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末,美國解密了一份封藏了幾十年的絕密資料。這份資料記載的是朝鮮戰爭期間志愿軍的一次作戰計劃,這份情報的獲取使得當時的美軍放棄了蓄謀已久的反攻行動,間接的促成了朝鮮談判的開始。
讓大家感到可笑的是,這份情報的內容居然是志愿軍編造出來的。這份情報中記載了什么?志愿軍又是如何騙過美軍的情報部門而使美軍相信的呢?
這件事要從美軍的反攻計劃開始說起。
1952年,在戰場上節節敗退的美軍在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領導下制定了一份再次在仁川登陸的計劃,希望像上次切斷朝鮮人民軍一樣將志愿軍攔腰截斷。
可能很多人感到疑惑,已經有了朝鮮人民軍的教訓,志愿軍肯定會對仁川加強防備,又怎么可能走朝鮮人民軍的老路呢?
其實第一次的仁川登陸就是一次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行動,仁川地區海灣較淺,泥沙遍地,根本不適合登陸,可麥克阿瑟就是選了這樣一個地方并且打了朝鮮人民軍一個措手不及。
此時的志愿軍已經將大部分兵力部署在了第一線陣地,對仁川并沒有多少防備,也拿不出兵力再來防備。
此時雖然美方已經透露了和談的意向,但憑借對麥克阿瑟的了解,即使沒有準確的信息,我軍指戰員們仍敏銳的察覺到仁川可能會再次出事。
在部隊首長的指示下,志愿軍情報部門的負責人丁公量特意加大了對仁川地區的巡查力度,不出所料,很快便在附近抓獲了一名美軍空降來的特務。
有著多年反特工經驗的丁公量很快就獲悉了這名特務此行的任務,讓丁公量感到疑惑的是,美軍給這名特務的任務就只是與另一名特務接頭,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安排。
丁公量推測這是敵人在投石問路,在勸降了這名特務后,他便放走了這名特務,他相信美軍一定會再派人來刺探情報,而下一批人身上一定攜帶著真實的情報。
果然,在這名特務離開后不久,巡邏隊員便抓獲了第二批美軍特務,在丁公量的努力下,不但獲取了美軍第二次仁川登陸的計劃,還意外的策反了其中的一名特務。
在丁公量的授意下,這名被策反的特務使用隨身攜帶的電臺向美軍發送了一份假消息,消息中說,志愿軍在仁川已經部署了超過八十萬的兵力,正在以逸待勞等待美軍的登陸。
收到這份情報后,美國中情局的負責人滿頭霧水,此時的他并不知道計劃已經泄露,還以為是志愿軍又在國內抽調了兵力,于是他果斷叫停了第二次仁川登陸計劃。
當然,美國中情局也曾懷疑是不是派去的特工叛變了,但經過他們的仔細分析,如果派去的特工已經叛變,說明第二次仁川登陸的計劃已經泄露,無論如何不能按照計劃行動了。
在將情報定級封鎖后,美軍無可奈何的又坐回了談判桌,真正開始安心思考停戰的事宜。
一切成功都不是偶然的,能在抗美援朝中取得如此大的勝利,志愿軍將士的智慧與敏銳果然與眾不同,對志愿軍的這一應對措施,各位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