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檢校共建”機制,推動法學理論研究與檢察司法實踐相融互促,2024年11月13日上午,臺江區檢察院與福州大學法學院舉辦檢察理論調研輔導會暨檢校研學專題研討會。福州市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四級高級檢察官林建斌,第一檢察部副主任、一級檢察官林應輝,福州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李辭,副教授呂曉剛,臺江區法院民一庭副庭長李潔淼,臺江公安分局法制大隊長嚴祿及臺江區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林丹紅,院領導及部分干警參加本次活動。
檢察理論調研輔導
福州大學法學院院長助理、副教授李辭以臺江區檢察院青年干警撰寫的三篇調研文章為例,為臺江區檢察院青年檢察干警作了精彩又務實的檢察調研提升專題輔導。
李辭教授強調了選題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并提倡在論文中加入實證研究,提高樣本的代表性,拓寬理論研究視野,以理論研究為檢察工作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
檢察實務專題研討
以臺江區檢察院在構建民商事案件涉罪線索法律監督模型中發現的涉罪被“駁回起訴”案件程序推進問題展開,聚焦“刑民交叉案件的移送標準、程序銜接與權利保障”主題,公檢法機關分別從實務角度出發,介紹了刑民交叉案件移送標準、程序流轉銜接,提出了辦案面臨的疑難問題和程序障礙。
福州大學法學院和市檢察院研究室、第一檢察部與會代表從不同的角度對統一移送標準,規范程序銜接,強化當事人訴訟權利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專業指導意見和建議。
臺江區法院民一庭副庭長 李潔淼
針對刑民交叉案件信息反饋不夠及時,難以跟進刑事案件的具體偵辦過程,法院與公安機關日前建立了聯系人制度,通過聯系人對個案的偵辦情況進行跟蹤了解。但實踐中仍存在跟進和移送通道不暢通等問題。下一步,希望司法機關強化刑民交叉案件的溝通,促進案件信息共享及時化、制度化,以便全面掌握案件的進展情況,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福州市公安局臺江分局法制大隊長
嚴祿
由于民事糾紛和經濟犯罪案件在性質界定上較為困難,在立案時需要達到相應的標準,公安機關在審查時需要進行大量的調查取證,同時存在以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的擔心,希望法院在移送過程中能更明確指出涉嫌犯罪的具體事實和罪名,并進行初步調查取證,以提高整體效率。
福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呂曉剛
民商事案件和經濟犯罪交叉在實踐中表現多樣,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實際上是啟動了一個民事程序向刑事程序的轉軌。在這一過程中,部門間的工作溝通和聯動協調是解決程序問題的重要方式。今天公檢法機關以專題研討會的形式共商優化程序銜接和強化當事人權益保護對策,充分體現了司法為民的理念。
福州市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四級高級檢察官 林建斌
熱點話題研討是一場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理論與實踐相互碰撞相互促進的活動,應服務于解決辦案實踐問題,服務于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推動重難點問題理論研究提升。今天的這場活動既有理論高度又能落腳于實踐,對提升辦案質效,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有重要意義,希望與會的臺江區公檢法機關能夠加強研討成果轉化,以高質效辦案踐行為民司法。
臺江區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林丹紅對研討會作了總結。她提出,今年6月最高檢在長春召開全國檢察理論研究年會上,強調一體深化檢察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持續深化檢校共建,增強檢察理論研究的權威性、影響力。此次專題研討會公檢法機關和高校學者齊聚一堂共話刑民交叉案件程序優化銜接與當事人權益保障,充分體現了司法為民的理念,實現了司法理論研究、司法實務的“雙向奔赴”。
下一步,要充分利用檢校共建平臺,豐富學習方式,借智借力加強檢察為民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更加有力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繼續充分利用檢校共建平臺,加強公檢法的溝通聯系,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研討會的成果轉化為優化聯動協作的實際行動,轉化為更具創新性、可操作性的實踐經驗,以高質效辦案踐行司法為民理念。
發送 | 臺江區委政法委、臺江區人民檢察院
編輯 | 臺江區人民檢察院 黃思明、蘭寧
審核 | 臺江區人民檢察院 程 明
臺檢在線
即可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