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19時,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青年夜校”羽毛球教練張佳奇來到該市裝備制造園區,給企業青年帶來了一堂流動的“青年夜校”課。
在園區的羽毛球場上,擊球聲此起彼伏,10多個年輕人揮汗如雨,學習調整揮拍姿勢。“我平時就很喜歡打羽毛球,一聽到有專業的羽毛球教練要來園區上課,就趕緊報名了。”今年23歲的馬書鵬說。
“我們打破傳統夜校固定授課的模式,以讓‘青年夜校’流動起來的方式,將免費的夜校課程送到企業。”團包頭市青山區委書記張璐說,“每一期‘青年夜校’課程我們都會按需調整,最近上新了網紅運動匹克球課程,特別受歡迎。”
今年以來,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緊扣青年需求,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海市等多個盟市、旗區推出“青年夜校”項目,為青年提供一個在工作之余能夠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拓展社交圈的平臺,點亮內蒙古青年的“夜生活”。
這段時間,今年26歲的蘇殷變得忙碌起來,學習民族舞、化妝、絨花制作……下班后,她就前往“青年夜校”課堂。“沒想到包頭的‘夜生活’也能如此豐富,憑自己手速搶到的課,當然要認真學。”蘇殷說。
“在課程設計上,我們通過走訪調研、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廣泛調研青年需求,設計推出符合青年需要、引領性強、接地氣的課程。”團包頭市昆都侖區委書記洪蕾說,每月還會不定期開設職場解壓、非遺手工、公考培訓等“隱藏款”課程,提供更多特色課程體驗。
“青年之家·青年夜校”公務員考試培訓班開班、自由搏擊課火力“拳”開、烘焙課堂新鮮出爐的面包散發陣陣麥香……最近,“青年夜校”成了鄂爾多斯準格爾旗青年討論的熱門話題。“你報名夜校了嗎?”“你準備報哪個班?”“青年夜校”學員杜歡向記者介紹,剛組建的“青年夜校”報名群就有300多人加入,正式報名接龍開啟僅幾分鐘,100多個名額全部被“秒殺”。
“青年需求、日常需要”“青年下班、夜校開門”“公益屬性、普惠收費”“考核積分、擇優晉級”……團準格爾旗委書記李磊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這是準格爾旗開設“青年夜校”的幾大規則,每名青年學員可以從開設的26門課程中最多選擇6門,每節課費用在10元至25元之間,“我們鼓勵青年學員按時參加每期‘青年夜校’課程,為出勤率高、學習收效好、成果展示優的青年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同時以折扣價學費擇優推薦晉級特色班課程學習”。
除了在教室授課,鄂爾多斯鄂托克旗“青年夜校”還延伸至咖啡店、花店等戶外場所。在攝影課堂上,青年學員與攝影家協會的老師一起走進公園,拍攝“最美秋景”。取景、調光、構圖……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員們都如愿拍到了心儀的照片。
“我覺得‘青年夜校’辦得非常有意義,年輕人利用業余時間多‘充電’,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審美和技能。”攝影課教學老師張正國說。
在“青年夜校”還能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近日,在烏海市“青年夜校”茶藝課堂上,茶藝老師圍繞茶葉的起源、泡茶的技巧以及品茶的方法,為30余名青年進行了詳盡講解。大家一邊認真學習,一邊品茶討論,傳統茶文化的獨特魅力感染著每個人。學員吳真慧說,這堂課不僅讓她學會了泡茶的技巧和品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泡茶過程中,學會了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
團烏海市委重點圍繞青年興趣愛好培養、青年創業就業發展、生活技能提升等需求開設課程,依托科技館、青少年創意園、少年宮等陣地建設“青年夜校”教學點,讓團屬陣地“活起來”。團烏海市委青年發展部負責人郝燕茹介紹,從團內師資、高校師資、社會力量等多渠道選配師資,以聘任青年成長導師、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充實專業化師資和工作力量。截至目前,烏海市“青年夜校”已開辦課程17期,服務青年1500余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