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數(shù)字化簽約的需求也日益增長。電子簽可以讓用戶通過手機等設備隨時隨地完成合同簽訂等操作,相比傳統(tǒng)簽約方式,電子簽有效降低了合同的簽約成本、縮短了簽署時間,極大提升了簽約效率。但是沒了“白紙黑字”的借條,僅簽訂了“電子借條”,法院會認可嗎?它的效力究竟如何?
0 1
案情簡介
王某與張某系朋友關系,王某因生產經營需要,通過支付寶向張某借款共計100000元。2022年5月7日,王某與張某在微信小程序“騰訊電子簽”平臺簽訂電子借條,雙方就身份信息、借款金額、借款利率、還款時間、糾紛管轄地等進行了明確約定,同時在電子簽章處簽名。借款到期后,王某久拖未付,張某多次討要未果遂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王某償還借款本金100000元及利息。
0 2
法院審理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對電子借條這種新型證據(jù)進行了研究,并通過使用“騰訊電子簽”小程序,了解到簽訂電子借條需經過借貸雙方當事人進行人臉識別、核驗真實身份后才能完成。簽署完成的電子借條依托區(qū)塊鏈存證技術,確保不可篡改,并且可以通過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對簽章的算法及狀態(tài)進行核驗。整個電子借條的簽署流程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guī)則》的要求。
最終,法院通過電子借條、轉賬記錄、微信聊天等證據(jù)的綜合認定,依法判決王某向張某償還借款本金100000元及利息。
法官說法: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子合同逐漸普及。電子借條作為數(shù)字時代的新型產物,在形式上區(qū)別于傳統(tǒng)“白紙黑字”的書面借條。在使用第三方網(wǎng)絡平臺、小程序簽訂電子借條時,應注意選擇安全可靠的平臺,了解對方是否有實名認證、簽訂的借條是否有區(qū)塊鏈存證技術等信息,以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十四條規(guī)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二十條規(guī)定:電子簽名人向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申請電子簽名認證證書,應當提供真實、完整和準確的信息。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收到電子簽名認證證書申請后,應當對申請人的身份進行查驗,并對有關材料進行審查。
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簽發(fā)的電子簽名認證證書應當準確無誤,并應當載明下列內容:(一)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名稱;(二)證書持有人名稱;(三)證書序列號;(四)證書有效期;(五)證書持有人的電子簽名驗證數(shù)據(jù);(六)電子認證服務提供者的電子簽名;(七)國務院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規(guī)定的其他內容。
《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guī)則》 第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作為證據(jù)提交的電子數(shù)據(jù)系通過區(qū)塊鏈技術存儲,并經技術核驗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該電子數(shù)據(jù)上鏈后未經篡改,但有相反證據(jù)足以推翻的除外。
來源:河東法院 山東高法、廣西高院
編輯:劉泳敏
審核:梁東波∣覃顯蕓
-關注岑溪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