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村,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下轄村,東臨上岙村,南為慈湖中學、慈湖,西鄰勤豐村,北靠八面山。村委會駐大池頭,村以慈湖得名。轄大池頭、小岙、石苛子、姜家岙4個自然村。據《慈溪縣志·舊跡居址》記載,早期居民源自元代,后又有四川、溫州等外來人員定居于此。1950年7月屬孝東鎮;1951年8月屬慈城鎮;1954年10月劃歸余姚縣;1959年1月為慈城人民公社慈湖大隊;1960年10月劃歸寧波市,隸慈城鎮;1983年改為慈湖村。轄區內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姜家岙石翁仲,市級文物保護點慈湖遺址、闞山摩崖石刻,區級文物保護點時家、貞社舊址。
慈湖村委會
慈湖禮堂
大池頭自然村,村民原主姓時,現保存有時家古建筑群,占地面積上千平方米。因村南有一口大池,故名。
不知是不是上面這口池塘?
時家,位于慈湖村大池頭自然村,明代建筑,江北區級文物保護點。
時家,現存建筑座東朝西,由臺門、前、中、后三進、兩廂樓和邊樓組成,總體布局呈“日”字形狀的四合院。
時家
臺門朝西,單開間,為八字墻門。
八字墻門上的磚雕
時家前四合院
時家后院
時家已有部分房屋倒塌
時家北側圍墻
北門
大池頭自然村古井
古井
石苛子自然村,村民主姓劉、張,民國時期從溫州遷此。村莊前原有一只大石元寶,故名。
小岙自然村,因村在山谷最小的山岙中,故名。舊統稱姜家岙。村中有民國二十三年(1934)民國政府撥款建立的小洋房,名貞社。
貞社,位于慈湖村小岙,整體建筑座北朝南,是一幢磚混結構中西結合的洋房。貞社舊址,為江北區級文物保護點。
貞社,建造資金全由國民政府撥款。房前場地寬敞,原有長方形池塘,四周圍墻,大門朝東,貞社小洋房自建成之后,一直托慈湖中學看管。1945年8月,抗戰勝利,慈湖中學校長胡繩系選定在貞社為學校復學,原華東化工學院教務長、地下黨員嚴沛霖和原寧波首任副市長翁心惠都在此任過教。
貞社舊址
貞社舊址
姜家岙自然村,村內有翁家、王家、沈家等小地名。明代中期姜錦遷入居此。岙中因姜姓世居,故名。南宋郡馬林琮墓,葬于姜家岙。
姜家岙自然村
右側應該是原慈城磚瓦廠
靈應廟,里面有姜家岙石翁仲保護碑。
姜家岙石翁仲,為宋代懷王郡馬林琮墓前石雕,江北區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已毀無存,僅存墓前石雕,文臣2尊,武士2尊,石虎2尊,石羊2尊,殘馬1尊,現遷入朱貴祠。
參考資料:《寧波市江北區地名志》、《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