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如此特別,我又怎會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
它是香港中秋檔票房冠軍,因為宣發聲音太小,被默默忽略。
其實預告片也夠精彩了。
道具組、編劇組、“世界上最貴的消費是愛情”、“情緣詐騙”……
港版《孤注一擲》?
但最終成就的,是國產銀幕難得的,讓人心動的愛情佳作。
看看豆瓣評價。
7.5分也是近期國產愛情片的高分所在了。
52歲的富婆女名醫余笑琴(吳君如 飾),和26歲的無業男主,也是騙子集團新人少年(張天賦 飾)之間的手機軟件網戀,在觀眾的上帝視角下,某些時候,是很可笑的。
兩人的互聯網虛擬人設,分別是25歲的女護士Linda,和55歲的喪妻失語法國工程師。
電騙初哥少年君生澀地敲著鍵盤,假裝55歲儒雅大叔。
郵寄浪漫小禮(廢)物,為第三世界的民眾送牛(P圖)。
在熊熊烈火中拯救了小孩全家(P圖)......
晉江文學都不敢編這么狗血的情節,在歷盡世事專業人士,52歲的精英富婆這會奏效?
會。
因為,那個來自法國的浪漫小廢物空瓶子,裝著的是,情人深山露營,那一刻深深思念她的心情。
因為,每天說“早安午安晚安”,就會訓練一個人對你產生依賴。
因為,在她最甜蜜的時刻,給她一個冷漠的延時的回應,就會讓她蕩到谷底,逐漸失控……
那些打定主意走“大女主”路線但深夜不由自主陷入寂寞emo的女生,就沖這些“情感詐騙深入心理指南”,都給我進影院。
你未來潛在的完美敵人,已經送來了全面的自我剖析、組織結構、拆解攻克說明書。
很。
男主角“少年”和余笑琴之間,從一開始,連同框都沒有。
他們之間的聯系,只有手機。
少年君,他之所以成為詐騙集團的一份子,是因為一次青春的迷茫和失意,貧窮、被同齡女友甩、分手的時候還貼臉教育“不要幼稚”。
在詐騙余笑琴的過程中,信心破碎的他發現,這世界上有一個人——
她的全部喜怒哀樂,她無條件的信任,以至她的愛,真的可以交給他。
那種被相信的感覺——
“最后你自己都控制不住。因為,不僅是你挑了角色,也是角色挑選了你。”
說出那么偉大臺詞的,是整個詐騙集團的核心人物,瓊姐。
一個以戀愛熱度維系生命的女人,曾經的電視臺王牌編劇。
她所引領的詐騙集團,做個專屬網頁,P點圖,上Ins調查分析當事人經濟情況,屬實也沒有什么高科技。
有的,是她高超的對戀愛的理解,甚至哲學觀。
“你在這里學的,是掌握人性。出了這道門,你想干什么,都會成功。”
“你擔心以后失業?請問,會有一天,全世界女人對愛情都不幻想嗎?”
余笑琴,經歷喪夫,過了平靜如水毫無波瀾的兩年,某個深夜,打開了自己從來置若罔聞的交友軟件。
一開始她只想惡作劇,甚至會偷自己診所25歲護士的頭像騙人。
她跟對方說的第一句話,其實是對亡夫根植心底的懷念——
“你還記得,對方和你說的最后一句話,是什么嗎?”
她結婚太久了,久到心情已經不會再有任何悸動。
久到談妥離婚時,她氣得砸下花瓶,丈夫一直對著她笑,她卻不知道為什么。
“你到底在笑什么?”
電影在進行了三分之二的時候,忽然回答了這個問題。
那是我一下淚奔的時刻,也是想幫這部電影寫這篇自來水推文的原因。
大家還是自己進影院看。
對余笑琴而言,她愛上了手機那邊的“55歲法國工程師”。
對她而言,人生中該有的都有了,喪夫無子,衣食無憂。
她在詐騙集團的各種套路下,付出了一些資產,不多,畢竟,她是一次出診可以賺十萬的印鈔機。
她也的確得到了久違的心動,莫名的,劇烈的,情緒波動與起伏。
少年由良心和愧疚開始,進而,看到了那一點,被在乎、被重視的“真”。
他慢慢變成了《色戒》里的王佳芝,按照欺騙和迫害的路徑前行,心卻已經期待掌控。
期待掌控,就會帶來失控,人總被自己想控制的,控制住,不是嗎?
