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整個手機行業驚嘆的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三折疊屏手機的熱度尚未消退,11月20日,華為官方又官宣了即將上市的Mate X6的預訂海報,一年多款折疊屏手機產品的上市,足以顯示華為在折疊屏手機領域構建起的足夠強大的技術領先性。
用戶和市場也給華為折疊屏給予了足夠的肯定,據BCI研究通信的最新數據顯示,自2020年起,五年來華為折疊屏年均市場份額達到了50.74%,成為這一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或許在未來,在折疊屏領域,只有華為折疊屏和others兩個陣營。
五年產業實踐,華為折疊屏終成行業引領者
11月19日,市場調研機構Cinno發布了2024年Q3折疊屏手機市場調研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華為折疊屏產品銷量達到了112萬臺,同比增長97%,特別在萬元以上市場中的占比攀升到了85%。這個數據,對普通用戶來說,或許感受不大,但對于其它四五家手機廠家和整個行業來說,這一市場數據表明,其他廠家只能在那逼仄的15%市場份額廝殺,市場的殘酷性不言而喻。
自2019年華為發布其首代折疊屏手機Mate X以來,經過五年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華為折疊屏為用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基于手機但超越手機的使用方式,也成為了這一細分領域真正意義上的王者。同時受華為折疊屏技術的影響,無論是哪個廠家,或多或少都從華為折疊屏手機上得到了啟示,華為以自己的技術完善了這一產品形態的技術架構,同時也推動了這一品類的逐步成熟。
從折疊屏手機發展歷史看,在華為Mate X出現之前,盡管也有廠家推出了折疊屏產品,但從用戶的使用體驗上看,這些產品基本上都處于工程樣機的階段,在實用性上甚至不如普通手機。華為在Mate X上首次推出的“平行視界”的交互方式,極大地提升了折疊屏手機的實用價值,同時也成為各個廠家折疊屏手機競相模仿的交互方式。
Mate X是一款具備劃時代意義的首開先河產品,讓折疊屏手機從概念走向了實用。隨后的幾年里,華為折疊屏手機不斷進步,從Mate X2、Mate X3、Mate Xs,到Mate X5,華為不斷探索折疊屏手機領域的技術方向和應用場景,讓折疊屏不僅變得更輕、更薄;而且在應用拓展方面,華為利用鴻蒙系統的軟總線技術,實現了應用的智能化適配,完成了手機和平板兩個生態的極致融合。
2024年9月發布的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是整個手機產業一次顛覆性、革命性的技術創新,足以改變未來產業的發展趨勢。從產品形態來看,手機產品第一次實現了手機和平板形態的完美融合,讓折疊屏手機在重量、厚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屏幕的可用空間和使用效率與平板電腦達成一致。這不僅僅是屏幕變大這一外在形態變化的簡單邏輯,實際上要達到兩種產品形態的融合,要實現材料、結構、系統散熱及應用生態等多方面的技術突破。
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的出現是一道分水嶺,從此之后,折疊屏手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手機形態和平板形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成為這一領域的技術方向。
2024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產品有望突破1100萬臺的銷量,市場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在這一細分市場,華為折疊屏手機不僅是技術的引領者,而且成為市場的真正主導者。
從技術創新到應用拓展,華為構建了折疊屏產業生態
9月份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亮相,市場火爆,超出預期。但一些不太了解手機產業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專家”跳出來說,華為三折疊屏手機創新不足,果真如此嗎?
