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正題前,先問問大家:
如果當初買的商品房,將來變成保障房社區,你能接受嗎?
不管你的回答是什么,官方下場回收存量新房這件大事,各位都必須要關注!
01
小戶型現房樓盤請注意
昨天下午,廣州安居集團正式發布公告——
將在全市范圍內收購滿足90平米以下的存量商品房作為保障房。收購采取開發商自愿報名的形勢,有意參加者可于11月18日至12月18日期間報名。
報名的項目,需要符合以下條件:
1??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房源,已取得竣工聯合驗收意見書,即是一手現房。
2?? 項目周邊交通便利、配套設施較為齊全,可以理解為位置不能太偏僻。
3??資產負債和法律關系清晰,房源權屬清晰可交易,不存在查封登記、異議登記等限制,不存在抵押等權利限制的。
4??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下,優先選取整棟或整單元未售、可實現封閉管理的樓棟項目。
要同時符合以上條件的市區+小戶型+現房樓盤,真的不多,指向還是蠻明顯的。
有條件報名的項目(僅作參考,具體請以官方消息為準),譬如廣xxxxx府、金xx上、遠xx成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公告并沒有透露具體收購數量、總額、單價等具體細則。
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根據數據猜測一下——
圖源:中國廣州發布
根據克而瑞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末,在廣州的一手住宅庫存中,90平方米以下的房源共有39018套,占全市新建商品房庫存的29.8%。
其中,增城區數量最多,共有12916套,白云區和花都區各有5000余套。
另外,考慮到政府會是低價、成本價收購,開發商報名則是沖著清庫存、緩解資金壓力的需要。
預計主動遞表的項目,不會是熱銷盤,戶型設計可能存在過時、得房率低等等銷售抗性。
剛需剛改買家們,不妨對口入座,想想自己的小區有沒有這樣的特點。
02
為什么都想遠離保障房
回到開篇那個問題,你介意嗎?
說實話,人都是自私的。
大家都希望老百姓住有所居,保障性住房可以盡快普及開來,但絕大部分人卻不愿意自己買的房子,跟保障房混在一起。
一方面是受刻板印象的影響,擔心跟保障房業主住一個小區會有矛盾,譬如大家生活觀念不同等等。
當然,我也說了這是刻板印象,是貼標簽。
但不妨礙這些老舊思想,潛移默化影響著保障房小區、混住樓盤在二手市場上的流通性、升值空間。
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的配套、公區、交標一般來說也確實比商品房小區要差一些,價格也更便宜。
畢竟,前者出發點是為了保障居民有房住;后者的是為了賣房賺錢,讓業主住得好。
于是,當目的不同的兩種產品放在一起時,商品房的業主心里難免有不爽,有擔憂:
我花2萬買的房子,憑什么其他人用1.5萬就能享受同樣的學校、園林?
開發商低價賤賣剩余庫存,利潤空間少了,那在公區、園林、物業維護上會不會降低標準呢?
嗯,反正我是能夠共情這些情緒的,哪怕這些擔心可能是多慮了。
唯一一件事情,可以明確的是;
如果保障性住房和剛需盤混在一起,這事成為常態,未來剛需盤和改善盤的品質、流通性、二手價格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對于更看重投資和升值潛力的買家來說,在選擇樓盤時,就應該要提前避免這種情況了。
注:1*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2*本文只供參照,不構成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