年的他后背已微微彎曲。忽然,一通急促的電話聲驚動了窗前高歌的鳥,振翅迅速飛走。電話剛接聽,那頭便傳來熟悉的聲音:“彭法官,我現在在法院門口。”
是他剛辦理完的一起執行案件的申請執行人。“咦,他的案件不是6月底剛執行完畢了嗎?怎么又來找我?”彭法官有些狐疑,卻聽到熱情洋溢的聲音再次響起:“彭法官,我是來送錦旗的。一面錦旗不夠表達我的謝意,我可帶了兩面哩!”
事情還得從十多年前說起。中廣公司(化名)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2010年與孝感某單位簽訂委托代建合同,為該單位建設宿舍樓,但工程竣工之后,某單位尚余部分工程款未給付。于是,中廣公司于2020年將該單位告上法院。經孝感中院和湖北高院一、二審,判決某單位向中廣公司支付下欠工程款和逾期利息共計3000余萬元。判決生效后,某單位盡管支付了1500余萬元工程款,但仍下欠部分工程款和利息共計2000余萬元。該案進入執行程序。
彭法官正是這起案件的執行法官。
“政務機關作為被執行人的案件,不好執行。”彭法官搖搖頭。案件立案后,彭法官第一時間通過執行網絡查控系統查詢到被執行人在銀行設有三個賬戶,余額共計800余萬元。
“如果一次性凍結三個賬戶,該單位勢必將癱瘓。”由于該單位的特殊性,在和申請執行人的共同商量下,彭法官凍結了其中一個賬戶,既不影響被執行人的正常工作運轉,又能保障申請人的部分利益得到兌現。
“我們采取循序漸進的劃扣策略,半年時間內先后三次將該單位下欠的剩余工程款分批劃扣給申請人。”彭法官回想起那段時間,他頻繁奔走于雙方當事人,既要平息申請人的怒氣,又要安撫被執行人的怨氣,為了兩全其美的執行策略絞盡腦汁。但好在策略很成功,他皺起的眉頭稍稍舒展了開,“雖然不容易,但雙方當事人還是很配合法院工作,尤其是申請執行人能理解執行的不易,能認同我們的執行方案。”
工程款順利劃扣發放,但“革命尚未成功”,執行還在路上,超1000萬元的利息成了彭法官的“心頭病”。
“彭法官,同樣是機關單位,你知道財務審批程序有多繁瑣嚴格。”某單位財務負責人面露難色,“利息這么多,既然不是工程款,就師出無名,上級主管部門沒有明確處理意見,我們這個錢就沒辦法出。”
一聽說執行可能陷入停滯,申請執行人不樂意了,揚言道:“堂堂這么大單位,竟然失信于民!我要不到這錢,我天天在門口拉橫幅!”
一面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面是機關單位的確有難處,二者如何兼顧,考驗著執行法官的法學素養、價值判斷和執行藝術。
執行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在人民利益面前,沒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只有全力以赴。
彭法官立即向上級法院匯報,請求省法院督促、協調被執行人上級主管機關推進其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同時向市委政法委、市信訪局等部門專題匯報該案進展情況,構建聯合督促履行機制,全方位督促履行。
2023年12月,省法院就此事向某單位上級主管機關發出司法建議,該上級主管部門迅速組建專班對接此事,責成某單位確定最終履行方案。
“依托上下溝通、府院聯動機制,在省法院、被執行人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市委政府的關注支持下,今年6月,雙方達成執行和解意向。”彭法官笑道,“有了上級主管部門的明確意見,被執行人主動擔當履行義務,在限期內將余款支付到位。”
隨著案件的圓滿落幕,10月30日,申請執行人中廣公司負責人揣著兩面錦旗,鄭重地交到了彭法官手上。
“多虧了你,我才能這么快這么順利拿到案款!”申請執行人向他豎起了大拇指。彭法官接過錦旗,不好意思地抿緊嘴唇,鏡頭里,他挺直略微彎曲的后背,目光如炬,堅毅的眼神似在訴說著對“公正執法”的不懈追求。
法諺有云,“執行乃法律之終局及果實也。”“命令對于判決迅速執行,乃善良的法官之任務。”將“紙上權益”兌現成人民群眾的“真金白銀”,孝感法院執行人肩負職責、勇于擔當,始終奔赴在為人民執行的路上,努力讓公平正義看得見、信得過、實現得了。
來源:陳誠
編輯:李潔
審核:郭嘉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