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椒醫學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研究方案中「關鍵實驗技術(手段)」的系統性學習和理解,將極大提升你對研究方案的把控能力和設計能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以不變應萬變。
例如你知道 WB 的實驗目的是什么嗎?難道只是檢測表達水平?那么 WB 能定量計算蛋白豐度嗎?如果能那為何又有 ELISA 這種技術?
技術之間有互補性
技術之間,是相互互補的,又不可替代,這需要進一步地理解和學習。理解關鍵實驗技術(手段)的原理特點和實驗目的,和可能的實驗結論,有助于研究方案的創新和優化。
給大家進行了總結,有不足之處請在留言區留言,協助我們更正:
1. 檢測 RNA 分子在組織和細胞空間分布和表達豐度的技術:活細胞動態 RNA 成像技術、單分子 RNA FISH 原位雜交、多分子 RNA Scope 原位雜交技術、細胞核-細胞質分離結合 qPCR、單細胞測序技術、空間轉錄組技術、Northern blot、dot blot 等等;
2. 檢測蛋白分子的空間分布和表達豐度的技術:免疫熒光、免疫組化、細胞核-細胞質分離結合 WB、GFP 標簽融合蛋白示蹤技術、空間蛋白質組學等等;
3. 檢測 DNA 拷貝數、突變與否的技術:FISH 原位雜交、qPCR、基因組測序等等。
4. 檢測某蛋白分子總的表達量(不含空間信息):ELISA 技術(定量)、western blot 技術(半定量,不準確);
5. 檢測某蛋白分子的分子量大小(不含空間信息):分子篩層析法、western blot 技術、雙向 2D 電泳、質譜分析等等;
6. 檢測某蛋白分子的高級結構信息:蛋白結晶后冷凍電鏡解析高級結構、分子對接分析等等;
7. 分子表達干預技術:分子克隆操縱表達技術、病毒載體過表達或者敲減表達(shRNA、siRNA)、點突變技術、CRISPR 敲除或者敲入技術、CRISPRi 沉默技術、功能區分段(truncate)敲除技術、靶蛋白小分子抑制劑或者單抗抑制劑等等;
8. 體內水平探索分子功能:類器官、PDX 模型、裸鼠皮下成瘤、各種 XXX 疾病動物模型、活體成像技術等;
9. 細胞功能探索:細胞增殖、細胞周期檢測、細胞衰老、細胞干性、細胞分化、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炎癥風暴、遷移、侵襲能力,表面受體表達等等;亞細胞結構的囊泡和細胞器的分離和電鏡影像學觀察;
10. 分子間互作實驗方法:RNA、DNA、蛋白之間的互作分析技術如下圖;
11. 新疾病分子、通路的尋找: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全轉錄組測序、生物信息學分析等等;
關鍵技術上,也要量力而為,一定要符合本單位的硬件技術設施定位,且不可為了新而新,寫一些天馬行空,脫離實際的技術手段上去,評審專家也會提出質疑。
2023 年度國自然醫學部 50 大科研熱點中標數統計如下:
如果大家想進一步與同行、國自然資深講師交流,并獲取一手動態和熱點方向,可以加入「國自然基金撰寫交流社群」哦。群內也會定期為大家分享優質課程、撰寫經驗、模板資料等。
因加群火爆,達到 200 上限后無法直接進群,
麻煩先加小助手企微再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