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馬行空的故事、靈活多變的畫風,或細膩或熱血的情感,日本動漫(下稱“日漫”)以其獨特的魅力跨越國界,不僅深受亞洲粉絲追捧,更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不可小覷的熱潮,同時也給眾多玩具企業帶來商機。
01
風行歐美 火爆全球
▌雖說Hello Kitty、寶可夢這些日本二次元形象早已在歐美流行了幾十年,但更多的日漫角色直到近幾年才通過流媒體大幅增加的日漫內容走進歐美的主流視野。
深耕視頻娛樂領域的調研機構Ampere Analysis數據透露:自2019年以來,日本以外地區可通過視頻點播觀看的日漫作品數量已從3000部增加到6000部。以奈飛為首的跨國流媒體功不可沒。在其平臺上,日漫在全球點播量中排名第二,僅次于美國內容。
Ampere高級分析師Orina Zhao指出:“就增長而言,過去四年來,歐洲市場的日漫粉絲數量增長最快。全球增長最快的10個市場中有7個在歐洲。這些國家的日漫觀看量在過去五年中增長了3%至9%。
Ampere Analysis指出歐洲日漫觀看量過去數年增長最快
▌日漫在美國也同樣受歡迎。游戲及娛樂資訊平臺Polygon今年1月發布的調查顯示:日漫深受美國Z世代(目前15~30歲)歡迎,有42%的美國Z世代每周觀看日漫,千禧一代(目前30~45歲)和X世代(目前45歲~60歲)分別為25%和12%。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洛杉磯辦事處對美國授權公司進行的調研發現,美國看日漫的主要年齡層從前幾年的16~24歲擴大到今年的16~30歲。24~34歲人群是日漫商品消費的主力軍。據美國媒體報道,2019年至2022年,美國的日漫銷量增長了四倍,目前已攀升至美國出版物分類銷量第四。日漫電影《龍珠超》《鬼滅之刃:無限列車》《你的名字。》均在美國取得相當不錯的票房。通過多種媒體的宣傳,越來越多的日漫角色成為歐美粉絲的心頭好,并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近年的美國漫展現場。
▌不僅在歐美,日漫還風靡了更廣泛的全球地區。在美國主營日漫的流媒體平臺Crunchyroll今年舉辦的相關活動中,更是吸引了全球粉絲的3400萬次投票,比去年翻了一倍,除了歐美地區外,來自拉美地區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甚至中亞的印度參與活躍度都很高。
日本動畫協會在2023年3月發布的動漫行業報告中指出,新冠疫情居家令使海外日漫觀眾增多,2020年的日漫海外利潤首次超過了日本本土市場。
02
資本入局助推
就像視頻游戲一樣,日漫曾一度被資本視為一種小眾興趣,直到它的受歡迎程度變得無法忽視時,資本就開始運作,盡一切可能接觸日漫受眾,讓日漫進一步出圈,成為流行文化走向大眾。
深耕動漫和游戲領域的美國咨詢公司OniVision創始人Tatiana Tacca指出:“2024年是品牌將日漫視為全球宣傳戰略工具的開始,在某種程度上,涉及的范圍可能包括體育、音樂、游戲等等行業,而且這種情況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明顯。”
比如麥當勞就面向全球30多個市場展開了圍繞日漫山寨麥當勞“WcDonald's”元素的一系列營銷:先是拍了一部以此為主題的官方動漫,將社交媒體上的官方賬號改成了“WcDonald's”引起熱議,還在包裝盒、包裝袋,甚至是單據上都加入了“WcDonald's”這一動漫元素,同時將兩者進行聯動,消費者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解鎖每周更新的動漫新番。一頓操作下來,引起眾多日漫粉絲的強烈興趣,活動預熱推文獲贊2.6萬,是平時平均數量的26倍,營銷效果拔群。
麥當勞利用“WcDonald's”日漫梗進行的創意營銷
此外,日漫要成為大眾潮流,當然離不開潮流Icon、文化名人在社交媒體上的“野生代言”。在過去短短一年里,名人的社交動態里的日漫濃度明顯提升。比如美國說唱歌手梅根尤物(Megan Thee Stallion)、女演員Maitreyi Ramakrishnan、模特Hunter Schafer甚至話題女王和天后A妹Ariana Grande、運動員Zion Williamson和Demarcus Lawrence都曾自豪地在網上炫耀過動漫相關的Cosplay、美甲、紋身等,受到粉絲追捧。
03
兩大產業機遇
既然日漫在海外有著如此高的人氣,給玩企帶來了什么樣的機遇呢?
▌日本玩企打開國際市場。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日本玩企。憑借著日漫發源地的先天優勢,日本玩企可以借日漫這個媒介切入全球市場。實力強大如萬代,通過“航海王”這個經典日漫IP衍生的游戲、移動應用程序和集換式卡牌游戲的全球布局,令“航海王”IP相關的收入同比增長33.2%至333億日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成為今年第二季度增長最快的IP。
還有多美旗下的“軟軟噗尼寵物小精靈”(ぷにるんず)玩具,自2021年以來在日本、韓國,還有中國的港澳臺地區出貨超過70萬件。借著日漫的東風,今年被斯平瑪斯特看中,引入全球市場。
▌非日企借日漫授權擴張。無論是中國的、東南亞的還是歐美的玩企,都可以借助日漫IP授權推出玩偶、毛絨等玩具,打入新的消費群。
今年高熱度IP“Chiikawa”衍生產品
比如新加坡的潮玩企業Mighty Jaxx推出的“咒術回戰”(呪術廻戦)玩偶系列、德國的積木企業摩比世界推出的“火影忍者”積木玩偶、美國毛絨品牌Squishmallows推出的“精靈寶可夢”毛絨均是很好的例子。曾經被認為是小眾的日漫授權玩具現在已成為主流,在線下玩具專賣店、綜合大賣場和電商平臺上隨處可見,甚至與“星球大戰”“漫威”“哈利波特”等西方知名IP的授權產品并肩而設。這種轉變說明了日漫已經打破了東西方的文化壁壘,影響力正在日益增強。
摩比世界的“火影忍者”積木玩偶
Crunchyroll的內部研究表明,到2025年底,除中、日以外的全球地區將有8億人觀看日漫。預計這個數字很快就會增長到10億。如此龐大的粉絲基數無疑將帶來巨大的商機。
▍來源:中外玩具網 文/編輯:石磊/Sal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