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到中國企業一再被西方制裁時,總有不少網友評論:我們也制裁他們!
可鮮少有人看到我國對他們的公司制裁,或者說威力很小,制裁根本“不奏效”。
事實上,我國早已對以洛馬公司為首的美國軍工企業進行制裁。
表面上看他們的財務報表似乎在增長,實際上他們早已陷入慢性死亡!
那么我國是怎么做的?又為何要制裁他們呢?
制裁洛馬:維護主權
在國際事務中,臺灣問題是中國不容觸碰的紅線,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卻公然挑釁。
多年來,它頻繁參與對臺軍售,在 2017 - 2020 年期間,美國曾7 次對臺軍售,洛馬公司多次現身其中。
這種行為對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利益造成了嚴重的損害。
其實,洛馬公司原本和中國在商業上還有一些合作。
比如在 2014 年的時候,它和中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簽過合約,在上海的西科斯基飛機企業里,它也占了 49% 的股份。
可它卻一邊和中國做生意,一邊干著損害中國主權的事,這是我們絕不能容忍的。
因此,我國也決定對洛馬公司實行制裁。
其實這個洛馬公司在全球軍工領域堪稱巨頭。
它起源于一個規模較小的航空企業,最初靠售賣飛機零件、發動機以及實驗器材維持運營。
然而在二戰中,它憑借著販賣軍火一下就聲名大噪。
它設計的 P - 38 “閃電” 戰斗機表現卓越,被美國軍方大量采購,數量接近 9000 架,成為二戰時期美國空軍的主力機型之一。
此外,它與波音公司合作生產的 B - 17 轟炸機、B - 34 轟炸機等,總數達 20000 架。
二戰后,洛馬公司與美國軍方的合作愈發緊密,迅速崛起成為超級軍火巨頭。
它設計的那些武器裝備,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例如,SR - 71 偵察機速度驚人,U2 偵察機在情報收集方面有著獨特優勢,C - 130 運輸機運輸能力強大等等。
這些裝備都是現代空戰中的厲害角色。
如今,洛馬公司在全球軍火市場占據重要地位,長期位列軍火銷售榜首。
它和美國政府、五角大樓關系密切,還與微軟公司、NASA 以及歐洲好多研究機構都有合作。
可以說,它就像是美國政府對外賣軍火的一個代言人,在國際軍火交易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我們對洛馬公司的制裁并不是突然決定的,早在 2019 年 10 月,我們就發出了警告,明確表示對臺軍售將導致制裁后果。
但洛馬公司未予重視,依舊我行我素,因此在 2020 年 7 月,我們實施了嚴厲制裁。
凍結其在華資產,限制公司高管和員工入境,全面禁止與它的交易,切斷了它在中國的業務渠道。
之后,我們也根據《反外國制裁法》再一次對他們進行反制。
直到今年5月20日,我們把參與臺灣軍售的美國波音防務等三家軍火企業,列入了不可靠實體清單。
兩天后,12 家美國軍工企業都被送進了黑名單,同時,他們企業的高管也被禁止進出中國。
面對我國這樣的制裁,可能不少人覺得不痛不癢,可看到影響后才知我國的高明之處。
制裁影響:美國困境
在制裁初始階段,情況看似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沖擊不大。
美國甚至還對其予以補貼,仿佛是在為它撐起保護傘,讓它無懼制裁壓力。
然而,不久之后問題逐漸浮現。洛馬公司在戰機生產環節遭遇嚴重阻礙,生產戰機所需的材料和加工產品進口受到嚴格限制。
這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國工業體系的獨特性,中國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全門類工業體系。
特別是在軍工領域至關重要的稀土加工和爆炸品化工方面,中國在國際市場占據首位,所生產產品性價比極高。
但制裁實施后,這些關鍵產品無法再供應給洛馬公司等涉事企業,這對洛馬公司的生產造成了近乎毀滅性的影響。
不過,這時的洛馬公司也有應對措施,因為美國本身也有稀土加工的能力,從表面上看,洛馬公司的收益也在持續上漲。
可我國對他們制裁的影響,不能光看洛馬公司的收益,還要看美國的“五角大樓”。
五角大樓為緩解制裁導致材料缺口的問題,為洛馬公司追加了價值 78 億的巨額合同。
表面上看洛馬公司收益增加了12億美元,可實際上他們公司內部產品積壓問題嚴重。
大量戰機、導彈等武器裝備因缺乏優質原材料,質量嚴重不達標。
由于無法獲取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只能使用其他國家或企業技術不完善的產品替代。
以 F - 35 戰機訂單為例,大量生產出來的戰機未能通過質量檢驗,遭到美方拒收。五角大樓無奈之下,只能持續增加投入。
這導致產業鏈投資成本不斷攀升,產品質量卻每況愈下,僅能勉強符合最低標準。
這種不良趨勢逐漸蔓延,產業鏈中的部分人員受利益驅使,為獲取更多利潤而忽視產品質量。
