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張學良去世后對遺產的處理讓很多人感到費解,老將軍生前的遺物以及高達6億美元的存款,并沒有交給臺灣地區(qū)或中國大陸,反而全部捐獻給美國,這樣的做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
當他成為東三省的實際主宰者后,按照其實力完全有能力成為東北王,可是拳拳的愛國心卻讓他力排眾議實行東北易幟,從而讓全國在形式上歸于統(tǒng)一避免分裂。
雖然在后來幫助蔣介石打內戰(zhàn),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指責,特別是當九一八事件爆發(fā)后20多萬東北軍將東三省拱手相讓,讓張學良成為千夫所指的民族罪人。
當紅軍抵達陜北后,張學良聽從蔣介石的指示,意圖將弱小的紅軍扼殺在搖籃中,可是在長期戰(zhàn)斗的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共產黨一心抗日,久而久之對張將軍的思想產生了很大觸動。
尤其是到1936年東北軍思鄉(xiāng)之情日漸濃烈,千里之外的鄉(xiāng)親不斷起義反抗日本軍,蔣介石卻秉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要求東北軍與紅軍開戰(zhàn)。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爆發(fā)了著名的西安事變,雖然該事變得以和平解決可是張學良從此之后就被解除兵權,先后被蔣介石軟禁在南京后來內戰(zhàn)失敗逃往臺灣。
可以說張學良的后半生,基本是在老蔣和小蔣的共同監(jiān)視下度過的,雖然無性命之憂但卻失去了自由就像籠中的鳥兒。
后來隨著臺灣開放黨禁,張學良帶著夫人遠走他鄉(xiāng),從此之后就在美國安享晚年,在離開臺灣前往美國時攜帶了大量的資料其中有增長數十年的古籍,同時還有大量的存款以及個人的照片以及日記和與名人來往的書信。
在90年代期間,大陸方面多次派人希望能夠讓將軍回到東北去看一看家鄉(xiāng),然而這一切都被他婉言拒絕,這是因為他擔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特別是臺海的波動。
就這樣到2001年張學良將軍去世,自從被蔣介石軟禁在南京后就再也沒有回到過家鄉(xiāng),可是他的思鄉(xiāng)之情卻沒有任何一絲減弱。
可是讓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的事,去世后將生前的遺物、存款等,一并捐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這讓海峽兩岸的人士感到詫異和不理解。
其實捐給美國方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臺灣因素,特別是隨著李登輝上臺后臺海之間暗流涌動,尤其是他所掌握的一些資料很有可能會牽涉到美國和日本。
如果將財產捐給中國大陸,勢必會導致一些秘密資料被公之于眾,甚至還有可能牽連到他遠在臺灣和美國的家人。
至于為何沒有捐給大陸,其實在他的回憶錄當中寫到在東北早就沒有什么親人和朋友了,更何況當初臺灣方面將他釋放時,雖然滿口答應可以到世界任何地區(qū)居住。
可是又通過多種渠道予以警告,需要認清形勢不要執(zhí)迷不悟,畢竟他曾經當過東北軍的總司令又當過國民黨副總實力,在大陸尤其是東北有著一定的號召力,更何況他還掌握了國民黨當局在抗戰(zhàn)前夕與日本侵略者媾和資料。
總而言之基于個人切身利益同時,又考慮到兩岸的穩(wěn)定,他再一次忍辱負重,將個人遺物全部交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通過第三方對他的一生重新評價,也能夠讓人們了解不一樣的張學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