他開始按捺不住要隱身遠赴和她的異國約會,只為親眼去看她一眼,陪伴她走一段路,甚至相互依偎一小段溫暖的時光。
故事的結局是怎樣?
余笑琴有沒有見到“55歲法國工程師”的真面目,見到后能接受嗎?
少年能承受夢幻的愛情,真的落地到生活嗎?
還是那句話,這一切,留給觀眾,自己去影院看。
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它很好地臨摹了“最心動的戀愛是一種突破禁忌”。
剛開始手機雖然在少年手里,但很多人會幫他排練臺詞,告訴他對話攻略,他什么時候開始對手機對面的人,有所心動?
是他單獨掌握手機,甚至以“少年人格”向對方發問的時候。
兩人首次接通手機,是二人最失意孤單無助的當下,余笑琴在浴室重重滑倒,少年失去了唯一的家園。
少年頭上的雨水,對應著余笑琴臉上的淚痕。
手機接通,二人始終沒發一言,只伴隨著對方呼吸與心跳聲入眠。
那一刻,陪伴余笑琴的,不是虛擬人設,是那個脆弱的少年。
而這種無聲的拉扯,對于余笑琴而言,也許比身體交匯高潮迭起,更加刻骨銘心,余味綿長。
余笑琴從沒有愛過少年,對她而言,少年是徹底的陌生人,她短暫愛上的,是那個“55歲完美法國工程師”人設。
但,我相信,余笑琴和少年之間,確實存在過某種羈絆。
這是兩個都市寂寞人,在共鳴彼此的孤獨。
他對她的守護,更像是由衷的感激,感激在她的陪伴下,自己成為自信的人。
他對她回報的,是超越利益的善意。
余笑琴對“法國工程師”的愛里,有太多孤獨的投射,是求而不得太久的干涸。
電影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旅行圣地,札幌。
這是余笑琴和亡夫蜜月旅行的地方,也是少年通過背景調查,安排“法國工程師”和余笑琴“初次見面”的地方。
少年當然不敢露面,卻貼心地安排了司機和行程。
深陷情關的余笑琴,本應該甜蜜享受愛人的安排。
但事實上,一整天她心里想著的,滿滿的全是她已經過世的丈夫。
她去了照相館,取回當年二人同游札幌的合照。
重游故地,她忽然明白了和丈夫最後一次見面時,他被她狠擲花盆,為何卻在開心地笑。
那一瞬間,我的心真的被擊中。
多年後丈夫還是牢牢地記著,一如他當年所承諾,他沒有忘記。
忘記的,其實是余笑琴。
那個夜里,余笑琴在啤酒里加鹽巴,一口喝下繼而崩潰痛哭。
她真正的愛情,被歲月洗滌、成就、無情遺忘;成為習慣,永不消失。
終歸是回來了。
從某個角度,很難評價《我談的那場戀愛》。
說它反詐,它描摹了一種錯位的心動,說它寫愛情,好像又有點政治不正確。
包括那個瓊姐,導演了那么多拙劣的悲歡離合,最后卻穿著婚紗,沖進辦公室解決問題。
哦,原來她沒有騙過自己。
電影的高級就高級在,在華語大銀幕愛情片,動不動只能回憶校園戀情,或者大段念著不知所云的詩對白,甚至為虐而虐的時候。
《我談的那場戀愛》,幾乎沒見過面,更別提接吻上床的兩個人,卻共同詮釋了某種愛情的樣子,就是它的無法界定,它的游移曖昧。
“在某合照中 源頭尋軌跡
霧里望鏡花 荼蘼藏水滴
沒有實相的 信就有
沒棄守 我就有自由 來自我享受
愿你安好 愿我也安好”
片尾曲《筆友》放給大家,戲里男女主年齡差26歲,實際生活里兩位演員,吳君如張天賦差31歲。
兩位演技大放異彩,尤其吳君如,光彩奪目。
《我談的那場戀愛》,進電影院,去相信一次,不可能相信的戀愛。
觀影團
“伊姐看電影”線下平臺“伊姐觀影團”,至今為止組織200多場官方授權的電影首映禮、超前點映,想免費參加明星首映禮,得到正版的限量周邊,獲取專屬的文旅精品優惠嗎?
點擊小程序注冊會員(“伊姐觀影團”報名活動唯一途徑,唯一途徑,唯一途徑)。每日簽到領積分,兌換私家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