表面看來,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是將原來行業通行的兩折疊擴展到了三折疊,但要實現在重量、厚度不增反降的條件下,所需要的技術研發和技術創新遠比傳統手機要難得多。
從折疊屏的手機結構來看,這種創新主要表現在空間設計、新材料創新及系統生態帶來的應用價值方面。
在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的制造方面,華為將折疊屏展開狀態下的厚度做到了3.6mm(4.75mm),折疊狀態下僅為12.8mm(iPhone 16 Pro的厚度為8.25mm),放眼整個手機行業其都是一種難以實現的突破。
事實上,早在此前華為在Mate X3和Mate X5研發過程中,就開始了屏幕材料方面的研發,在100多種材料中找到高透聚硅氧烷材料,新材料可以達到超過92%的透光率和小于1%的霧度,全面提升了華為“非牛頓流體”材料的質量,這種新材料在華為折疊屏手機的應用,讓其在抗沖擊性、柔軟度以及透光方面都優于同行。
到今年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三折疊屏手機上,華為引入了超維折疊有機材料,進一步提升了屏幕的剛性和柔韌性,讓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表現更為優秀。
為了實現更輕更堅固的機身,華為在傳統高強鋁合金里引入了一項顆粒增強鋁基復合工藝,同時在材料里加了一些微顆粒,使這種名為“金剛鋁”創新材料打造的機身在抗壓強度上得到了大幅提升。實現密度減少38%,屈服強度提升33%,新材料的使用給華為折疊屏結構設計減重創造了基礎條件。
在折疊屏核心鉸鏈部分,超精密天工鉸鏈的技術突破,不僅帶動了整個行業在鉸鏈設計方面的進步,同時讓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在內外折疊時達到了完美的平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的每次開合,不僅平順流暢,而且展開后平整性和穩定性表現優秀。。
材料方面的創新給結構設計方面帶來了技術支撐,在僅有1.9mm厚度的電池支撐下,華為在手機設計方面的空間設計理念和工程體系的優勢得到了極大的釋放。相對于手機廠家傳統基于元器件的設計,華為在折疊屏手機的設計上,建立的空間設計理念和流程,從產品終極形態和某一種結構開始,然后通過研發適合于產品的材料和元器件來達到產品形態要求,具有很強的產業領先性。
在應用拓展方面,華為是第一個把“平行視界”這種最有價值的應用體驗帶給用戶和行業的廠商,同時在生態建設和應用適配方面,華為也基于折疊屏形態構建起十分完善的生態體系。
在應用適配方面,一方面華為開放了相關折疊屏的系統能力,讓開發者能在第一時間適配相關的折疊屏應用;另一方面,華為利用鴻蒙系統的軟總線技術,通過交互界面的原子化,系統性對所有應用進行智能化適配,構建起了華為折疊屏的應用生態。可以說,在折疊屏領域,華為折疊屏手機的應用適配與安卓系產品,是有代際差別的。
從基于折疊屏手機的空間設計,到各種新材料創新、鉸鏈結構創新,再到應用生態系統的建立及智能化交互適配,華為構建起了折疊屏手機的整體生態系統,華為折疊屏基于融合平板和手機形態和應用系統,真正奠定了在折疊屏手機的領先的技術領先性。
即將面市的Mate X6或將再次改變折疊屏未來
在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上市后,刀客在與行業討論時,就曾認為,以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所擁有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空間設計能力,新一代的華為手機,無論是即將面市的Mate 70系列還是Mate X6,華為手機都將帶來再次改變行業的技術浪潮。
11月20日,華為新一代折疊屏手機Mate X6開放了預訂信息,也揭曉了“廬山真面目”,但從官方零星的信息中與外界討論中,不難看出透出了Mate X6革命性的特征。
以目前極少的信息推測,Mate X6的厚度大致在8mm左右,這可能要比iPhone 16 Pro還要薄。如果考慮到華為近幾年在折疊屏領域的技術研發,Mate X6極有可能在結構和新材料的應用還有更多的創新,這也就是說,新一代的華為折疊屏Mate X6,在外面形態上,要比普通的直屏手機要更加輕薄。
在用戶體驗方面,Mate X6大概率要搭載純血鴻蒙——HarmonyOS NEXT,新系統中的Harmony Intelligence將為Mate X6提供全局AI能力,形成系統級AI,這將為Mate X6無論在平板形態還是折疊狀態,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化驗。
從預訂信息的海報看,在外觀設計方面,Mate X6不僅傳承了華為折疊屏手機家族式設計語言,而且加入更時尚的設計元素,整體氣質更加時尚、精致、高端。
從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到Mate X6,或許預示著折疊屏手機的技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技術發展,在應用方面隨著系統智能化能力的增強,智能化適配徹底解決了平板狀態下應用難題,這將極大地提升用戶的交互和應用體驗。可以說無論是從已經上市的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來看,還是即將面市的Mate X6的信息來看,折疊屏手機已經越過了從少數群體體驗性產品到普通用戶大規模使用的常規產品的跨越。從市場層面來看,2024年折疊屏手機在國內市場的銷量或將接近1100萬臺,樂觀估計,以目前折疊屏市場100%的增長率來看,至2025年,市場滲透率可望達到10%左右,繼續成為手機行業增長最快的品類。
Mate X6值得期待,也許這是折疊屏領域又一次行業創新。回顧華為折疊屏手機發展的歷史,從第一代Mate X的出現,到目前的華為Mate XT 非凡大師,華為一次次更新著折疊屏“輕薄可靠+全能”技術標準,或許隨著Mate X6的亮相,華為將再次為整個行業發展注入強力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