洛馬公司的狀況只是美國軍工企業受制裁的一個典型案例。
眾多美國軍工企業都面臨制裁,五角大樓為維持軍工產業運轉,不斷加大資金投入。
美國國內也因此出現諸多問題,國會中已有議員對空軍采購小袋襯套卻花費高昂費用提出質疑。
海軍方面貪污現象嚴重,大量軍艦長期處于維修狀態,維修成本極高且維修周期漫長。
甚至航母也有半數處于趴窩狀態,即便維修后也很快需要再次維修。
軍隊常以武器無法正常使用為由,要求國會增加撥款,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耗費大量納稅人資金,成為美國國內的重大隱患。
此次對美國軍工企業的制裁意義重大。美國長期依賴軍火交易獲取經濟利益,而遏制其軍火交易將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沖擊。
此前的制裁因力度不足,未觸及關鍵問題,效果不佳。而此次大規模制裁已逐漸展現出效果。
從這里,我們已經可以看出我國制裁他們后的效果,也能看出中國市場和產業鏈的作用。
洛馬公司因卷入對臺軍售這種政治操弄行為,損害了與中國的商業關系,無異于自斷生路。
通過洛馬公司的案例,我們也向外界傳達一個信號: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的紅線,任何國家或企業若挑戰這一底線,都將付出沉重代價。
中美博弈:中方應對
其實這些年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美國為了遏制我國的發展,導致我國高科技企業如華為、中興、大疆等公司都被制裁。
他們以我國企業是“國家安全威脅”的由頭,把它們一股腦地列入了 “實體清單”,切斷這些企業獲取技術和零部件的渠道。
以華為為例,自 2019 年 5 月起,華為多次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 “實體清單”。
這一舉措使華為在芯片、操作系統等關鍵領域的供應鏈遭受重創,如同被斬斷了發展的根基。
原本華為在海外市場有著良好的發展態勢,然而此后拓展之路卻布滿荊棘。
不僅如此,華為高管還遭遇美國的 “司法迫害”,這一系列打擊致使華為手機出貨量下滑,營收增長速度放緩,企業發展面臨巨大壓力。
2020 年 8 月,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其獲取美國半導體制造設備和技術的途徑被阻斷。
中芯國際在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對產業發展有著關鍵的引領作用。
此次制裁無疑給整個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帶來了嚴重的阻礙,使產業發展速度放緩。
2020 年 12 月,大疆被列入投資禁令黑名單。
此后,大疆產品在美國市場被下架,美國政府機構被禁止購買和使用大疆產品,美國投資者也被禁止購買或持有大疆證券。
這使得大疆在美國市場的發展嚴重受阻,原本廣闊的市場前景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過相比于美國的洛馬公司,我國的企業更加沉著冷靜。
通過加快自主創新和開拓新興市場,他們找到了新的應對方案。
華為推出鴻蒙操作系統,為企業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大疆發布相關聲明回應禁售問題,展現出積極應對的姿態。
國際社會也對美國的制裁行為有著清晰的認識。
許多國家意識到美國是在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將經貿問題政治化,這種行為破壞了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損害了各國的共同利益。
因此,眾多國家拒絕參與美國發起的針對中國企業的聯合制裁。
歐盟、日本、韓國等重要經濟體更是積極推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為中國企業發展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
美國政客所宣揚的 “中國威脅論” 以及對中國的遏制打壓策略,是不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的,注定不會成功。
而我國也向外界表明了中國的態度,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底線,我們始終堅持“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
結語
從我國與美國的互相制約可以看出,國際關系的復雜性,美國試圖遏制我國科技的發展,以此維護他們的霸權地位,可他們的算盤卻打錯了,在涉臺問題上,我國明確傳遞出底線不容侵犯的信號。希望其他國家也能以此為戒,不要踩著中國的底線問題談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